《活出生命的意義》,是維克多·弗蘭克爾寫於1946年的一本書。
在這本書裡,他一方面記錄了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納粹集中營中的囚徒經歷,一方面通過這些經歷,闡述自己最重要的心理學療法:意義療法。
在弗蘭克爾看來,即使在最荒謬,最痛苦和最令人沮喪的情況下,生命也可以被賦予意義,意義存在於生活中的每一個時刻,即便在痛苦和死亡中,也永不止息。
所以,弗蘭克爾得出結論:我們生活的主要動力,既不是弗洛伊德所相信的愉悅,也不是阿德勒所標榜的力量,而是意義。
因為正如尼采所言:一個人若是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便能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在集中營中,弗蘭克爾通過觀察發現,幾乎所有囚徒都要經歷三種心理反應。
最初,他們進入營地時感到震驚,需要學會去人格化,重新調整自己。
之後,他們習慣了營地生活的殘酷和冷漠,並只珍視那些有助於自己活下去的東西。
最後,如果他們得以倖存下來,他們的人格會面臨解體,經受痛苦和幻滅,以及道德畸形的折磨。
而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源是,這些人只追求活著,而不是有意義的活著,一旦失去了人生存在的意義,活著也可能變成一種煎熬。
這表現在,當有些人進入集中營,過往賦予他們人生價值的財富,履歷,成功,學歷,證件,都不再起作用,都無法證明他們時,這些人因為無法接受人生的幻滅,而陷入沮喪,喪失活下去的希望。
還有些人,好不容易熬到了最後釋放,他們也會抱怨自己面臨人生的幻滅,因為渴望的幸福不再到來,曾經的夢想也失去追逐的力量,最終他們發現,集中營造成的苦難,並不因為最終離開而結束。
通過對這些人的觀察,以及自身面對困境的一個自省,弗蘭克爾得出結論:很多時候,人們的心理反應不僅是客觀事實的結果,也是自己選擇的結果。
因為弗蘭克爾認為:一切都可以從一個人身上拿走,但只有一件事:人類的最後一個自由,在任何給定的情況下選擇自己的態度,選擇自己的方式的自由……正是這種精神自由不能被剝奪,才使生命得以實現有意義和有目的性。
比如說,對於那些囚徒而言,當他們在集中營內保持內心的希望時,死亡和苦難也無法摧毀他們,一旦他們失去了希望,以及活下去的某種信念,他們會迅速枯萎下去。
而對於已經得到釋放的一些囚犯而言,一旦他們不能學會轉變面對厄運的態度,那麼集中營的記憶就會摧毀他們一生,而相反,如果他們能夠將這視為人生的一種經歷,自己也無法規避但需要戰勝的苦難,那麼他們的過往反而會滋養他們的生命。
弗蘭克爾並不是憑空這樣說,而是本人也在踐行自己的理論。
作為猶太人,他們全家都被關進了奧斯威辛集中營,他本人經歷了巨大的摧殘,他的父母,哥哥,妻子,都死於毒氣室中,只有他和妹妹活了下來。
即便人生遭此重創,他依然對生命充滿熱情,67歲學駕駛飛機,幾個月後拿到駕照,80歲依然登上阿爾卑斯山。
這種面對厄運的韌性,完全源於他深知自己的人生所賦予的意義,因為對有意義人生的追求,他得以接受這些苦難,並更好的生活下去。
弗蘭克爾結合自己的經歷,開創了意義療法,不僅致力於幫助自己踐行人生的意義,也致力於幫助更多人,進行人生的分析,以及幫助他們發現一生的存在意義。
他的理論現在來看有些老生常談,這是因為人生意義的話題,已經被很多心理學家炒剩飯說過很多遍了,但作為創立者,在他的年代,這種說法非常令人耳目一新。
弗蘭克爾的理論總體上非常簡單,總結起來大致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人的主要動力,是對人生意義的追求。
喪失意義感,容易導致人生陷入虛空,這是當前大規模神經症存在的根源。
這種存在的真空感,可以描述為虛無主義或個人主義,主要表現在感到無聊,或者陷入焦慮狀態。
由於生活沒有客觀或普遍的意義,所以我們不能為生活所賦予的意義而奮鬥,比如成功或者幸福。
弗蘭克爾認為,正是人們對於幸福的追求阻礙了幸福,同樣,越是追求成功,往往也會離真正的成功越遠,成功或幸福不能靠主動追求,這些只能成為追求意義所導致的衍生品。比如,一個人獻身於比自己更大的事業,或關注超乎個人以外的更多人的福祉時,幸福或成功,有時會自然發生,隨之而來。
所以,人生是為了什麼而努力,可以是工作,是愛,是責任,但不是為了幸福或成功而努力。
相反的,是你為了自己喜歡的工作所投注的努力,順帶可能帶來了成功,而你為了家人或愛人所付出的愛與堅守,可能順帶帶來了幸福。
然而,由於生活總是面臨著無法規避的痛苦,所以,當我們無法改變這種現實時,我們可以通過改變自己面對痛苦的態度,來扛過這些痛苦。
因為無論我們面臨著什麼樣的外在限制,我們始終有權選擇我們是誰,在追求什麼,以及如何應對。
我們充分可以利用內在自由和個人價值的自由,賦予了我們人生存在的意義。
那麼,我們該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呢,弗蘭克爾給出了以下建議:
通過與環境以及他人的真實互動來體驗現實:這點表現在人際關係中,我們通過交流互動知道如何給予別人所需要的,並在這種給予中賦予自己存在意義。
通過創造力和自我表達來回饋世界:這點在很多藝術家身上可以得到體現,幾乎所有從事藝術或文學工作的人,都會從很早開始就意識到自己的存在意義,即通過創造力的表達,來讓自己的人生有價值,一旦無法去做自己所鍾情的藝術工作,他們的人生就會因為喪失意義感而失去價值。這也是很多大藝術家一旦發現靈感枯竭,不惜結束自己生命的緣故。
面對無法改變的情況時,學會改變態度:這點可以從近些年,比較熱門的原生家庭問題窺見一二。很多人都有原生家庭問題,但有些人被過往的痛苦摧毀了,有些人卻在某個階段,重新奪回了人生的控制權,通過修復自己,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一個人,其實很輕易就能發現,自己是否找到人生意義之所在。
比如,弗蘭克爾創造了「星期日神經症」一詞,說的是當工作周結束後,很多人會突然感到沮喪,發現自己的生活一下子變得無聊而空虛,他根本不知道該做些什麼事情來打發時間。這就說明他沒有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之所在。
同樣的,很多退休的人,一旦不去工作了,迅速就被擊垮了,相反那些知道自己人生意義所在的人,反而在退休後集中於做自己熱衷的事情,而讓自己的人生得以更加豐富和充實。
當一個人的人生,缺乏意義時,就會容易走向虛空,或者陷入各種過度補償。
比如所謂的中年危機,其實就是因為一些人根本沒有找到正確的人生方向,結果人到中年感到人生極度空虛,有些人尤其很多中年男人,便容易出現出軌,並通過打扮的更年輕,或者購買豪車等來填補這種虛空和失落。
而很多中年女人容易出現神經性焦慮,失眠,也是人生意義感缺失後的表現。
很多年輕人迴避這個問題的表現是,致力於過分追求娛樂和輕鬆,依靠工業糖精,或者暴飲暴食,飲酒以及消費超支等,來填滿內心的虛空。
短期看,似乎可以掩飾內心的虛無,可是長期看,只會讓自己陷入惡性循環,而不是採取真正有價值的行動,來尋找自己的人生意義。
比如說抑鬱症的存在,你可以視為一場災難,但是很多抑鬱症患者包括我,在經歷過這種災難後,突然意識到自己曾經走在錯誤的路上,因為人生缺乏意義而讓自己無力負荷自己的虛空,所以,一定程度上,我們也可以通過這些提醒,去擺脫那些強加在我們身上的角色,撕掉那些我們不想承擔的標籤,並發現自己真正的身份,從而賦予生活以意義。
一項國外研究顯示:人生中發生的負面事件,會降低我們的幸福感,但是會增加我們生活的意義。
如果你追求的是有意義的人生,那你就該明白:苦難也是有意義的,只要你換個角度去看。
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裡,便記錄了一個擺脫過往幸福生活,而專注於尋找心中月亮的畫家,在世俗眼光中,他無疑是不幸福的,但是因為他在踐行自己的人生意義,所以,他對自己後半生的生活反而是滿意的。
這就意味著,沒有人能夠定義我們的人生意義是什麼,關鍵是我們要去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並用畢生去踐行。
以上就是我對《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的簡單梳理和思考,選擇這本書作為我們第三期玫瑰讀書會的讀物,倒不是因為我個人有多麼喜歡這本書,而是因為我認為這本書所提出的理論觀點,以及弗蘭克爾的生活態度,會給我們當代人帶來很多啟發。
而我個人也堅持認為,一旦你找到自己人生的意義之所在,你就能承受任何生活施予的挫折,也能明白自己畢生在追求什麼,並陷入真正內心的充實和富足。
拿我個人來說,今天很多幾百萬粉的大V都已經選擇停更了,但是我一個閱讀量不足幾百的小小公號,依然堅持去寫,去傳播觀點,根本原因在於我找到了除金錢外做這件事的意義,所以,即便數據非常不好看,我也能堅持日復一日的寫作。
因此,回到我們本期要討論的話題上來:你覺得最理想的人生是什麼樣的?
我想了想,應該是可以一輩子堅持寫作的人生吧,只要一輩子在寫,一輩子有人在看,一輩子有觀點的交流與更新,這就是我追求的理想人生。
當然現階段的一個小夢想是,什麼時候公號閱讀量穩定在一千以上了,我的人生現階段應該就感覺圓滿了。
文 | 巴黎夜玫瑰
圖 |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