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三月

三月被雨淋湿,连空气都仿佛泛着水色,水色又唤醒了沉睡一冬的种子。于是,大地发了芽。这时,随便往哪座山里一走,都不会空手而归。先说鼠鞠草。虽然冬天也有鼠鞠草,可总没有春天的那么有精神,让人见了就想掐,掐一把回去做成鼠鞠草粑粑。吃过软糯香甜的鼠鞠草粑粑,才算不负春天。


舌尖上的三月

菊科鼠鞠草属一年生草本

舌尖上的三月

鼠鞠草粑粑@石头花

再说蕨菜。在那个靠山吃山的年代,蕨菜是很吃香的,所以先到者先得,后到着没得。有一回我去晚了没釆到,正失落,就听村里老人对我说蕨菜一晚上能长五厘米,我想着明天早上就可以吃到,又开心起来。吃过鲜嫩爽滑的清炒蕨菜,才算不负春天。


舌尖上的三月

蕨,蕨科蕨属一年生草本

舌尖上的三月


再说春笋。虽然春笋冒出地面后还可以挖来吃,但趁它没长出土时挖来吃的口感最好,所以挖笋是个技术活。我一没技术,二没“眼力见儿”,看着满山竹林,只能望洋兴叹,所幸妈妈是个中高手。笋挖回家,或炒腊肉,或炒酸菜,或做笋粑,都好,我最喜欢腊肉炒笋。吃过清脆甘甜的腊肉炒笋,才算不负春天。


舌尖上的三月

春笋才露尖尖角


舌尖上的三月

春笋炒腊肉,腊肉最好是五花腊肉,稍煎一下,两面金黄,肥瘦相间,口感丰富,鲜香不腻。


所以,尽管空气中仿佛能随时滴出水来,也不用怕,上山寻宝去吧!虽然摔得满身泥,但看着手里的蕨菜、鼠鞠草和春笋,一切就都值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