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天災,古代社會的應對策略

地震、瘟疫、蝗災,這些恐怖的自然災害即便在今天也是非常棘手。在古代這些災難的破壞力是摧毀性。比如明朝末期,由於小冰河期的存在,導致發生了嚴重的水旱蝗災,並且在多地爆發了鼠疫,直接加速了明朝滅亡。

那麼在我國曆史上,一旦發生這些災害,都會如何應對呢?這些災害過後的重建又如何進行呢?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

一、古代恐怖的天災

在歷史上,各種天災人禍可以說是充斥著歷史。尤其是地震 水災等恐怖災害,經常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比如明天啟二年,在將臺堡附近發生大地震,“壓死男婦萬兩千餘口。”一次地震就殺死一萬多人可見其威力之大,然而這還算比較小的。

明代的關中大地震在秦嶺以北的華縣地區發生一次超級大地震,所謂:“聲如雷,山移地裂”。這次規模空前的地震居然一次性就殺死了83萬人口。堪稱破壞力冠絕世界,在整個世界歷史上也是有記錄的死亡最多的地震。

面對天災,古代社會的應對策略

這次恐怖的地震直接打破了明代中期的經濟平衡,陝西從此一蹶不振成為流民多發地帶,最終從陝西走出的流民領袖李自成給明朝敲響了喪鐘。

而地震導致的次生災害更是恐怖,且不說泥石流和滑坡 堰塞湖等問題,就單純說地震後由於屍體腐爛導致的瘟疫,就足夠成為一個比地震更恐怖的存在。明神宗萬曆三十七年六月爆發的大地震過後,大量的平民身體開始產生所謂的“癍疹。”

“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或舉族而喪者。”明末流行的鼠疫也往往在天災之後更加劇烈。尤其是當時的人因為迷信,經常將牲畜屍體扔進水裡,造成了水源的汙染。結果產生了更加嚴重的後果:“甘人迷信,每以死亡牲口拋棄溝中。不若,是以為將來家中必不詳。”

除了地震瘟疫之外,水災也是古代歷史上經常出現的恐怖災難。根據統計,僅僅在宋朝一代,就發生了水災666次,平均每0. 48年發生一次,可以說是年年有水災,年年有人因為水災而死。

二、那麼這樣嚴峻的情況之下,古代朝廷又是如何應對天災的呢?

針對古代的天災,古人其實也沒有太多方法,但是經驗積累之下他們還是總結出了四條相對有效的策略。

面對天災,古代社會的應對策略

1. 倉儲備荒

建立大型倉庫在發生天災的時候開倉放糧,很明顯是一個不錯的方案。但是這個方案的核心問題,還是得考慮到倉庫的儲量和密度。要是倉庫修的太少,那麼就無法在大災來臨的時候起到救援作用(兩天就吃光了),要是倉庫的密度太小,那麼沒法照顧到大部分地區。

我們先以宋朝為例,宋代僅僅福建地區,就已經建設了常平倉、都倉、省倉、社倉、均惠倉等倉庫,這些倉庫從名稱上我們就能看出一些端倪。所謂義倉最初的建立者是理學家朱熹(所以朱熹能稱朱子還是有道理的)。朱熹為母親丁憂的時候上奏朝廷為百姓建立了義倉,專門對抗天災,因為官倉在天災來臨的時候批覆手續複雜,很難及時救援,也許朝廷的批文到了老百姓都餓死一大批了。

畢竟自唐以來,朝廷對於天災的審核是非常重視的,不同級別的天災處理辦法截然不同,如果擅自開倉放糧基本和謀反劃等號。所以義倉這種能夠緩解燃眉之急的倉庫就成了非常重要的存在,利用義倉,地方就可以先行救濟,避免百姓在等待批文的時候被餓死,畢竟救災一刻也等不得,必須立刻行動起來。

2. 派人賑災

有了倉庫儲備,也就僅僅能緩解燃眉之急,為了能夠解除災情,還得有其它手段配合才行,其中一個必須有的手段就是派人賑災。賑災有三個步驟:

面對天災,古代社會的應對策略

第一是審核,也就是之前提到的要檢核災難的嚴重程度。所謂“瞞官害民者,各杖一百,罷職役不敘。”。所有的官吏必須如實上報災情,不能瞞報。

第二是朝廷校勘,然後撥款。之後會選定一個幹吏出動去災區賑災撫卹。

第三是賑災了,其核心就是到災區發錢,這個發錢肯定發給各級官吏。結果在乾隆時期還爆發過恐怖的“甘肅冒賑案”,下到各道縣的官吏,上到總督全都冒領賑災款。總額超過281萬兩,乾隆勃然大怒。一通雷霆之怒過後,殺了大小官員五十六人,流放充軍四十餘人才算作罷。可見這些貪官真是無孔不入,什麼錢都敢拿。

3. 減免稅負

賑災過後只能讓老百姓重新獲得溫飽,但是來年的收成仍舊難以保證。所以朝廷對災區減免稅負是避免爆發起義等問題的一大策略。比如康熙時期,因為兩次地震直接免除了兩整年的賦稅。(五十四年奉旨免地丁歲額之全,五十五年復免地丁歲額之全。)這樣的做法也能減輕農民的負擔,讓老百姓可以儘快恢復生產。

畢竟古代的稅賦壓力還是很大的。尤其是徭役等差役,更是讓民眾苦不堪言。減免之後也可以展示所謂“天恩浩蕩”,讓百姓們感激涕零一下。(雖然之後的剝削往往更狠)

面對天災,古代社會的應對策略

4. 災後重建

一般來說,在災後儘快重建和清理現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清理現場的屍體可以避免爆發大規模的瘟疫,這樣也算是控制了二次災害。另外重建也關乎國家的尊嚴和威信。順治十一年,天水地震之後“巡道宋碗捐傣,知州姜光胤督工修理,民居以奠。”

官員為了能夠早日重建居然自己捐錢修理,也算一個好官了。同時這裡的修建工程還包括一些水利工程,比如說修建“坎井”。這種水井專門修建在水源容易枯竭的地方,方便人們在大災時期取水。“各于田睦之側,開掘坎井,深及丈餘,停蓄兩潦,以為旱乾一溉之”。同時古代還經常規定種植樹木等防護植物來維持生態環境,一方面可以防止水災爆發,涵養水土,另一方面還可以減緩乾旱,降低泥石流等問題。

比如宋代規定,各個州縣的官員在任期間必須種植樹木3-6萬棵。比如我國著名的“榕城”福州,就是因為宋朝廣泛規定種植榕樹才有的美譽。

除了上述的這些措施之外,各地區自救,在災難之前還會提前預警(比如雨季之前加固河堤),這些措施都是古人應對天災的方案。

但是儘管如此,古人對於災難基本還是很難應付的,由於科技和生產力的問題,他們更多的是“罪己”“祭祀”祈禱上蒼,希望可以躲過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