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爺作為古代的一種職業,竟然是下九流,你知道為什麼嗎

師爺,又叫幕友,幕賓,意思是在背後出謀劃策的輔佐之人。由於師爺掌管地方錢糧、刑獄,又是地方官員的智囊、親信,所以手中掌握了相當一部分官府的實際權力。當時民間流行著一句諺語:無幕不成衙。可見,師爺在古代官場和社會中的作用極為重要。但這樣一個有權有勢的職業,為什麼在古代社會排在下九流之列呢?

師爺作為古代的一種職業,竟然是下九流,你知道為什麼嗎

【師爺的演變歷史】

首先,我們說說師爺這個職業的演變歷史。師爺的前身是幕僚。宋代之前,將軍大臣們作為府主,私下收攬門客,作為自己的幕僚。所謂“食君之祿,分君之憂”,吃著府主的飯,這些幕僚自然直接為府主效命。宋初,統治者為了削藩,就對幕僚制度進行改革。幕僚從自由聘用改為中央任命,這下幕僚就對中央負責。

到了明代,師爺的萌芽開始了。當時有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紹興胥吏幫。當時科舉落第的紹興人,流行做衙門書吏,後世稱“刀筆吏”。後來到清朝,上自總督、巡撫,下至知州、知縣,都喜歡聘請幾位師爺幫助自己處理政務。漸漸地做師爺的人數越來越多,就演變成了一種職業。

師爺作為古代的一種職業,竟然是下九流,你知道為什麼嗎


【“三教九流”】

“三教”就是指儒、佛、道三家教派,“九流”則是古人對不同職業劃分的等級。“九流”又分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

"上九流":帝王、聖賢、隱士、童仙、文人、武士、農、工、商。

"中九流":舉子、醫生、相命、丹青、書生、琴棋、僧、道、 尼。

"下九流":師爺、衙差、升秤、媒婆、走卒、巫婆、盜、竊、娼。

我們可以看到師爺竟然被劃分與巫婆、小偷、強盜、娼妓一流中,簡直不可思議。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下原因。

師爺作為古代的一種職業,竟然是下九流,你知道為什麼嗎


【師爺淪為下九流的原因】

師爺屬於“編制外”

師爺從清朝開始,成為一種職業,雖然他們所辦都是官府公事,但他們都不是官。依舊是各級官員私下聘請的,不在中央的名冊裡,所以連九品之下“未入流”的驛丞都不如,用現在的話說,屬於臨時工、編外人員。所以,師爺在當時社會中政治地位並不高。

師爺作為古代的一種職業,竟然是下九流,你知道為什麼嗎


師爺的社會形象差

師爺中最有名的要數“刑名師爺”和“錢穀師爺”。“刑名師爺”是幫助官員處理刑獄事務的,又叫“刀筆吏”。他們深諳法律之規則,文筆犀利,用筆如刀。清代貪官眾多,而服務於貪官的刑名師爺哪管是非黑白,只要是官員交代的事,黑的也能說成白的,冤假錯案層出不窮,自然不受百姓喜歡。可謂是“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

師爺作為古代的一種職業,竟然是下九流,你知道為什麼嗎


“錢穀師爺”是幫助官員處理財政稅收的。官員為了貪汙,為了業績,亂收苛捐雜稅,老百姓更是受夠了。“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些銀子都是在錢穀師爺的筆下,神不知鬼不覺地轉到官員的私囊中。官員喜歡,但老百姓就不待見了。因此,把“師爺”列為下九流,可能是受到社會輿論的影響,是民心所向。

師爺作為古代的一種職業,竟然是下九流,你知道為什麼嗎


晚清法制變革

清朝末年,清政府受到了外國的強烈刺激、於是進行了一系列革新,其中一條就是司法獨立。清政府設立大理院,各省設立高等廳,各府、縣設立地方廳,訴訟由法院審理。同時,啟用留學生和各地學堂培養出來的畢業生,這些人受過法律、經濟的專業化教育,取代了刑名師爺和錢穀師爺。隨著刑名、錢穀兩大師爺生存基礎的動搖,師爺這個職業的影響和作用也越來越小。

師爺作為古代的一種職業,竟然是下九流,你知道為什麼嗎


師爺也是伺候人的

上至“上九流”中的“帝王、聖賢”,憂心的是廟堂社稷,治理國家。下至“中九流”中的“僧、道、尼”,侍奉的是佛祖神仙。而師爺,輔佐的是地方官員,他們的主人是地方官,說到底也是伺候人的。離治理國家太遠、侍奉佛祖神仙又算不上,所以,師爺只能呆在下九流之列了。

感謝您觀看本期“漁樵說歷史”,各位看官,下期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