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生取义与中庸之道矛盾吗?

拣尽寒枝烧把火


知识分子有个问题,就是把儒家当作纯粹的知识来研究,这犯了大忌。儒家所说之知,非见闻之知,而是德性之知,这需要体认,需要“实证”,比如《明儒学案》里罗近溪学案那块说的,僧人评价罗近溪已经满了,其他人还需要见性。这个“满”该如何理解?穷尽你思维,也不可能理解到。其次罗近溪说解揽方舟明目张胆大行其事有该如何理解?

中庸之道,不是古代人特有,也不是中国人特有。

良知,人人本有,圣人有,凡夫也有,善人有,恶人亦有。所以说人人心中有仲尼,仲尼是圣人,圣人是良知,良知凡圣具有。

良知,即天理,即性即心,穷理尽性,说的圣人之事,是生而知之,是安而行之,生知安行。

但是做不到的话,就先体认,所以孟子说发现四端,扩而充之,就是诚意,就是义利之辩,是存心养性,需要也就是北宋理学说的主敬,持敬。

圣人之心,冲模无朕,万象森然已具,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是以已发未发无不是中,故而发而无不中节,是谓之和。何也,和者,中也。中庸者,中和也。已复其良知本体,其本然一体乃至善。


古今中外,无不具有良知,不待虑而知,无声无臭,良知即中。

儒学的核心是以仁义来约束人内心的欲望。

舍生取义是把欲望、仁义的冲突推到极致的两难境地来解说儒学的理念,这其实在孟子那里属于一种话术,但说的太好了,为全体中国人所公认,那就成了中国人的价值取向。

我们日常并不会经常遇到这样极端的两难,谁都想活,但儒学的作用就是让你认识到有种活叫做苟活、叫做生不如死,还不如义之所在蹈死不顾、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就是儒学的超越,让我们认识到总有些东西比生命、比物质更高贵、更值得追求

日常生活中,有点良心、有个底线,不要不择手段的一味追求物质利益就够了


莱茵山下876


一点也不矛盾!“义”者,宜也;宜若夫中庸。舍生取义,正是孟子以求中庸之法门,天下皆义也,则万事俱宜;万事俱宜也,则天下中庸!

中庸何谓?中者,不偏不倚也;庸者,用也。中庸者,用其中也。圣云“允执厥中”之谓,中庸也。不私不颇,不骑墙,不两可,此之谓和谐。和谐是最大的中庸!

生者来途死归途,归者鬼也,馈也——此亦今人奉献之谓也。舍其不当之生而取其至当之死,乃是天性使然,天命使然。其鹄的者立于义也,中庸并非和稀泥,为实现中庸,也须奋斗!


诗海一瓢


不矛盾!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中庸”即“中和”,顺应本性,遇喜则喜遇忧则忧,则恬淡自然,这叫“中”;言行有节度,不走极端,这叫“和”。“中和”即“中庸”,就是尊重自然规律,不走极端。

人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就是生的欲望和死的恐惧。怕死是本性,为自己的亲人的幸福、为自己的信仰而赴汤蹈火,就是最适宜的行动,就是中庸,就是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