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雏不死,云长凤雏守荆州,刘备能否统一?

爱分享小子


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期间,后方荆州却被孙权偷袭,关羽在后退和前进都无路可走,东三郡的刘封和孟达又不出兵支援的情形下,在麦城强行突围不成被擒获随后被杀,当然荆州也落入孙权之手。

后世有不少观点据此认为关羽并非镇守荆州的最佳人选,并由此提出如果换成赵云或者魏延就能守住荆州,如此一来刘备大业可成等等,事实果真如此吗?谁来都没用,除非庞统还活着,我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刘备占据的荆州三郡地处长江上游,从永安-夷陵-江陵顺江而下过陆口、夏口可以直达江东的核心区域,这对东吴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虽然孙刘双方是盟友,但是指不定哪天就会翻脸,刘备的荆州三郡相当于卡住了江东的咽喉,孙权怎么可能会对此坐视不理!这也是孙刘双方在215年差点兵戎相见大打出手的根本原因。

其实就是一句话,“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只要有机会,孙权和江东上下一定不会放过!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何襄樊之战时孙权不惜撕毁盟约,向曹操称臣也要偷袭荆州,实在是机会难得不容错过!

第二,如果关羽仅仅只守不攻,孙权也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无计可施,但是刘备和关羽不可能一直按兵不动,因为诸葛亮《隆中对》早就为刘备规划好了蓝图:“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也就是兵分两路北伐中原,所以无论是谁来守荆州,只要荆州在手这个战略意图迟早要实施。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前提是刘备刚刚拿下汉中和东三郡,正是实力达到顶峰之际,此消彼长曹操士气低落,这点很符合“天下有变”的前提,所以换成赵云和魏延一样也会在这个时候提兵北上(有观点认为关羽未经刘备许可擅自发动了襄樊之战,这个纯属扯淡)。

退一万步说,即便此时魏延或赵云没有向曹操开战,但是总有“天下有变”提兵北上之时,只要荆州这边一动,孙权一定不会错过机会!

第三,荆州远离刘备的政治中心成都,刘备入川之后重心都放在了益州和汉中,兵力和人员配给都向益州和汉中倾斜,这从关羽麾下的阵容也能看得出来,除了关羽、关平父子之外,其余数得上的也就王甫、赵累、潘俊、廖立、廖化和糜芳、傅士仁等人。

唯一一个能力出众的谋士马良还被调走了,公安如此一个重要的地方交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傅士仁把守,关羽需要同时防备孙权和曹操,这样的人员配给明显是有所不足的!换成赵云和魏延前来刘备会加强荆州的防守力量,显然不可能!

所以无论是谁来镇守荆州,迟早都要提兵北上攻打襄樊,只要荆州一动孙权必定不会错过良机,荆州的防守力量不足以同时面对孙权和曹操两大强敌,在刘备重心不在荆州的大前提之下换成谁来守荆州都没用,荆州迟早会落入孙权之手。

刘备一方真正能守住荆州的大前提是庞统还活着:庞统之死对刘备来说是一个重大损失,如果庞统不死,诸葛亮十有八九会和关羽一起镇守荆州,如此一来关羽北上襄樊,荆州有诸葛亮镇守,不说固若金汤,至少可以力保荆州不失撑到关羽大军回援之时;可是庞统的死使得一切成为泡影,诸葛亮不得不前往益州只留下关羽一人镇守荆州。



凤雏的死,确实与关羽失荆州有着某种意义上的联系。因为荆州是刘备的第一个大本营,其作用与意义极其重要。所以,在刘备进取西川的时候,留下了关羽+诸葛亮这一对组合镇守荆州,这个组合可谓万无一失了。而随刘备进取西川的谋士则是凤雏,可惜,出关不久,凤雏就死于落凤坡,凤雏一死,刘备身边没有了智囊,所以只能调回诸葛亮,诸葛亮一走,只剩下糜芳之流定然镇不住关二爷,所以才有了后来关羽冒然发动襄樊之战,以至于大意失荆州,把自己的性命也搭了进去。

那么,如果当时镇守荆州的是凤雏跟关羽会怎样?先不说凤雏能不能镇住关羽,即使荆州不失守,刘备也是很难一统天下的。因为刘备只有荆州跟益州,而且荆州跟益州由于地势的限制,力量很难集中,而且很难兼顾,假如真像诸葛亮隆中对说的那样,荆州和益州同时出兵北伐,就很容易被各个击破。因为荆州四战之地,肯定没成都兵多。一旦荆州北伐兵团被全歼,荆州就变成鸡肋。还很容易被曹魏趁机占领,那样蜀汉和东吴就可能会提前灭亡了。

最后再看看三家的实力分布。当时天下13州,蜀汉占2个,荆州和益州。东吴两个,扬州和交州。而曹魏占了9个。值得一提的是,曹操的这9个还都是富辽之地。战争就是实力的比拼。曹魏多平原,资源聚集比另外两家快的多。再加上实力强劲,可以说只要曹魏好好防守,刘备或者孙权是根本没机会统一的。

综上所述,关羽即使不大意失荆州,刘备也很难一统天下。但是,荆州的丢失确实是蜀汉灭亡的导火线,如果荆州不失守,那么,刘备不会发动夷陵之战,刘备不会被火烧连营,那么刘备也就不会在夷陵之战第二年就死了,当然关羽也不会死,关羽不死张飞也不会死。凭借着诸葛亮与五虎上将的才能,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即使不能一统天下,但是可保蜀国无恙,蜀国不至于成为第一个灭亡的国家。


峰峰说史


蜀汉集团的下坡路确实源于关羽失荆州。而从某个层面上将庞统的意外死亡,确实为关羽失荆州埋下了伏笔。但是我认为,只要关羽是荆州的主将,那么荆州必失。就更别谈统一天下。

原因如下:

关羽性格孤傲

关羽的失荆州主要源于他的性格。而并非他的军事能力。

从能力而言:在官渡之战杀颜良。证明了关羽武艺不凡。后来的水淹七军,也证实了他领兵才能。

从性格而言:他的孤傲让他,处理不好和盟友的关系。就拿襄樊之战开始前吴国求亲来讲,就算关羽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东吴,也没有必要羞辱东吴使者。应该好言安抚,编一些理由。同时他的性格也处理不了同事之间的关系,襄樊之战开打后,他还辱骂重要的守城将领糜芳和傅士仁。如果关羽能处理好这两方面关系,就算攻打樊城不利的情况下,也不至于丢荆州,兵败身死。最起码能坚守荆州,等待刘备的救援。


庞统制约不了关羽

关羽的的性格天生轻视士大夫阶层。而庞统本身就是荆州庞氏的代表人物。他们之间的组合只能让内部矛盾更加激化。无法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再者,关羽是跟随刘备最早的人,关羽的孤傲并不是庞统一个人能改变的。所以我认为他们两个的组合会加速荆州势力的瓦解。

就是荆州保住,统一天下还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荆州保住了,那么确实留给刘备一统天下的一丝可能。但这也仅仅是可能。因为曹操的势力还是最强大的。大汉十三州中,刘备占领了益州,孙权占领了扬州和交州,至于荆州是三家瓜分的。剩下的九州全部再曹操的势力范围内。而且西汉和东汉的都城长安和洛阳都再曹操的麾下。无论从人力物力财力上比,曹操都远比刘备厉害。刘备想要统一全国,只能等待时机,等到曹操犯错误才又机会。同时还要防备盟友的偷袭,内部能健康的发展。


最后讲讲如何保住荆州的问题

荆州的守将选择我认为非常有讲究。

第一我认为必须是主张孙刘联盟的人,第二必须是刘备绝对信任的人,第三必须性格沉稳,能以大局为重。

我如果能保住庞统性命的前提下,我认为主帅应该是诸葛亮。因为他是隆中对的提出者,也是联盟的坚定者。

守将(权力低于诸葛亮)赵云和关平。

赵云也是非常早跟随刘备的,一直充当保镖的角色。但是他性格沉稳,能以大局为重,我认为刘备应该给一个机会让他展示自己的才能(真是的历史中,赵云并没有太多建功立业的机会,再刘备自封汉中王时,他也只是一个杂号将军)。

关平,关羽的儿子。(史书中并没说是养子,应该是长子。)再赤壁之战和入川之战中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加上他是关羽的儿子,出任荆州守将也可以让刘备安兴,而且不管演义中还是史书中,他都没有他父亲那样孤傲。

当然,如果出征曹魏,确实可以让关羽领军攻打樊城。但是后勤和后防问题必须要别人帮他解决。


结语

武圣关羽,忠义的代表。被神话了的人。作为历史的鉴赏者,无数人都希望。襄樊之战关羽能大获全胜,可惜他不是神,他也有缺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