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房价上涨还要持续多久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从没有哪个年代有如今房地产市场一样,规模巨大,全员参与的事情,现如今几乎大多数老百姓绕不开的大事就是房子,有的人不禁会问,房价高涨到底还要持续多久,下面我为大家揭秘。

先说一下国外的房屋市场,好多人都会拿北京房价和国外比较,说北京工薪阶层不吃不喝100年才能买到房子,而国外仅仅十几年,感叹之余又百思不得其解,我们从三部分说就行了,首先,特殊城市,国外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其实和北京上海差不多,伦敦,纽约,东京,这些国际化城市房价高纯粹是人多,供求不平衡,未来还会上涨,没有讨论的必要性。

其次,刚需,买房的都知道这个词,在国外,城镇化水平很高,并且早就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人口也保持一致,甚至有的地方负增长,你可以街头采访外国小伙,问他想不想买房,答案几乎都是不想,因为他家有房,有的国家人民家家最少都有一套房,他还会花钱买房吗,即使没有房的家庭,也会有公租房或者自己租住,租金是不能随便上涨的,会违法进监狱的,所以从刚需层面,国外的刚需家庭很少,自然没有啥热度。

最后,投资,我们都知道买房的很大一部分都是投资的,外国这方面很严格,一是他们有房产税,房越多交的钱越多,二是房价很稳定,拿钱买房投资还不如做个理财赚得多,事还多,并且你的房屋出租出去会减税,进一步加大了市场房屋供应量,所以,外国人很少买房投资,他们更多的事享受生活,度假旅游之类的,幸福感比较高。

说完了国外的事,话题转回中国,我们国家也从上面三方面来说。

首先,特殊城市,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供求关系失衡,房价会持续高涨,这是国际惯例。

其次,刚需,为什么说啥事都要说国情呢,因为我们还是农业大国,农民伯伯非常多,全国最少7亿不止,但是我们必须城镇化战略,因为国内国外的双需求;

国内我们要增加内需,提高经济,举个例子,我家是农村的,我家一片地种小麦,不卖存着够好几年吃,一片地种油菜,压油自己吃给亲戚,夏天几乎不买菜,一年到头真正花钱的就是孩子教育和看病,这在经济学上叫小农经济,农民不消费,扩大内需就是空话,所以农民要进城。

国外竞争也使得我们城镇化,为什么现在农民不愿意种地了,因为赔钱,过去为啥不赔钱,现在赔钱了,就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举个例子,我家是陕西农村的,我小时候,家里种的东西可多了,棉花,大豆,红薯,土豆,小麦,玉米,后来都不种了,因为生产出来后,粮食价格比较高,我们都是小农经济,一家最多10亩地,和国外比一招就被干趴了,所以大豆国内几乎没人种了,你种出来成本都比人家漂洋过海送货上门贵,但是我们又不能不进口,世贸组织不可能只能让人进口你的产品,不去进口别的国家的产品。但是我们的成本永远也不会比人美国低,因为人农民太少了,一个人种几千亩,这就是国情,促使我们城镇化,让农民少点,增加竞争优势,城镇化了农民就必须买房,所以农民的刚需很大。

还有一个情况,住宅改善规模不小,大家发现没,村里有钱的都去县里买房,县里有钱的都去市里买房,市里有钱的都去省会买房,就是我们的人口流动意愿还很大,人民没有定下来。

最后,投资,中国买房一半都是投资成分,越涨越投,就像股市的牛市一样,没人愿意抛售,这方面就是政策应该调控的,去年提出来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也预示着政策开始考虑这方面,当然需要一个过程。

综上,中国房价在刚需和投资方面,热度仍然很大,估计还要涨,究竟什么时间是头呢,其实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就是最好的对照表,预计2050年建国百年就是转折点。

题外话,用这个道理分析东北出现3万元一套房子的新闻,东北房子白菜价好多人还记得,东北是共和国长子,城镇化水平高,过去几乎都是双职工,现在人口红利也消失了,所以东北有的城市人肯定不买房我家有一套,我爸妈一套,岳父家也一套。还都是独生子,是你你买吗。租都没人要,这就是高度城镇化后房价的一个缩影。

好了和大家分享到这,喜欢的欢迎关注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