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难当头时期,你是否会和他们一样做出同样的选择呢?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甲午战争的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救亡图存日益成为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共识,一些具有资产阶级思想观点的知识分子开始了挽救名族危亡的探索。1895—1898年,中国兴起一股强劲的维新变法思潮,形成了戊戌变法运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有识之士吧。

国难当头时期,你是否会和他们一样做出同样的选择呢?

康有为,(原名祖诒,1858年-1927年),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康有为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组织保皇会,谋划溥仪复位。民国六年(1917年),康有为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民国十六年(1927年)病死于青岛。

1890年起,康有为先后在广州的长兴里、万木草堂收徒讲学,授课的主要内容是“求仁之义”“中外之故”“救国之法”。学生有陈千秋、梁启超、韩文举、徐勤、麦孟华等,后来多成为微信变法运动的中坚分子。其中梁启超影响最大。

国难当头时期,你是否会和他们一样做出同样的选择呢?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等,出生于广东新会茶坑村。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其17岁中举,后师从康有为,曾与康有为等人一起联合发动“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1912年结束14年流亡生活回国,1917年结束从政生涯。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1889年中举人,侍从康有为后,即成为康最得力的助手。

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加深,变法图强成为主流。不仅进步知识分子,就连官员如帝师翁同龢、总督张之洞等也积极主张变法。

国难当头时期,你是否会和他们一样做出同样的选择呢?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人称为“张香帅”,祖籍直隶南皮,出生于贵州兴义府,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1863年,张之洞中进士第三名,后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创办大批军民用工业。他还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等学校。1909年去世,谥号“文襄”。

国难当头时期,你是否会和他们一样做出同样的选择呢?

谭嗣同(东海赛冥氏,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与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和康广仁并称为“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他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主张。并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代表作品有《仁学》《狱中题壁》《远遗堂集外文》等。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

历史是残酷的,戊戌维新变法的失败像一柄重锤,深深地敲打了当时的人们思想,尽管变法的思想被人们传播,但其所付出的代价仍旧是巨大的。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依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本期内容就到这里,喜欢就点赞关注收藏吧,下期想看什么评论区告诉小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