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上海华二中学招生事件,错与对,红与黑

【辣评】上海华二中学招生事件,错与对,红与黑

事情过程不赘述了,学校也发了道歉信,教育局也通报批评了,甚至要启动追责。


【学校之错】


那封招生说明文章,如果仅从现代网络行文方面,其实没啥毛病,网友们纠结“掂量”这个词背后,有着微微嘲讽的感觉。当然,说明文章本身,就是要传递这样的消费力歧视。就像道歉信中所言,这种“情感”定位,就是错的。在招生这件事上,不能带有任何的“歧视”。客观存在差异,但主观不能存在歧视,即使文中没有出现“掂量”这个词,结果估计依然如此。


【学校之对】


在采用摇号派位的政策下,作为私立学校,已经无法直接前置选择家庭。这会让校方陷入焦虑,原因很简单,经过派位之后,如果家长发现根本无法承受学费而不入校,或者只负担学费而无力支撑其他消费,对学校而言,就是无法挽回的名额损失,经营利润减少,甚至出现亏损。目前招生机制在此处缺乏弹性。用其他方式发干预报名的过程,发文章是力所能及的方法。站在对学生家庭负责的角度,这种前置沟通也是有意义的,否则让家庭陷入尴尬,再进行调剂等等也很麻烦。


那学校怎么做,才能全对而不错呢?或有方法:弱化情感区别,强调客观决策,借家长之口表达,而不是校方官宣。


【教育之红】


中小学乃至大学,都在以“教育公平”为方向,推行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主要体现在招生过程管控,而受到制约的对象,民办私立或者应试型超级学校。对于大众而言,这样的政策,确实体现出了形式公平。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在学校里的教育差异,确实不应该被拉大。通过电脑排位的方式,简单透明,也避免了各种猫腻,通过系统促进了公平。


【教育之黑】


古语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以摇号方式分配资源,得到了“均”,同时也制造了“不安”。人的命运被“随机数”掌握,这种感觉非常不好。“教育公平”在理论上如何解读,其实是一个高度存疑的问题,引用“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之类的说法,只是表达了情怀,并不能证明什么,把这些模糊的词汇作为诠释现代教育的理论基础,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阴影。


使用牛顿定律,可以解释斗转星移,而“斗转星移”并不是深度规律本身,“因材施教”也是类似。只有真正把握了教育的规律,才能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如果“电脑随机”是教育资源分配有效机制的话,或许更加推而广之,义务教育阶段,老师去哪个学校,应该带什么年级、教什么课、校长管哪个学校等等,都随机决策。这样才能真正抹平不同学校之间的差异,为教育营造更加“公平”的环境。


#教育微头条# #上海华二初级中学道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