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一色无纤尘”:张若虚的诗为何有如此高的想象力?

本文乃“logo三月哦”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唐初时整个社会致力于对隋末困乱的治理、对内部创伤的平抚,时移世变,帝国初立,大唐气象初露端倪。初唐人的感物方式是坚定自然的,他们对大自然充满惊喜与热爱,常常优游山水,啸歌林泉,悠然自得地欣赏自然风物。他们对宇宙充满好奇,能够直面自然,表现出积极探寻的心态,立足现实,作为朗朗乾坤中一实在的主体,切入对周围世界的观照。此时他们笔下的宇宙是永恒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切都停留在花月朦胧的和美稳定之中,等待他们的探索。

“江天一色无纤尘”:张若虚的诗为何有如此高的想象力?

春江月夜

唐人的想象力在此时也处于不断进取的趋美状态,最典型的便是张若虚(他本是处于初、盛唐之交,但其诗具有典型的初唐特色)的《春江花月夜》,被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孤篇横绝,气势宏大,词清语丽,韵调优美。反映初唐人崎岖已平、康衢我有的征服后心态:辛酸苦难打磨过深谙世事所以并不张狂,辛酸苦难战胜过明了自我所以充满自信。回首过去许多苦楚,却只留下他们的背影,而今唐人历尽风霜,颓垣上站立微笑,脚踏实地,前路无阻,明日的美好全在掌握。

“江天一色无纤尘”:张若虚的诗为何有如此高的想象力?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誉为顶峰上的顶峰

满怀青春的热情与憧憬,心知希望的实现是必然。蓝图在胸,成功在前,只待举步便往。对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全然体现在诗中: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江潮漫涌,空旷中接着了海水。海上明月与潮水一齐,喷勃而出,气势贯通,不可挡阻。

“江天一色无纤尘”:张若虚的诗为何有如此高的想象力?

海上明月

月毕竞非日,一个“生”字足以现其活泼,“滟滟”突显妩媚闪烁灵动。刚柔并济,明暗相兼,冷暖互生。硬却不霸,软而不腻。浩瀚江流,随月光奔腾,转瞬千里,却不似洪水为害,而是曲曲弯弯,环绕住遍生花草的原野。似强大而细心的情人,小心守护着春夜的美丽。月光涵住花林,似乎漫天飞洒着洁白的雪子,月光明明,江水晃晃,使人不觉空里流霜,不见汀上白沙。唯江天一色,浩浩绵绵,世上万物,纱中雾里,如梦似烟。只一轮皎月,明明朗朗,清清爽爽,又淡而不浮,薄而不浅,独悬空中,引人思索:“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先?月先?此题无解。

“江天一色无纤尘”:张若虚的诗为何有如此高的想象力?

江天一色

只江月年年相似,而人生代代,代代无穷,代代常新。则个体生命短暂的苦恼化解在人类存在久长的哲学思考中,诗人相信人生,执着地热爱与追求。所以笔生波澜,境界渐深渐远,明月并非待人,长江送走流水,似乎无情的它们是永恒的。月照高楼,流光徘徊,人虽然生命短促,但情感是真实洁净的,作者用浓墨书写思妇游子的落寞,青枫浦、明月楼、玉户帘、捣衣砧,无处不染,无物不沾,躲闪不过,拂卷还来。寄心与月,随光照君,鱼雁传书,今皆失路。连闲潭一梦,也隔着天涯。相见无望,忍见江去月斜春半老,碣石潇湘,相距遥遥。

“江天一色无纤尘”:张若虚的诗为何有如此高的想象力?

月照高楼

纷乱的别绪离情,随残月余辉散落江边林中。诗中聚集了春、江、花、月、夜五种最动人的美景,相互交融辉映,营造出温婉但不含脂气、明朗而不刺目的境界。其中又间有深邃的关于古今人生、宇宙自然的思考,“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是常新而恒定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他深沉、寥阔的宇宙意识。那种飘浮荡漾、轻柔曼妙的场景,流畅和谐,令人迷醉。诗尾虽然春末了,江去了,花落了,月斜了,夜尽了,不禁地黯然神伤,绵绵惆怅跃于纸上,却也淡然:哀而不伤,叹之无恨,感而不淫,最多的是柔和之上生出来的宽容

“江天一色无纤尘”:张若虚的诗为何有如此高的想象力?

春末落花

人世沧桑的青春惆怅中透露出的是坚定踏实的对宇宙自然中永恒生命力的向往,明快轻捷,笔调流丽,美艳动人,毫无沉重颓丧的失落情绪。对春消水逝、花谢夜阑的自然变迁能够作单纯明净又充满渴慕的真心讴歌,欣喜中洋溢着浓郁的青春热情,满而未溢,热而不灼,澄澈透明,令人悦目赏心,向往无限。这种浓烈的情思、空明的诗境正符合唐初人的审美心理和艺术情趣,如其内心恬静淡定和灭隋成唐居功自若的坦然镇定。由于有一种豪气隐于其中,所以即使有许多怅然凄苦,也不能影响其从容沉稳,整体感觉自持内敛而又不失轻柔与芬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