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渔业水平衡——养殖致富新法门

水产养殖的历史久远,早在2000多年以前我国就有了第一部水产养殖方面的书籍 《养鱼经》。从事水产养殖工作的人们耳熟能祥的就是八字精养法:

水、种、饵、密、混、轮、防、管。这8个管理要点贯穿了水产养殖全过程。

八字精养法的第一个字就是水、说明了水产养殖中最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水。为什么是水最重要?我们首先来看看鱼类的定义:


终生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脊椎动物。鱼类作为水产养殖中最主要的经济生物之一、养殖水体的好坏以及稳定决定了水产养殖的成败。所以水的作用不言而喻。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水产养殖产量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些得益于科技对农业的助力。从大学毕业至今7年的时间里、我很幸运的从事了水产养殖的工作。作为一名水产人、我看到了水产养殖的发展和进步。记得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们所运用到的水质检测工具相对的比较简单。常检测的数据只有溶氧、氨氮、亚盐、pH四个方面。在这个阶段的时候、大家在水质调控或是处理的时候主要是围绕上述四个方面的水质问题在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效果、比如说在处理氨氮、亚盐超标的时候往往是降下去了;水里面的藻类起来了、溶氧也好一些了,可是过了1个星期可能又会出现问题;然后又去处理、整个养殖期间的水质处理问题可能都是围绕着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在处理。

2019年是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年。它是祖国母亲70岁生日。也是智慧渔业水平衡开启的元年。什么是智慧渔业水平衡:通过多种智能装备实现水环境的高度平衡稳定。很多人都去医院检测过血压、成年人血压正常范围:正常血压值高压在90到139之间(收缩压)低压在60到89之间(舒张压)都是比较正常的。一般低压超过90高压超过140都可以确诊为高血压了。血压单位mmhg。血压检测、一般需要检测两次、早上刚刚起床的时候的检测值、以及下午的检测值来判断。

我们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水质检测的时间点很多情况下就是一个单一的时间点很少的情况下、一天会检测3次以上。因为劳动强度太大,时间有限。但是水质情况它在1天当中的变化幅度怎么样、连续3天的变化规律又怎样。传统的检测手段我们难以持续进行记录,这样就没有足够的数据用来观察和分析。

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加、水资源的供应量相对减少。国家对环保的重视,养殖尾水排放的要求会逐渐升高。这给水产养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2020.1 .7号的时候、我们去到了公安县东北湖渔场进行市场走访和调研。我们在走访的过程中碰到了一个养殖老板、他有两口池塘,就在他的屋前屋后、相距不过20米、面积相差不超过1亩。都是他一个人管理、肥料和饲料都是一个厂家、但是到了年底他发现一个池子白鲢长到了3斤、另外一口塘的规格只有0.5-0.6斤。亩放养量两口塘接近、但是规格差异太大、养殖户很是不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于是我们对他的两口池塘进行了检测。检测数如下图所示:


智慧渔业水平衡——养殖致富新法门

图一


智慧渔业水平衡——养殖致富新法门

图二

两口池塘的数据对比可知:

1、2号塘总碱度 151mg/L>1号塘120mg/L

2、2号塘总硬度 170mg/L>1号塘142mg/L

3、2号塘钙离子56mg/L>1号塘38mg/L

4、2号塘镁离子7mg/L<1号塘11mg/L

检测完以后、我们给老板做了简单的分析、池塘的水体总硬度一般都在200mg/L以上、而他池塘的比较低、特别是一号塘。所以这个池子的花白鲢产量相对会低一些。看到数据分析以后老板也接受了我们的分析。同时我们也给了老板一些建议、让他年底干塘以后晒塘、然后用一些 氯化钙、同时在肥水的时候补充镁,这样可以促进肥水和水体的稳定。说完了我们准备收好P1检测设备离开。这个时候旁边的阿姨走过来了,她给我们说到她家的两口池塘,屋前面的池塘水很肥、后面的那个池塘水一直都是浑浊的,她说看你们帮隔壁的师傅检测水质检测的很仔细,能不能也帮她检测一下。听到她的描述、我们首先进行了简单的询问。什么时候放的鱼苗、什么时候开始水混、池边的虫多不多、鱼有没有活动不安的情况,肥料使用剂量情况、使用的时候是否天晴等。简单的几个原因排除了以后、我们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池塘里面的总硬度或是总碱度偏低。池塘检测水质情况如下。


智慧渔业水平衡——养殖致富新法门

图一


智慧渔业水平衡——养殖致富新法门

图二

图二为屋前面的一口池塘、水的肥度大、图一为经常浑水的那口池塘。检测的结果也验证了我们的猜想。为了了解当地的水源情况我们将这个渔场的主要两条水渠进行了检测对比、数据如下图所示:


智慧渔业水平衡——养殖致富新法门


智慧渔业水平衡——养殖致富新法门

排水渠的水体总硬度情况相对好于进水渠,情况也略好于池塘。

东北湖渔场是一个养殖模式(黄颡鱼套养甲鱼 18221模式)和技术比较领先的地方、但是最近几年养殖效益也逐渐下降、赚钱的人相对较少;除了养殖行情的因素、还有一个就是池塘营养元素限制、这里的池塘多的20年没有清淤,特别是微量元素的消耗、水体里面营养元素比例逐渐开始失衡、导致水体的稳定性越来越差,养殖病害频发、水质经常出现倒藻和氨氮亚盐超标的情况,养殖风险逐渐变大。

养殖过程中、我们经常评判水质的好坏用的是感官或是经验判断、例如水体 肥活嫩爽,这是一个判断标准;有专业基础的人会结合藻类情况、以及组成比例、水质情况来评判。有经验的养殖户会根据水色以及鱼的吃食情况来判断。但经验有时候也会有不确定性。且标准也会有差异性。在养殖中有人认为透明度在20cm就是肥水、好水。有的认为30cm是好水。在天气晴好正常的时候、两个池塘的鱼都会摄食正常。但是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或是突然变天的时候20cm透明度的池塘、出现浮头或是翻塘的机率会更大。因为长期20cm的透明度、说明池塘的藻类和有机质会相对较多、池塘营养消耗的会更多,在同样的天气情况下、耗氧会更严重,所以出现风险的概率会更大。这也是经验判断。

经验的判断始终不容易形成统一标准。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我们常用于衡量水体稳定的两个关键指标就是 溶氧和pH。为什么是这两个指标。溶氧和pH看似只有两个指标、但是它们是池塘里面 光合系统和呼吸系统 是否稳定的结果体现。是池塘里面氧化还原反应以及物质循环是否正常的体现。如果一个池塘里面每天溶氧变化范围在5—8mg/L附近、说明池塘的藻类活性好、营养充足,水体稳定。为什么将这个区间范围作为评判标准? 据有关资料显示,鱼类在溶氧3mg/L时的饵料系数,要比4mg/L时增大一倍,生长在溶氧7mg/L中的鱼生长速度比生长在溶氧4mg/L中的鱼快20%-30%,而饵料系数低30%-50%。当水中溶氧量达到4.5mg/L以上时,鱼、虾的食欲增强极为明显;达到5mg/L以上时,饵料系数达到最佳值。pH值的最适范围是7.5-8.5如果一个池塘的pH变化曲线连续每天的变化<1 ,池塘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基本相等、水体也稳定。


智慧渔业水平衡——养殖致富新法门

图一


智慧渔业水平衡——养殖致富新法门

图二


智慧渔业水平衡——养殖致富新法门

图三


智慧渔业水平衡——养殖致富新法门

图四


图一和图二这两张张图片就是通过Y23智能水质监测设备得到的数据。这2个塘口的养殖动物摄食和生长状态都很好。相比周边的池塘、水体更加稳定、浮头次数更少、死亡率也低;在天气不好的时候、溶氧状况也比较理想。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养殖朋友很少能够实时关注到养殖当中每天的溶氧变化、只要鱼虾蟹吃食我们就一直喂。很多情况就是直接定时器投喂人都不去到池塘上面。但是这个时候溶氧可能不是很适合,只能喂1袋饲料、但是大家还是按照经验喂3袋,鱼在吃,消化利用率却很低,结果饲料浪费了很多。水质问题也经常出现,氨氮、亚盐、超标。(饲料投喂过多、溶氧不足、废氮得不到转化)鱼的病害也相对会多(长期过量的投喂、鱼的摄食量过大、肝脏和肠道的负荷加大、鱼体长期处于应激、长期的应激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感染疾病)。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很大情况下就是因为溶氧长期的低下、导致饲料的利用率差、池塘当中的有机物不能得到很好的氧化分解、从而导致水质超标以及病害。

未来的水产养殖一定要基于养殖的数据化以及可视化(配以红外摄像头夜间观察),根据池塘水质数据来进行投饵或是水质调控。根据数值来判断池塘水质情况是否处于合理状态。可视化是为了解决有些养殖品种在夜间或是傍晚进食的时候、人不能时刻进行观察的时候所产生的。一方面为了养殖安全;另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智慧渔业水平衡不仅仅是我们理解的水质平衡、它还是营养平衡的前提条件。这里的营养平衡包括水体营养和饵料的营养平衡。水体营养平衡、水中的藻类以及微生物系统才能够正常的工作运转去处理水质问题,水体才会呈现稳定的状态。同时水质稳定才能够正常的投喂、这样养殖动物才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去吸收和转化,储存优质蛋白。如果水质不稳定、养殖动物就会出现长期的应激、从而消耗能量。在环境不是特别恶劣的时候还可以勉强生存;一旦出现了进一步的应激、例如 溶氧突变、水质突变、温度忽高忽低、养殖动物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失。水平衡不仅是水产养殖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符合国家绿色环保的发展策略的。只有实现养殖水体的平衡、水产养殖的风险才会更加的可控、养殖成本也会相对降低、养殖成功率才能够大幅度的上升,养殖才能够更好的盈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