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上半年的去槓桿,房地產商扛不住了?房價大幅下降了?

經過上半年的去槓桿,房地產商扛不住了?房價大幅下降了?

9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約束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促使高負債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儘快迴歸合理水平,大幅壓縮,推動國有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到2020年末比2017年末降低2個百分點左右,之後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基本保持在同行業、同規模企業的平均水平,“降負債”再次被推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事實上,今年國家發改委、國資委、人民銀行、財政部、銀保監會等多部門都曾發文,要求做好降低企業槓桿率各項工作,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降負債”已成為一個高頻詞彙。

在行業集中度提高的大勢下,規模與負債往往共生。規模之上,資金先行,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房地產因內生性融資較為貧乏、外生性融資依賴強等特點,在做大規模的過程中,往往伴隨著負債率的提高。

在此輪“降負債”的關鍵時刻,房地產行業被列為重點關注對象。減少支出、配股融資、提升回款速度成了不同房企在“去槓桿、降負債”大形勢下打出的組合拳。

為此,鳳凰網房產以去年7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為起點,對比一年以來A股及H股上市房企的去槓桿力度,於9月15日發佈《上市房企去槓桿排行榜》,以資產負債率的增減為切入點,通過A股及H股上市房企、A股及H股品牌房企兩大群體;資產負債率與資產負債率降幅兩大維度以及品牌房企負債絕對值排行的補充,透視上市房企在這一階段降風險、去槓桿層面所做的努力,解析行業走勢。

中小房企去槓桿效果顯著

央企去槓桿態度積極


鳳凰網房產統計A股及H股上市房企降負債數據發現,部分中小房企受業務規模影響,其負債率的年度波動較大,剔除這部分參考度較差數據,鳳凰網房產綜合考慮企業規模、銷售水平與品牌認知度,通過排行榜形式呈現品牌房企去槓桿的努力。

其中,以陽光股份、世榮兆業、海航創新、嘉凱城為代表的4家房企負債降幅均超過10%。值得注意的是,4家房企銷售規模偏小,其中陽光股份、嘉凱城都在報告期內有出售旗下子公司以改善盈利水平行為,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加速公司降負債的進程。

經過上半年的去槓桿,房地產商扛不住了?房價大幅下降了?

此外,在央企(國企)領頭去槓桿被列入政治性任務的情況下,今年央企(國企)去槓桿取得積極性進展。其中,華僑城(亞洲)負債降幅高達23.76%,五礦地產負債下降12.69%、招商局置地、中交地產、首開股份等央企出現在表現顯著,有0.34%~6.44%等不同程度的負債降幅。

此外,去槓桿積極的企業榜單也顯示,在2017年中部分資產負債率超過85%的房企期內也進行了積極的去槓桿努力,如中國恆 大、景瑞控股、正榮地產、禹洲地產、佳兆業集團的資產負債率出現了2.02%~7.07%的下降

頭部房企負債絕對值領頭


在今年4月,國資委曾說降槓桿減負債就是要想辦法止血、補血、造血,加大清理不良資產,引入各類資本,進一步推進瘦身健體提質增效。

事實上,在“降負債”的大潮之下,規模導向仍然存在。房企主動降負債的做法,實則是為了有更大的資金迴旋餘地,在規模、負債、安全三者之間尋找最大的安全邊際。

從品牌房企上半年負債排行榜來看,北大資源、融創中國、碧桂園、新城發展控股、建業地產、正榮地產、景瑞控股的負債率均超過85%。其中,頭部房企負債率偏高成為此輪負債率排行榜的顯著特點。

經過上半年的去槓桿,房地產商扛不住了?房價大幅下降了?

業內人士分析稱,現在品牌房企負債率較高主要基於房企前些年過度高價拿地,土地成本過高,加之如今融資渠道逼仄,房企想要實現佔據市場份額,必須加快發展尋找規模優勢,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財務成本和管理成本不斷增加,使得房企的資金狀況趨於緊張。

在今年上半年房企銷售排行榜中,碧桂園為4136.8億元,高居榜首;融創中國銷售額為1916億元,位居第5位;新城控股為971.6億元,列第八位。

然而,從今年諸多房企業績發佈會中,降負債已經成為頭部房企各項事務中的核心存在。

碧桂園總裁莫斌言及“放慢速度,注重安全和質量”;孫宏斌也表示,融創的多元化已經完全停止了,沒有想投資其它業務,市場預期已經在發生變化,融創現在是安全第一;龍湖相關負責人也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不會在地產開發業務上單邊加槓桿。

此外,佳兆業接團、當代置業、朗詩綠色集團等11家企業負債率也在80%已上。

在融資與規模的互為促進下,越來越多的房企站到了規模賽道中。中央大力推行去槓桿,監管隨之強勢推進,降負債成為擺在每一位房企不得不跨越的檻,在負債及規模中如何做出選擇,還有待市場進一步檢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