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里情是社區治理的“粘合劑”

鄰里情是社區治理的“粘合劑”

數九寒天,供暖是廣大市民的重要關切。特別是一些獨居高齡老人,一旦暖氣出了狀況,心裡格外著急。著眼於此,大柵欄街道在老人們的鄰居中選派了一批“報修助理”。只需知會一聲,“助理”就會替老人打電話報修,巧妙解決了老人們記不住號碼、說不清情況、聽不見來電等問題。一個小小安排,既拉近了鄰里關係,又化解了現實困難,頗具啟示意義。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過去一個大雜院或一棟筒子樓裡住的,常是知根知底兒甚至同一個單位的人,鄰里間的交往和幫襯往往比親戚都多。但隨著時代變遷,越來越多人上了樓、搬進了商品房小區,“單位人”成了“社會人”,“鄰居相見不相識,不知對門是何人”成為常態。

但仔細想想,雖說小區裡“集體”的性質變了,但人們交往互助的需求並沒有消失,和諧融洽的鄰里關係依然是大家的普遍嚮往。更何況,按照現在的生活方式,小區裡很多人家都是小家庭,遇到一些急事難事,若是街坊鄰里能搭把手,可能就解決了當事人的大麻煩。

鄰里相親,不光是人情味兒濃了,從基層工作角度看,還能在相當程度上降低社區治理的成本。就拿北京來說,隨著城市精細化治理走向深入,各大社區的“任務清單”越列越長,許多事情難免有摩擦。

比如,老樓加裝電梯,有人爽快同意,有人堅持反對;清理違建雜物,有人積極配合,有人充耳不聞……各講各的理,溝通難度很大。而老百姓家門口的事,誰不希望能和和氣氣辦妥呢?這個時候,如果街坊鄰居平時關係熱絡,遇事就容易商量,有些話就能說開,少了很多不必要的誤解和糾紛,意見也就能更有效率地統一起來。基層治理中,以規則打底,以情感粘合,往往事半功倍。

說到底,每個人都不是孤單的“原子”,家庭溫暖、鄰里和諧,於個人和社會都大有裨益。大家心裡確有這份情感需求,很多時候只是少了一些認識交流的契機。在這方面,街道社區不妨牽線搭橋,幫助轄區居民打通這最後幾米。

“大柵欄方案”針對的是幫助空巢老人,我們不妨順著這個思路再拓展一下。比如,組織小朋友一起活動,孩子玩在一起,家長就互相熟識了;組織週末大掃除,互相配合、集體勞動。還有一些地方走在前列,試水“時間銀行”,鼓勵居民以自己的志願服務兌換別人的志願服務,亦不失為一個促進小區社交的方法。各大社區可以因地制宜地做些嘗試,多一些交流的渠道,多一些善意的釋放,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