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楼市将进入结构性和区域性上涨

日前,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2020年4月份报告显示,一线城市近3个月房价累计上涨1.5%;二线城市近3个月房价累计上涨0.6%;三线城市近3个月房价累计上涨0.8%;四线城市近3个月房价累计上涨0.3%。刘全认为,全国大中城市放开落户政策,城市之间虹吸效应持续扩大,人口流动方向已经成为影响房价的关键因素。城市只要有大量人口流入,房价就会出现只涨不跌。中国楼市将进入结构性和区域性上涨趋势明显。

中国楼市将进入结构性和区域性上涨

据CRIC调查数据显示,截止至4月29日,全国300个城市经营性土地共计成交17314万平方米,环比增长57.5%;土地成交楼面均价3060元/平方米,环比上涨21.6%。刘全认为,房地产开发中土地价格占总开发成本30-40%,土地价格是影响房价高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房地产开发成本性上涨,市场投资性上涨和利好政策性上涨等叠加影响,中国房价上涨周期远没有结束。高房价与高地价之间的利益矛盾长期无法解决,房价不可能会出现普遍下跌。

中国楼市将进入结构性和区域性上涨

央行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城镇家庭30%拥有两套房产,10%的家庭拥有3套及以上的房产;43.4%的家庭有住房贷款,56.5%的家庭有负债,房贷平均占家庭总负债75.9%。刘全认为,全国房价高企30多年,在房地产市场暴利驱使之下,老百姓有钱就买房子或投资炒房比较普遍,导致房价越买越涨。央行宽松货币政策和宽松信贷政策等共同影响下,房地产市场已经走向了一条只涨不跌危险之路。

中国楼市将进入结构性和区域性上涨

刘全认为,全国房贷负债是抑制居民消费的一项沉重经济负担。社会高收入家庭的负债参与率更高,并使用高杠杆投资房产。社会中低收入购房家庭除了房子已经一无所有。未来影响房价的主要因素包括:疫情对住房需求的负向影响;银行宽松信贷政策和利好政策对住房需求及房价预期的正向影响。全国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方向等不平衡性,一二线城市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也是外来人口的主要流入地,未来房价仍然有上行空间。三四线城市市场购买力有限,楼市冷热不均,房价涨跌互现。

作者:刘全

创作:2020.5.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