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案解碼”——美國夢還是美國噩夢?

說完了開膛手傑克,我們繼續跟隨約翰·道格拉斯探員,來看另一起懸案。

標題裡的“美國夢”一詞,似乎跟犯罪拉不上關係。但其實,今天要講的這起案子,不僅名聲在外,也在某種意義上,象徵著那種只要努力奮鬥,就能獲得美好生活——這一願景的徹底破滅。這的確是一場夢,有著繁花似錦的惑人外在,也有著陳舊不堪的脆弱肌理。而歸根到底,它們都是生活的一體兩面。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美國婦女解放運動第一次興起。這波浪潮,一直延續到1940年代尾。這半個多世紀時間,許多年輕女性,走出封閉鄉村,來到大城市街頭。她們第一次,可以不依附任何人,獨立工作生活。很多人各懷憧憬,抱著許多或實際或虛妄的想象,前赴後繼湧入了面目模糊,但散發著自由氣味的大城市。

天使之城——洛杉磯,就是這樣一個誘人存在。從1920年開始,全美電影產業,逐漸向洛杉磯聚集,特別是城市郊外,一處風景宜人,依山傍水,名為好萊塢的地方。大約十年前,第一家片場在此落地。洛杉磯,就迅速打上了世界電影工廠的烙印。名聲在外,很多懷揣演員夢的男男女女,自然慕名而來。他們願意付出任何代價,讓自己離美國夢,更近一程。

“懸案解碼”——美國夢還是美國噩夢?

十九世紀初的好萊塢

但別忘了,除了天使之城,洛杉磯還有一個名字,就是罪惡之都。上世紀末,洛杉磯城一年暴力犯罪統計,就有近10萬起,其中殺人案,數量逾千。而本期案件,就發生在這樣一個地方,它關於一場明星夢的幻滅。只是,這場夢結束的方式,太過殘忍和血腥。

“懸案解碼”——美國夢還是美國噩夢?

1948年,洛杉磯

這起懸案,就是大名鼎鼎的“黑色大麗花”謀殺案。它在2006年,改編成同名電影,由斯嘉麗·約翰遜主演。

但與電影改編不同,真實大麗花故事裡,並沒有什麼陰謀論存在。

它只是一個普通女孩的悲涼故事,也是她那個時代裡,女性努力掙脫強加的枷鎖的縮影之一。她嚮往好萊塢的光環,放棄了家人和婚姻,但諷刺的是,成就她夢想,給她帶來名聲的,並非努力和機遇,而是她悲慘的死亡。而這是這場殘殺,讓嗜血的媒體,把這個叫伊麗莎白·肖特的姑娘,幻化成了未來新星的浪漫形象,供其持久剝削。

“懸案解碼”——美國夢還是美國噩夢?

電影《黑色大麗花》,2006


“石膏模型”

先來說說大致案情。

1947年1月15日,一個陰冷早晨。

上午十點過後,一位名叫貝蒂·博辛格的女子,正帶著女兒,走在洛杉磯西南郊的39號大街。那裡毗鄰雷邁特街心公園,有一片平整寬闊,長滿高草的空地,視野隱蔽,是很多情人幽會的場所,也被附近居民稱為情人街。

這對母女,走到半路,母親突然停下腳步。她好像看到了,在空地一角,躺著一具破碎的石膏人體模特。但走近觀瞧,那並非什麼模型,而是一具,支離破碎的裸女屍體。

“懸案解碼”——美國夢還是美國噩夢?

屍體現場照片

無論這幅駭人景象,會給目擊者留下怎樣的陰影。對最先到場的兩位警員來說,這也應該是他們職業生涯裡最棘手的案件。警員鉑金斯和菲茨傑羅德,到達現場後,立刻就被兇手的殘暴驚呆了。

眼前的被害人仰面朝天,雙手高舉。再往下看,她的下半身,距離上半截30公分遠,好像被人攔腰斬斷後,又拖行了一段距離。她的大腿張得很開,臀部略微上弓,顯然是人為痕跡。但令人疑惑的是,不論屍體,還是周遭,都沒有留下多少血跡,創面也很平整,似乎是有人把死者放血後,又仔細清洗過一樣。

再走近兩步,更多慘不忍睹的細節清晰起來。女屍雙眼圓睜,藍綠色的瞳孔灰暗無神,兩邊嘴角一直裂到耳廓,好像露出了微笑。屍體胸部和臉部,也被戳刺和砍砸到血肉模糊,右側的乳房幾乎離開了身體。脖頸和腳踝處,佈滿深深傷痕。警察還在她的小腹,發現了一塊癒合疤痕,可能是什麼手術留下的記號。被害人的雙臂和手指有多處骨折,幾塊指甲也被拔掉。看起來,該女子在生前,曾被人倒吊著,遭受了無法想象的折磨。

沒等這種慘烈場面,引來太多記者和路人,屍體就被送到了停屍房。FBI拿到指紋樣本後,很快就確認了女屍的身份,她就是伊麗莎白·肖特,22歲的白人女子。曾經在某軍區的商店工作過,還因為所謂“品行不端”,短暫蹲過警局。

“懸案解碼”——美國夢還是美國噩夢?

伊麗莎白·肖特,生前與身後

根據初步屍檢報告,警方認為,發現伊麗莎白的空地,並非第一案發現場。屍體在運抵此地之前,至少已經死亡10小時以上。加之屍體上的露水痕跡,凌晨1-2點,應該就是拋屍時間。換句話說,公園空地只是拋屍處,殺人的第一現場,另有所在。

此外,雖然屍體傷痕累累,但罪犯從頭到腳的清洗工作,讓可得物證極其有限。法醫基本確認,伊麗莎白的死因,是腦震盪導致的顱內出血,以及砍傷併發的失血過量。同時,死者小腹處的主動脈傷口,暗示她可能還在一息尚存之際,就被兇手腰斬。她的體內外並沒有發現性侵痕跡,但從胃部內容物裡,提取出了人類糞便。死者在生前遭受過怎樣折磨,不言而喻。


如夢似幻

這個名叫伊麗莎白·肖特的可憐女孩,為何會遭遇這樣的慘劇?

她又是如何獲得黑色大麗花的名號?

她的明星夢,又為什麼被媒體大肆渲染和誇張?

這一切,都得從她的出生說起。

伊麗莎白,在1924年7月,出生於馬塞諸塞州一座小城,海德公園市。她一家有五個姐妹,伊麗莎白排行老三。很小時候,她就搬到了波士頓居住。

“懸案解碼”——美國夢還是美國噩夢?

伊麗莎白與其母

伊麗莎白的父親,名為克萊奧,他早年是個成功商人,擁有一座高爾夫球場。但經濟大蕭條時期,克萊奧破產了。他假裝自殺,拋妻棄子離開了伊麗莎白。年幼時,伊麗莎白患上了當時的流行病——肺結核,1940年,她在母親的要求下,搬到了佛羅里達州,希望那裡的空氣,能對她的健康有益。但因此,伊麗莎白也不得不放棄學業,她必須想法養活自己,就找到一家酒店,做了服務員。

彼時的這個女孩,身高五英尺五英寸,體重一百一十磅。是個有著藍綠色眼睛,烏黑秀髮,甜美而嬌弱的姑娘。她的朋友,覺得伊麗莎白長得像電影明星狄安娜·竇萍,她是那個年代的大眾偶像。伊麗莎白隨即就開始學習竇萍的著裝風格,經常一身黑衣。就像每個當時少女一樣,她對人生的美好向往,可以

總結為嫁給一位美國軍人,過上殷實中產生活。

1943年,伊麗莎白來到了庫克營空軍基地工作,她和一位士兵結識,兩人之間也似乎有了一些衝突。後來,她時常和人提起這個士兵,言語中不乏恐懼和忌憚。

當年夏天,伊麗莎白得知,自己生父克萊奧,住在加州瓦列霍市,為梅爾島海軍基地工作。可能是應他邀請,伊麗莎白打包行李,搬到了加州,住進了父親家裡。短暫親密很快煙消雲散,長時分離讓兩人間的隔閡日益凸顯。克萊奧不喜歡女兒那副有些花痴的模樣,他覺得,伊麗莎白不應該每天想著男人,也不應該這麼邋遢和懶惰。

1943年9月,伊麗莎白闖了禍。尚未成年的她,和一夥青年在酒吧喝酒時,被稽查當場抓獲。法官要求她返回原籍,但伊麗莎白那時,已經定下了要在好萊塢一展頭角的人生志向,她偷偷隻身,前往了邁阿密。

“懸案解碼”——美國夢還是美國噩夢?

伊麗莎白被捕時照片

一年後,聖誕前夕。伊麗莎白在邁阿密的一處海灘,認識了一位叫馬特·戈登的年輕飛行員。據說,他們二人迅速墜入愛河。但那時,二戰還未完全平息,很快,戈登就因戰事吃緊,被派往海外。伊麗莎白逢人就說,她和戈登已經訂婚。但還有一種說法是,這個戈登早就有了家室,伊麗莎白所言,只是一廂情願的幻想。

無論如何,1945年8月,伊麗莎白·肖特,就接到了戈登母親發來的電報:她的兒子,已經戰死前線。而那時,距離二戰真正結束,僅有一週時間。更可悲的是,兩年後,伊麗莎白被殺,她的遺物裡,還發現報導戈登犧牲消息的訃告。

“懸案解碼”——美國夢還是美國噩夢?

被害人與飛行員戈登

1946年4月,雷蒙德·錢德勒編劇的電影《藍色大麗花》上映。

伊麗莎白的朋友,認為她的長相,又酷似其中一位女星維羅妮卡·萊克。且因為伊麗莎白有著一頭烏黑波浪長髮,還喜歡一身黑衣,就半開玩笑地,把她稱為“黑色大麗花”。伊麗莎白也欣然接受了這一綽號,她更進一步,開始模仿和研究當時最流行的打扮,逢人就說,自己一定要成為演員。也許那時,在外人看來,她的明星夢,還真有那麼點光芒。

這個女孩,也開始流連於好萊塢的日落大道。她摸清了哪條街和哪個路口,最有可能被星探發現。大部分時間裡,她都在葡萄大街的十字路口處徘徊。據說,那裡是很多明星演藝之路最開始的地方。

“懸案解碼”——美國夢還是美國噩夢?

電影《藍色大麗花》,1946


慘淡現實

然而,編織夢幻泡影,要比面對慘淡現實容易太多。

實際上,據說道格拉斯探員調查,伊麗莎白·肖特的真實生活,其實既無目的且庸俗淺薄。當時,伊麗莎白和好幾個女孩,同住在一間公寓,後來因為經濟拮据,她就搬到了南部的聖地亞哥。她在當地一家戲院裡找到一份工作,而因為沒錢租房,就直接睡在戲院裡。後來,一個叫多蘿西·佛倫齊的好心人,把伊麗莎白接到家中居住,但她一找到棲身之所,就立刻不再工作,所有的日常支出,也全靠弗倫奇夫婦提供。

1947年1月1日,伊麗莎白終於在一家名為佛羅倫薩花園的夜店裡,獲得出演某個角色機會。她在第二天,興高采烈給母親寫信,告訴她這個消息,而這也是她母親,最後一次接到女兒的來信。

“懸案解碼”——美國夢還是美國噩夢?

佛羅倫薩花園夜店

7天后,1月8日,伊麗莎白偶然認識一名推銷員,名叫羅伯特·曼麗,已婚。伊麗莎白跟他共度一夜後,讓羅伯特開車,把她搭回了洛杉磯,去往比特摩爾酒店見自己的姐姐。這一說法後來被人證實,目擊者聲稱,自己曾看到身著黑色禮服的伊麗莎白,在酒店大廳打電話,而後又離開了那裡,來到了幾分鐘路程外的塞西爾酒店一樓的酒吧。塞西爾酒店,前後發生多起命案,後來也成為美國都市傳說的熱門地點。

這也是人們,最後一次見到伊麗莎白·肖特。6天后,1月15日,拂曉剛過,她的屍體,就被遺棄在了公園空地上。

關於死者的前程過往,我們暫時瞭解到這裡。接下來看看案件調查經過。


案件調查經過

根據一般邏輯,最後跟被害人有過緊密交往的人,往往會是第一嫌疑人。很顯然,那個跟伊麗莎白共度一夜,還讓她搭車回到洛杉磯的羅伯特·曼麗

,很快就被警方盯上。洛杉磯警局,對他進行了突擊審訊,其間包含兩次測謊。但曼麗都通過了,審訊也也沒有發現什麼疑點。兩天後,曼麗就被釋放,但據說他因為身心受了打擊,就此一病不起,不久後還得了抑鬱症。更誇張的是,大約7年後,這個男人進了州立精神病院,在治療期間,他一直聲稱自己殺了人,直到1986年去世為止。

“懸案解碼”——美國夢還是美國噩夢?

嫌疑人之一,羅伯特·曼麗

除了調查曼麗之外,警方又順藤摸瓜,找到了伊麗莎白寄存在汽車站的行李。其中包含一些衣物,相片,以及私人信件。信件是重中之重,其中有些內容,是寄給一些有曖昧關係的男性,但大體上,並沒有什麼出格的東西。同時,警方

還聯繫了伊麗莎白的父親克萊奧,對方態度非常蠻橫,一直聲稱自己在幾年前,就跟女兒斷絕了往來。只有伊麗莎白的母親,從家鄉趕來洛杉磯認領女兒的屍體。而在伊麗莎白下葬時,警方原本準備在參加葬禮的人裡,找到一些線索,但很可惜並沒有什麼可疑人出現。

1月21日,屍體被發現並下葬六天後,一個神秘的電話,突然打到了洛杉磯先驅觀察家報的主編那裡。對方聲稱,他就是殺害伊麗莎白的真兇,他一邊表達自己對警方和媒體進展緩慢的惋惜之情,一邊說願意施以援手,自己將再寄出一些,關於伊麗莎白的“紀念品”

3天后,1月24日,一名郵遞員發現了一隻馬尼拉紙信封。信封上用剪下的印刷字母,拼湊成了一行字——洛杉磯觀察家報和洛杉磯市民們,這是大麗花的東西。那裡面,裝著被害人的社會保障卡,一份電報,一張出生證明,以及很多她和軍人的合影,以及去世飛行員戈登的死訊剪報,還有一本通訊錄,其中有幾頁被撕掉了。

1月25日,警方又在距離拋屍地點幾公里處的一個垃圾箱中,發現了一些女性用品:一隻手提包,和一雙羔羊皮鞋。通過第一位嫌疑人,即羅伯特·曼麗的指認,它們都是伊麗莎白的東西。警方據發現地點位置推測,兇手可能向著洛杉磯北部逃竄,但這些私人物品上,都發現了

用汽油擦洗過的痕跡,上面的所有指紋都已被抹去。

“懸案解碼”——美國夢還是美國噩夢?

警方調查死者遺物

1月28日,警方還收到了三封信,來信人自稱“黑色大麗花復仇者”。第一封信中,來信人聲稱要在1月29日,也就是週三上午10點自首,字跡為鋼筆手寫體;第二封信,則換成了剪報字母,內容還是宣稱自己即將自首;但最後一封信裡,來信人則說自己改了主意,他認為警方不會公正判決,他殺死大麗花,合情合理。

“懸案解碼”——美國夢還是美國噩夢?

兇手來信之一

這時節,媒體也開始大肆渲染伊麗莎白的生平和慘死。不知是伊麗莎白生前的綽號啟發了他們,還是當時媒體有用花朵來稱呼女性受害人的習慣,加之伊麗莎白對黑色服裝的偏好,“黑色大麗花”就取代了她的真名實姓,一直流傳到如今。

據當時報導來看,社會各界對兇手身份的推測, 和以往類似謀殺案中的基本邏輯也大體相仿。比如,有人認為,屍體被肢解,就暗示了兇手有一定醫學常識,或者受過專業訓練;也有人說,這不是兇手第一次作案,他將發生在1935到1938年間的

金斯泊裡鎮連環殺人案,跟大麗花聯繫在了一起。

在那起案件中,無名殺人狂,謀殺並肢解了12個人,大部分都是女性,當時警方推測,此人可能是個性變態殺人犯,十分厭惡女性。

“懸案解碼”——美國夢還是美國噩夢?

人們最後看到伊麗莎白的酒店

與其他類似迷霧重重的懸案一樣,在本案調查初期,警方共逮捕和問訊近150名嫌疑人。偵查隊長多納霍把懷疑對象擴展到了同性,他認為兇手可能是個殘暴的女子,比如嫉妒伊麗莎白美貌和才華的朋友。但無論如何,所有偵破進展都極其緩慢和低效,這一百多人,都先後找到了不在場證明。且不知是出於什麼原因,本案中,還有500多人相繼自首,聲稱是自己殺害了那個女孩。

更可悲的是,在黑色大麗花案發後,就連續發生了多起,可能是模仿犯罪的謀殺案。伊麗莎白死後三天,一名叫瑪麗·泰特的女子,被人用絲襪勒死;一個月後,有人發現了珍妮·佛倫齊被肢解的屍體,她的背後,還被人用口紅寫上了各自汙言穢語;接著,整個夏天,又有連續三名女性遭到襲擊。這些被害人,都有和黑色大麗花一案類似的特徵,比如屍體被發現處,都是第二現場;她們都樂於社交,是酒吧常客;死前也可能飽受折磨。但這些案件,經過調查,並沒有發現什麼有力的聯繫。


嗜血媒體

雖然警方在本案調查中,可謂一籌莫展。但整個洛杉磯,乃至加州的大小媒體,卻是賺足了眼球。他們迅速從這個女孩身上,找到了可以用於加工和渲染的焦點,用極其煽情,但與事實大相徑庭的報導,虛構出了一個慘死的未來明星。

人們熱愛這樣悲劇性的故事,大眾的想象力也被隨即激發,媒體塑造出的黑色大麗花形象,完美切合人們心中,對含苞待放一詞的最佳註解。

美國犯罪史上,被殘忍殺害的年輕女性不勝枚舉,但“黑色大麗花”一案,之所以有著經久不衰的魅力,一方面,就是因為媒體過度美化伊麗莎白的個人形象,一方面,則是很多人潛意識裡都遭受了一種衝擊:充斥當時美國的價值光環,被瞬間打破,轉而化身成了一種絕妙諷刺——美國夢,轉眼之間,就成了美國噩夢。

“懸案解碼”——美國夢還是美國噩夢?

斯嘉麗·約翰遜飾演的伊麗莎白


真實的伊麗莎白

但就道格拉斯探員看來,他在這起案件中看到的現實,遠比這還悲慘。

我們現在,就拋開你在電影和其他文藝作品裡,看到的黑色大麗花,來還原一下,伊麗莎白·肖特的真實形象。

探員遍覽卷宗發現,伊麗莎白的外表和事實之間,其實存在天壤之隔。她的真實面目,和那些做過或沒做過的事,早已淹沒在各種神話之下。跟媒體吹噓出的明日新星相反,伊麗莎白·肖特,在好萊塢的生活,其實比乞丐好點有限。她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溫飽線下,而且經常無家可歸。

“懸案解碼”——美國夢還是美國噩夢?

葬禮現場

有一些謠言,則更加令人咂舌。伊麗莎白的某些朋友說,她的下體發育不全,只能用嘴來滿足那些男性朋友,換得她需要的東西。

這種謠言的確惡毒,實際上,她的確是個勉力維持光鮮外表,實際上卻相當孤苦的女孩。她在追求自己遙不可及的幻夢,想成為電影明星,嫁給一位軍人。前者會給她帶來財富和名聲,後者則滿足了打小對健全家庭的一種憧憬。但結合現實觀瞧,這兩者恐怕都很難實現,她徒有其表而無其實,二十來歲年紀,美貌就開始凋謝。她沒錢看牙醫,生活也極其缺乏規律,牙齒和內臟都開始患病。說白了,伊麗莎白從來都不可能成為什麼明星,連當個一般演員都很困難,她只不過是一個,想要抓住一些美夢邊緣的可憐女孩。

同時,如果你看過之前的開膛手一文,可能還記得一個名詞——高危受害人。的確,伊麗莎白·肖特,也屬於這一人群。聯繫一些剛才所說,她的生活和經歷,不管這種生活方式,是不是她自願選擇,道格拉斯探員都認為,她情感脆弱,有很強依賴性的性格,以及困窘的生活現實,都把她不斷推向危險的邊緣。

眾所周知,一個人看待事物的方式以及性格習慣,取決於先天基因,以及後天關鍵成長階段裡習得的經驗。伊麗莎白的生活,依賴於陌生人的施捨,這就讓她,容易成為喜歡玩弄和傷害女性之人的目標。

“懸案解碼”——美國夢還是美國噩夢?

伊麗莎白·肖特,生活照

說白了,她這樣的女孩,身上會散發出獵物的味道,這種味道,殺人犯在幾公里外,大概就能聞到。


探員推論

接下來,還是慣例,道格拉斯探員,將根據事實證據,做出他的推論。

首先,看屍體證據

探員把本案,也歸結為色情殺人案。主要原因,就是死者生前,遭受過異常殘忍的性虐折磨。從被害人周身傷口來看,罪犯至少用短刀和棍棒,折磨了她20-40小時。但與開膛手傑克,那樣偏向無條理型犯罪風格不同。本案裡的真兇,是一個典型的條理型罪犯。他在施暴時,並未出於癲狂的精神狀態下,他的確腰斬了被害人,但此人通過清洗屍體來消除法醫證據,並且分屍方便轉移,這些舉動,都證明了他行兇並非是對女性好奇,而是為了消弭證據,逃脫調查。他知道自己應當隱沒身形,也的確做到了。

還記得屍體被發現的地點嗎?街心公園邊,一塊長滿高草的空地。據警方後來調查,在屍體發現前幾個小時,也有路人經過那裡,但他並沒有發現任何異動。結合屍體被拋棄後不久,就被發現的事實,我們可以推測,很可能有人看到了兇手,但並沒有引起那人的懷疑,這件事很快,也就被拋之腦後了。

“懸案解碼”——美國夢還是美國噩夢?

電影中的屍檢場景

而無論是否真的需要分屍搬運,兇手要把屍體避人耳目運到空地,多半需要一輛車。在1940年代,整個加州的私家車也並非普及,運屍這種事,也很難借別人的車。所以,探員推論,兇手應該不是個精神時常錯亂的人。因為這樣的人,很難保持一份正常工作,獲得足夠買車和維護車的資金。

他也許會從事體力勞動,比如在屠宰場,或者就是個獵人。並且,從屍體受創的程度來看。兇手必須得有一處房子,來完成殺人和肢解工作。那裡不需要多豪華,只要足夠隱蔽和掩人耳目即可。因此,探員覺得,殺人犯不會是窮鬼,他必須有錢支付房租和汽車開銷。


嫌疑人可能動機

但更重要的是,為什麼兇手要把屍體拋棄在這樣一個容易被發現的地方?為什麼不扔進深山老林?探員分析,這體現出了這種罪犯的特點——他要借這種方式,羞辱和刺激這個城市的人。他一邊用屍體彰顯自己的能力,一邊和警察聯絡,試圖得到承認,就像著名的黃道十二宮殺手一樣,通過挑戰權力機關,來獲得滿足。

“懸案解碼”——美國夢還是美國噩夢?

兇案現場調查

而兇手虐殺伊麗莎白的動機,也值得琢磨。他如此折磨受害人,在探員看來,這其實是一種宣戰聲明。兇手要表示,自己針對的不是具體某位女性,而是所有女性,他可能有著典型的反社會人格。這些表現,都告訴我們。那些心懷妒意的男友,或者一時衝動的酒鬼,都不可能是真正的嫌疑人。這些行為,必須是一個一直幻想傷害女性的傢伙,才能幹出來的事,他一直都在尋找可以支配和懲罰的獵物,他也一直在計劃,要對她做什麼。

這些,都可以從屍體線索上獲得印證。還記得作案特徵這個詞嗎?就是罪犯做的那些原本沒必要做的事。在伊麗莎白臉上,割出一個微笑就是一例。兇手破壞她的臉,是為了獲得心理滿足的必要動作,雖然對作案本身無益。

同時,與開膛手傑克一案中類似,殺人犯刻意佈置過拋屍現場。他通過這種看似不明所以的擺放動作,向外界傳達信息,展現自己的幻想。伊麗莎白被擺出了一種遭受性侵的姿勢,都代表了對被害人的羞辱和控制。

而完成這些事,都需要時間和計劃。那麼,探員推測,嫌疑人能策劃和成功實施這樣複雜的謀殺,在之前,可能已經有過經驗,有過犯罪歷史了。就像我們一直強調的,殺人狂不是一蹴而就的,他需要一個積累瘋狂和妄想的過程。

“懸案解碼”——美國夢還是美國噩夢?

嫌疑人來信之一


最可能的嫌犯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本案主要嫌疑人。

除了有不在場證明,首先被排除的羅伯特·曼麗之外。約翰·道格拉斯探員,發現了一本研究黑色大麗花案件的著作,名叫《魂斷夢牽》。書中作者約翰·吉爾摩,認為這起案件,和一年前發生的另一起懸案,也許有關。

那就是石油大亨後裔,洛杉磯社交名媛,喬吉特·鮑爾多夫被殺一案。在伊麗莎白·肖特死後,先驅報的記者昂德伍德,曾經要求警方重啟鮑爾多夫謀殺案的調查,因為記者發現,這兩位女士曾經相識,而且都先後和一名皮膚黝黑的士兵約會過,之後不久,鮑爾多夫就被人勒死在了浴缸裡。

“懸案解碼”——美國夢還是美國噩夢?

被懷疑殺死喬吉特的兇手,男演員雷克

警方隨後開啟了為時一年的調查,但很可惜,他們沒有找到那個士兵。據說,那人身高一米七,皮膚黑,而且瘸了一條腿。鮑爾多夫之前很害怕他,就與他斷絕了關係。還有目擊者稱,曾經看到一個模樣類似他的人,出現在犯罪現場。兩案也同樣都是色情謀殺。

探員認為,本書中列舉的推測,可能是最接近黑色大麗花一案真相的研究結果。作者吉爾摩,在上世紀80年代,給警方帶來了一份錄音帶。這盤子裡,記錄了他和一個名叫阿諾德·史密斯的男子談話。這個史密斯,瘸了一條腿,身材瘦小且前科累累。他對作者說,他知道殺死伊麗莎白的人是誰。

“懸案解碼”——美國夢還是美國噩夢?

鮑爾多夫被殺現場

史密斯口中的真兇,名叫阿爾·莫里森。有趣的是,吉爾摩和當時分管本案的警長一起,仔細研究了這個史密斯的檔案。他們得出了一個驚人結論:史密斯口中的真兇莫里森,其實就是他自己。再後來,這個史密斯,還給吉爾摩帶來了一個盒子,裡面裝著一些伊麗莎白的個人物品,以及她和所謂真兇的合影。

更值得注意的是,史密斯詳細描繪了伊麗莎白被殺的過程:兇手將她帶到一家酒店,她拒絕和兇手喝酒併發生性關係。等伊麗莎白想要逃走的時候,莫里森就襲擊了她,威脅要強姦女孩。伊麗莎白開始尖叫,隨即就遭到了毒打。兇手接著捆住伊麗莎白,把褲子塞進她嘴裡,然後就舉起刀,開始猛砍被害人等等。他的講述中,有幾個細節非常真實,比如把木板搭在浴缸上,用作分屍的操作檯;用防水布和浴簾來包裹屍體;用汽車後備箱裝運等等。

同時,史密斯還隱晦地提到了另一個女人,她也死在浴缸裡。你應該也能想到,可能就指的一年前被殺的鮑爾多夫。實際上,當時洛杉磯警方,也懷疑過這個史密斯,但後來警察發現,就算阿諾德·史密斯這個名字也不是真的,而是那個慣犯的化名之一。

“懸案解碼”——美國夢還是美國噩夢?

約翰警長,也在聽過錄音帶後,就決定調查這個所謂的史密斯。他們很快就發現,史密斯口中的阿爾·莫里森,根本不存在。於是更加相信,阿諾德·史密斯就是真兇。但不幸的是,當警方準備逮捕他的時候,這個吸毒成癮的傢伙,就在一次意外裡葬身火海了。而同時被燒燬的,還有她曾經展示給吉爾摩的,伊麗莎白的個人物品。

除了這個化名史密斯的傢伙外。伊麗莎白的親生父親,喬治·諾爾頓也被懷疑過。在1995年,伊麗莎白的妹妹,珍妮絲·諾爾頓寫過一本書,名為《父親是黑色大麗花兇手》。

此後,還有一位名叫邁克爾·紐頓的犯罪學作家,也寫過類似書籍,來論述這一問題。珍妮絲聲稱,她的父親是一個惡魔,不僅猥褻兒童,還至少殺死過三個人,甚至還有戀屍癖。他用羊角錘,在車庫裡打死了自己的姐姐,還要求珍妮絲幫助自己分屍,他們原來打算,把伊麗莎白扔進海里,但海浪把屍體衝了回來,就不得已把她拋棄在空地上。

還有一件事,讓這一線索更加撲朔迷離。案發兩天後,洛杉磯時報發佈了一則報道:有人回憶起。伊麗莎白說她和一個叫喬治的飛行員訂婚了。而在一月底,這個叫喬治的人,多次來到聖莫妮卡林蔭路上一家咖啡館。他自稱是FBI的特工,卻拒絕出示證件。這個男子,宣稱他知道殺害大麗花的真兇,而從報紙上的描述來看,這個男人可能就是伊麗莎白的父親。

“懸案解碼”——美國夢還是美國噩夢?

伊麗莎白一家

但問題在於,並沒有什麼證據,能支撐珍妮絲·諾爾頓的說法,支撐她所有觀點和說辭的,都只是她父親的生活,和黑色大麗花一案中的各種巧合。而負責調查本案的約翰警長,也否認了珍妮絲·諾爾頓對她父親的種種懷疑。他們調查了伊麗莎白兒時的住宅,沒有發現任何證據。在2004年,珍妮絲去世後,她的姐姐則對洛杉磯時報表示,妹妹完全是信口開河

當然,這種頗具傳奇色彩,被媒體大幅度渲染虛飾過的歷史懸案,少不了關於陰謀論的傳言。有一些研究者稱,警察知道殺害大麗花的真兇,但為了保護那個有身份的人,就掩蓋了事實。還有更多稀奇古怪的說法,這裡就不再一一贅述。最後,我們來說說探員描摹的兇手形象。


兇手人格畫像

就道格拉斯探員所說,伊麗莎白·肖特,是個碰巧撞到槍口上的被害人。說白了,她不是什麼特定的目標,只是恰好符合兇手的口味而已。殺害她的人,肯定會把責任推到她身上,說一切都是命裡該然。她的生活方式,讓她必須受罰。

兇手有這樣一種心理需求:找一個他認為比自己低等的女人,盡情羞辱一番,接著把她殺掉。他在犯罪後,可能發生了嚴重精神崩潰,阻止了他繼續犯下類似罪行。

“懸案解碼”——美國夢還是美國噩夢?

如果當時警方,辨別出某個嫌疑人具有這種傾向,就可能查明他的身份。

但對當時警方來說,他們缺乏現代化手段,跟蹤這種人。他們應當監視拋屍現場和伊麗莎白的墓地,罪犯可能回來重溫他的經歷。這是兇手常選的地點;罪犯也可能會感興趣警方調查進展,去那種警察經常光顧的酒吧咖啡廳,安插眼線,也是不錯的主意;並且,身處社會邊緣的兇手,不太可能有多少正常朋友,他也許會在精神脆弱或者醉酒後,對某個狐朋狗友提起他的功勳,在清醒後,又可能為了掩蓋對那人下手,在這些可疑人群裡著手,也有望抓到兇手。

但除了意外死於火災的那個傢伙,嫌疑最大外,找到真正凶手的可能性,的確微乎其微。探員認為,如果約翰警長,能有機會審訊化名阿諾德·史密斯的人,案件的結果可能不同。但很可惜,除了能從罪犯行為裡,推算出他是個什麼樣的人之外,對於這場發生在刑事偵查分析學誕生多年以前,如同美國噩夢一樣的黑色大麗花謀殺案,我們能做的,的確不多。

但它依然有其特殊意義,除了對美國夢的冰冷諷刺外。它還像《魂斷夢牽》一書中所寫的那樣:黑色大麗花一案,和情人街大屠殺與林德伯格綁架案,這種登上報紙頭版頭條的案件不同。它是第一個,絕對抓住了,二戰後美國人注意力的案件。

它依然是,也可能永遠會是,洛杉磯歷史上,最撲朔迷離的懸案之一。

“懸案解碼”——美國夢還是美國噩夢?

伊麗莎白·肖特,墓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