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是最好的增值期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 ,皆成性格。”

记得上大学刚一开学的时候,我们都是一群懵懵懂懂的小大人,来自全国各地,互不相识的人,由于某一个梦想相同或者相似,有幸相聚在一个校园里。没过多久,由于爱好不同,习惯不同,选择不同,大学生活却都不一样。

有的人喜欢唱歌跳舞,有的人喜欢瑜伽,有的人喜欢跆拳道,武术,有的人喜欢足球,篮球,有的人喜欢摄影,画画,有的人喜欢做诗写文,等等五花八门的小团体,其乐融融。

爱好不一样,每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不一样。也有一些人没有选择从众,选择了独处。也许喜欢热闹的人,不能理解,感觉会很奇怪。

独处,是最好的增值期

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是发现自己,因此人们需要不时孤独和沉思。——南森【挪】

其实不用大惊小怪,独处是一个人的正常状态。如果能把独处的时光处理好,也是一门学问。

记得有一位同学,她就很喜欢独处。但是不是性格孤僻,而是她把时间都用在了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上了,阅读是她最主要的独处方式之一。

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她依然像高中一样从三点一线变成了四点一线。早上去餐厅吃完早饭,然后去教室早自习学习英语,上午专心听讲。

中午和同学去学校餐厅吃午饭,然后和舍友聊会儿天或者稍看一会儿电视,再午睡。下午准时上课,上完课就去图书馆,阅读到吃晚饭,然后吃完就去自习。

周末也一样,除了吃饭,睡觉时间都是去图书馆阅读,刚开始大家都不理解,但是人家形成习惯,大家反而很羡慕了。

之所以羡慕,是上课时她总能侃侃而谈,总能马上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有时候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很专业,没有其他原因,都是泡图书馆的好处。

独处,是最好的增值期

大学一开始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而毕业的时候,大家可是层次不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学四年,你在哪方面认真耕耘了,那你就在哪里收获了。

走上工作岗位也一样,在单位每个人上班时间一样,除了认真工作,就看你的业余时间都干什么?

有的人喜欢经常出去应酬聚餐喝酒K歌,有的人喜欢坚持健身锻炼,有的人喜欢看电影电视剧,有人喜欢阅读写字。

喜欢应酬者收获的是所谓的人脉好人缘,喜欢健身运动的收获的是健康强劲的身体,喜欢追剧的人,收获的是在八卦中永远都有聊不完的话题。喜欢阅读写字的人,在跟历史长河中的智者交流。

独处,是最好的增值期

生活方式很多,但我最赞赏的还是独处的生活方式,能够很好地驾驭自己的独处时光,才是一个的生活真正高手。

1.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治理之才无人能及。可是在出师之前诸葛亮在哪里呢?在隆中,村野之人,过着躬耕隐居的读书生活。

诸葛亮出师之前,除了会友,大多独处:云游,就是观书,睡大觉了。真的是过的神仙一般的日子。可是天下的形势,诸葛亮分析的最透彻,而其还能拿出解决的方法,这才厉害呢。

独处的人,经得起时间的沉淀,会独处的人大多很优秀。

独处,是最好的增值期

2.民国才女林徽因,出国游学多年,回来时遇到国家多事之秋,依然能保持淡然从容的心态,和梁思成研究中国的古建筑,做诗写文。因为优秀,梁思成为她倾倒,徐志摩一直不能自拔,金岳霖终身未娶。

一个人,只有你足够优秀,才能吸引更优秀的人,而一个人的优秀大多取决于她的独处时间。

独处,是最好的增值期

3.林青霞,虽然混迹娱乐圈多年,但是她最让人乐道的确实几十年如一日独居生活,宅在家里看书,写书。让人很惊讶的是她的藏书多的惊人。

一个人独处的时间,是最佳的修炼时间,也是最好的提升时间。

独处,是最好的增值期

4刘若英出自高干书香门第,受家庭的熏陶,却可以在生活和工作中游刃有余。刘若英的优秀在于她独特的个人魅力。在哪里都自我的独处与学习。

人生就是这样,你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独处时间。

因为当你独处的时候,容易冷静观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

当你独处的时候,可以静静的去阅读,可以去锻炼,可以去发展一个爱好。独处是最好的增值期。

作者:慈悟,此文为原创,欢迎各位小伙伴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