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宁波的生态文明样本

前些日子,收到了在宁波工作的朋友发来的一封电子请柬,一对新人在清丽的湖光山色里笑靥如花。照片的取景点正是被誉为“都市中的绿肺”的东钱湖,这里一年空气优良天数达95%,山地森林覆盖率超过92%。身为一位新宁波人,朋友说这些年生活在宁波,最大的感受就是“生态环境变好了,生产方式变优了,生活感受也更美了”。生态、和谐、宜居,是近年来宁波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争创绿色发展新优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的生动注解。


2015年12月,宁波入选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名录。至此,“生态文明”成为定位宁波绿色发展的重要维度之一。800万宁波人民围绕国土空间优化、产业与能源结构转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生态文化培育、制度创新和建设等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领域,向着山明水秀、天蓝海碧、幸福宜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宁波样本”方向大步迈进。

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宁波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85.2%,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年累计淘汰改造高污染燃料锅炉1146台;淘汰老旧车1.9万辆。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优良率达到71.3%,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687.4平方公里,县控以上劣Ⅴ类水质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小微水体基本消除,34个乡镇建成“污水零直排区”。越来越多的“绿色财富”,让生态文明建设的宁波路径逐渐成为“宁波样本”。

幸福宁波的生态文明样本

顶层设计:一条红线的生态规划

2016年,随着《宁波市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的颁布实施,一条看不见、摸不着的“生态保护红线”,为宁波规划了“山、水、城”的生态格局。红线范围内的地域,是宁波市生态保护管控区。85块生态红线区域,总面积4980.3平方公里,占宁波市国土面积的50.9%,同时,全市87%的森林覆盖面积和水域面积划入了红线范围内。

如何让这条红线真正发挥作用?红线区域内实行一级和二级管控,一级管控区执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控制措施,禁止有损生态环境的开发建设活动;二级管控区尽量保持生态系统现状,除确需建设的道路交通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公益性服务设施、公园绿地、生态休闲度假设施、必要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服务设施,以及其他市政府批准建设的项目外,禁止建设其他项目。

以红线为界,宁波重点区域生态保护装上了一道新“引擎”:四明山区域、象山港区域保护政策法规不断完善,2017年象山入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生态保护补偿制度逐步建立。

制度建设是建立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的根本保障,宁波人深谙这个道理,也就更加重视利用制度,倒逼观念转型。一批有影响、有力度、有分量的制度方案营运而生。在生态环境空间管制上,在出台浙江省首条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上,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心城生态带管理的实施意见》,按照保护优先、限制开发、分类治理原则,突出强化对中心城生态空间的长效管控;在环境资源配置机制上,制定出台《宁波市排污权回购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规范并活跃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完善环境准入制度;在环境污染防治上,颁布实施《宁波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成为全国副省级城市中首个制定“大气法”的城市;配合国家“水十条”,出台《宁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关于加强全市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基本形成市、县、乡(镇、街道)、村四级环境监管网格……

2017年12月,《宁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对有着宁波特色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又贡献了新的创新智慧:编制滨海湿地保护修复规划,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编制区域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及绿色发展报告,形成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统计体系及领导干部政绩评价考核机制等。

幸福宁波的生态文明样本

水生态之变:一条河流的美丽乡愁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这首童谣,寄托了无数人童年的乡愁。在宁波奉化境内,也有这么一条载满乡愁的河道,孱孱河水经过九曲十八弯,滋养了5个行政村共2600余户人家,这条河名叫“外婆河”。已过了花甲之年的滕头人傅央改记得外婆河从前的景象:河道淤塞、杂草丛生,被嘲笑为“龙须沟”,大雨过后河水便满溢出来,雨一过却又干涸了。

经过3年的“手术”,27500余根松木桩支护、34640立方米河道清淤、2750立方米各类砌石、1480立方米混凝土浇筑、2300米长河道两岸污水管网铺设……外婆河完成了一场美丽嬗变,先后将全球生态500佳、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一块块沉甸甸的奖牌收入囊中。如今,盈盈碧波中流动的不仅是生态自然,更是黄金生态带。以水生态为媒,滕头村先后推出鸬鹚捕鱼、摇橹船、外婆渡等系列旅游产品,这里已然成为了游人如织的风景名胜。据统计,2017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滕头村共接待游客89770人次,总收入122.06万元,同比增长19.5%。

外婆河的美丽嬗变,只是宁波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掠影。全面开展“五水共治”以来,宁波全市7515条河道、4606个小微水体已分别设置了河长5588名、小微水体长2305名;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以上,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71%;清理黑河、臭河、垃圾河1062公里,累计清淤河道3000多公里,河网年引水量达到2.5亿立方米;关停并转重污染行业企业289家,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5.5万吨/日,新实施1280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6%,各县(市)污水处理率均超过90%。同时建成了水源地保护、湿地建设与保护、江河湖库互联互通、智能化高效节水灌溉等10项重点示范工程项目。

2017年,浙江省首个湖泊治理PPP项目——宁波市海曙区湖水生态综合整治工程正式启动。以PPP模式对月湖开展清淤及淤泥处置、水质提升与水生态构建。绿化提升、海绵体修复及智能化管理等工程,是宁波在“规定动作”之外提供的全新解题思路。

对揽江拥湖、因水而名的宁波而言,以水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是实现“绿富美”的一道“必答题”。2017年8月,宁波顺利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成功跻身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之列。这意味着,宁波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道路上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

幸福宁波的生态文明样本

低碳发展之路:一句掷地有声的承诺

作为东南沿海的制造业大市,产业结构低碳化是实现宁波绿色发展的重中之重。2015年8月,宁波在全国率先承诺,十三五”期间将实现碳排放峰值,比国家峰值目标提前10年左右。到2020年,宁波市单位生产总值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50%以上,回落到2015年水平。同年12月,宁波在峰值目标约束下的低碳发展模式得到了巴黎地方领导气候峰会的“点赞”推介。碳排放峰值是预测出的将来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值——本质上说,该峰值能反映出将来能源的最大消耗量。峰值目标的提出,标志着宁波加快推进低碳转型的决心。

守住“青山”,方得“金山”。2017年,宁波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0%。另一方面,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50亿元,增长7.6%,规上工业增加值超过3000亿元,增长9.6%,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0.9%。那么,宁波的低碳发展之路是如何炼成的?

答案就在一张蓝图的规划中。2013年,宁波以获批成为全国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为契机,以《宁波市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蓝图,围绕低碳产业、低碳能源、能效提升、碳汇水平、支撑能力建设等重点领域,围绕产业结构低碳化、能源结构绿色化和能源利用效率化,积极探索沿海重化工业城市低碳发展模式。

答案就在对“黑色GDP”的攻坚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宁波各地持续打响“绿色GDP”保卫战:在镇海,不惜牺牲数亿元产值,将九龙湖镇40多家紧固件企业的酸洗废液集中处理,实现了行业集群发展;在杭州湾新区,拿出超过五分之一的年财政收入,关停漂印染园区,发展新兴产业……

答案就在产业结构低碳化和产业循环化改造中。率先对工业碳排放进行总量管理,重点控制石化、电力、钢铁等行业发展规模。目前宁波已有3个国家级开发区跻身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行列,并形成12类40多条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

答案就在对新能源产业的不断扶持补贴中。带动了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在宁波迅猛发展,世界最大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全国规模最大的“光伏村”等均落户宁波。

幸福宁波的生态文明样本

绿色融入美好生活:一座城市的幸福感

2017年12月,从北京“2017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颁奖现场传来好消息,宁波市被评为“2017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在十座获此殊荣城市中排名第三,下辖的慈溪市和余姚市也双双上榜“2017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一座城市的幸福感,并不完全来源于这座城市的国民生产总值,市民对她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满足感,以及外界群众对她的向往度和赞誉度,已经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衡量指标。

“宁波城市有山有水有人文气息,城市环境优美,车道很干净,地铁很方便,气候宜人,非常宜居”,这是不少新宁波人对这座城市的评价,而这些,都离不开这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奋斗路径。绿色,不仅成为了宁波发展的主色调,也融入了每个宁波人的美好生活。

——幸福来源于锲而不舍,折射在对低碳出行的追求中。

2015年,宁波被交通运输部列为“绿色交通城市”试点。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迎来的全新“小目标”,宁波的绿色交通事业也踏上了“3年节能减排再出发”的新征程:2015年至2018年,重点打造绿色能源应用、城市公交便利化、城市交通慢行系统、绿色港航、绿色枢纽场站、绿色公路与运输、绿色低碳交通管理能力建设共七大类,共43个项目。总投资估算约为76.73亿元,其中节能减排投资49.22亿元,创建期预期可实现节能量4.06万吨标准煤、替代燃料量16.19万吨标准油、二氧化碳减排量28.68万吨。

3年来,随着一条条地铁轨道铺设完成,一个个公共自行车标准网点投放使用,一辆辆新能源公交车行驶上路,一张巨大的公共交通网络在宁波逐渐形成,

低碳出行成为了越来越多宁波人的主旋律。宁波市公交总公司36路公交车班组长、驾驶员陈霞娜感触很深:“前几年我开公交车的时候,还有非空调车,车子以燃烧汽油柴油为主,尾气的排放对于环境来说还是不太好的。近五年,我们投放了纯电动的新能源车型后,乘客乘车的舒适度和便捷度都大幅度提高,公共出行也成了越来越多人的新选择。”

——幸福来源于始终如一,根植于对“心肺之患”的攻坚里。

近些年,“雾霾天气”作为见诸报端的高频词汇,成为人们的“心肺之患”。向空气污染全面“宣战”!减煤、控车、抑尘、禁燃、增绿,宁波为这一顽疾开出了一张真金白银的“药方”:将“禁燃区”面积扩大到1000多平方公里,在全省率先推行开展化工企业有机废气治理泄漏监测与修复技术,解决废气“跑冒滴漏”,淘汰黄标车11万辆……

数据显示,2016年宁波全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84.7%,平均每月有近26天空气质量优良;森林覆盖率达48.7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5平方米以上累计建成国家级生态区县(市)5个,省级生态区县(市)实现全覆盖。

天变蓝了,树变多了,周末、小长假短途旅游的人就更多了,“美丽乡村”就如星星之火在甬城燃起一片火热的生态经济。一切都是因为生态变好了。(徐鹤群/文 图片来源于昵图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