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儿童经典,回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巅峰时刻

哈喽大家好呀,我是大鼻孔弟弟,随着《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超高票房,国产动画迎来了一大高峰,但其实在此之前,国产动画最有过不少高光时刻,今天咱们就与承载了不少人童年回忆的上美厂为例,来聊一聊国产动画曾经的荣光,上美厂全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于1957年4月,是中国历史最老的动画制片厂之一,建厂后共摄制美术片428部,占大陆美术片产量的80%以上,逐渐形成了中国动画的风格,包括《大闹天宫》、《阿凡提的故事》、《黑猫警长》《葫芦兄弟》等经典作品,在所有的美术篇中,有48部美术片先后在国内69次获奖,有45部美术片在国际上73次获奖。下面咱们以上美厂意义重大的几部动画作品的诞生为线索,来看看中国动画的发展轨迹。

致敬儿童经典,回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巅峰时刻

剪纸动画片是将中国民间的剪纸艺术运用到美术片设计制作中,也是中国特有的美术片类型,1958年美厂完成了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这部剪纸篇为中国动画增加了一个新品类,而且具有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将动画形象塑造的生动丰满,也使中国的民间传统艺术得到发扬,1960年上美厂制作了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找妈妈》的灵感来源于齐白石的水墨画《蛙声十里出山泉》

致敬儿童经典,回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巅峰时刻

当时为创造出这部作品,美厂用了大量精力,在技术上加以探索,为了实现水墨晕染的效果,工作人员在着色时就需要分层,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再去试验分多少层分层以后的边如何做虚化,还需要跟摄影结合反复进行试验,照片冲印出来后,放到屏幕上让大家看效果,然后再去调整着色的层数,调整颜色的浓淡调整摄影的参数,这才能让水墨画动起来,影片所营造的单纯质朴、简洁的自然氛围是几代人的动画启蒙,传说高田勋就受到这部动画的深远影响,同一年上美厂还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折纸动画片《聪明的鸭子》。

致敬儿童经典,回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巅峰时刻

《大闹天宫》是我过第二步彩色动画长篇,根据古典名著《西游记》的前七回改编而成,影片放在上下两集,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分别于1961年、1964年摄制出品,影片全长117分钟,当时没有电脑制作。所有的动画设计全凭画笔,50分钟的上集和70分钟的下集原画数量超过7万张,仅绘制就用了近两年的时间,这部影片的投资在当时大约是100万元,美猴王形象的设计,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教授张光宇担任,桃心脸的造型正是由他设计。为美猴王创作原画的是严定宪,经过十几次修改,美猴王这一中国动画史上的经典形象诞生了,《大闹天宫》的对白特点是介于京百和朗诵之间的声音,背景音效中采用了京剧的锣鼓点来衬托,很好的烘托了打斗场面的气氛,影片的音乐创作由吴应炬担任,他除了应用锣鼓点让整部影片充满浓郁的民族特色外,为了表现七仙女的妩媚,他创作了一段昆曲使影片的节奏张弛有度,美联社曾评论《大闹天宫》惟妙惟肖,有点像幻想曲,不但比迪士尼的作品更精彩,美国绝不可能拍出这样的动画片。

致敬儿童经典,回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巅峰时刻

其实早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前,我们就拥有过性格形象更为鲜明的哪吒,1979年的哪吒闹海中的哪吒完全还原了绘本演义中“削骨还父,剃肉还母”的形象,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考虑到其诞生年代的特殊性,这一版本的哪吒才对于封建父权的反抗性上具有极大的突破,毕竟“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热血好少年好找,但愤而举剑,割喉自杀的王权斗士则难寻。

致敬儿童经典,回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巅峰时刻

诞生于1980年的《阿凡提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有名的木偶动画之一,真人的形加上唐三彩的神,组合成为拉阿凡提这一形象的灵魂之所在,阿凡提的故事第1集放映后的4,5年,被中影公司选送去参加奥斯卡,但因为34分钟的时长超过了参评影片25分钟的长度要求,无奈退场。

致敬儿童经典,回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巅峰时刻

1981年《九色鹿》上映,他的故事原型取自敦煌壁画《鹿王本生故事图》讲述了一个充满佛教色彩的因果报应的故事,片中所展现的九色鹿与人的冲突也是自然状态下人与动物的冲突展现,该片的美术设计,保留了敦煌壁画的风格,并采用了仿唐音乐作为背景音乐,仙之飘逸 仙之优雅,尽显其中

致敬儿童经典,回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巅峰时刻

1984年开始,上美厂开始了《三毛流浪记》《黑猫警长》《金猴降妖》三部系列片的拍摄,到了1986年木偶,剪纸,动画三个车间全部投入系列片制作《葫芦兄弟》《擒魔传》《邋遢大王奇遇记》开始拍摄,比起现在缺乏想象的国产动画片,重看《黑猫警长》,依然能感受到当时这部动画给孩子们带来的新意,通话机能够飞行的摩托车还有寓教于乐的拍片思路,然而,当黑猫警长拍了两集后,便有异样的声音传出来,有人说太血了,心对儿童教育不好,结果两节之后就停了一段时间,后来有位领导让继续拍下去,又 3集后又遇到阻力,再加上身兼编剧和导演的戴铁郎到了退休的年纪,84版的《黑猫警长》也就戛然而止,说好的“请看下集”我们却再也看不到了。

致敬儿童经典,回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巅峰时刻

《葫芦兄弟》系列篇是上美厂80年代的剪纸代表作,朗朗上口的主题曲旋律,现在还萦绕在观众们的脑海里,这一系列动画不仅保留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还融入了惊险刺激的商业元素,其中的暴力血腥镜头在放映时一路引起家长的质疑,导演胡进庆坦言《葫芦兄弟》在剪纸工艺上并不算精细,他的戏剧优势全在矛盾冲突上,这完全是因为影片的成本所限,葫芦娃的制作一共才用了6万块钱。而同期的好莱坞动画片高达百万了,这样举步维艰的条件下,中国的动画人还能创作出如此优秀的作品,实属不易。

致敬儿童经典,回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巅峰时刻

时间进入90年代《宝莲灯》成为了上美厂最后的余晖,旦生于1999年的宝莲灯,凝结了老一辈艺术家的智慧和严谨的创作精神,成就了中国美术片最后的辉煌他的制作阵容强大,国家一级动画师导演常光希任导演著名电影导演吴贻弓任艺术指导,著名作曲家金复载任音乐总监,姜文徐帆宁静、陈佩斯被片中角色配音港澳台三地著名歌手刘欢李玟、张信哲演绎片中插曲

致敬儿童经典,回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巅峰时刻

,价值3D效果在片中的运用,使该片在国产动画片制作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影片总投资1200万,筹备数年剧本几易起稿,人物造型背景设计方面,也进行了反复推敲,主创人员还远赴敦煌、西安、华山西双版、纳宁夏等地采风,收集创作素材,当年在票房上宝莲灯打败了来自迪士尼的花木兰,成为年度票房亚军仅次于冯小刚的不见不散,之后的上美厂慢慢进入了颓败阶段,它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致敬儿童经典,回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巅峰时刻

其兴盛衰落都和国家的政策体制密切相关,胜于国家计划经济的时代,在市场经济时代陨落,这与运营方式的落后,画师人才的流失都密不可分,具体原因,咱们不做深究,唯独可惜国产动画的高峰不复,与之一起褪色的还有童年回忆,有些美好注定只能忆往昔了。

致敬儿童经典,回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巅峰时刻

好了,今天是一个悲伤的动漫历程,但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部或多部童年不忘的动漫影片,这是我们经历的时代,永远回忆的时代。这里是大鼻孔讲动漫,欢迎下方评论留下你心中的那部中国动漫,感谢观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