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逆全球化致出口導向製造業職位數降26% 政府應儘快扶持

北大教授:逆全球化致出口導向製造業職位數降26% 政府應儘快扶持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沈怡然“大部分行業的招聘需求在第二季度逐漸恢復,但出口導向比重高的行業會持續疲軟”,4月15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和多倫多大學羅特曼管理學院教授盧海公開表示。

盧海提供一組數據:截至3月31日,第一季度出口導向製造業的職位數同比下降比例為26%,他預測,如果沒有政策干預和支持,該類企業的勞動力需求在下一季度或將下降37%。

出口導向製造業主要包括電子技術和半導體在內的電子行業以及禮品、玩具、服飾等製造業。上述數據來自《新冠疫情對勞動力市場、中國及全球產業鏈的影響報告》(下稱“《報告》”),《報告》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光華-羅特曼信息和資本市場研究中心、智聯招聘聯合推出。

《報告》顯示,從過去研究數據來看,截止到3月31日,該行業2020年的招聘曲線一直在2019年以下,表明總體損失的職位數依舊在增加。該類企業和消費服務類企業表現類似,其職位數在所有行業中下降比例最大,下降速度也最快。

本報告由盧海及其研究團隊在智聯招聘數據團隊的支持下完成,盧海表示,疫情之下國家應該重點扶持該類行業,同時,警惕全球產業鏈重組風險,進一步開放市場,打破貿易壁壘。

出口導向製造業職位數下降26%

《報告》利用2020年第一季度智聯招聘大數據進行分析,並將2020年第一季度和2019年第一季度進行比較。盧海稱,研究顯示,2020 年所有行業的春節前後日均職位比例的倍數都比2019年低,都小於3倍, 而2019年都在4倍左右。這表明受疫情影響,各行業在春節後招聘需求都沒有恢復到往年同期的正常水平。

《報告》對各行業在3月份的恢復情況進行了數據梳理,發現恢復程度最差的是出口導向製造業、消費服務行業。其中出口導向製造業企業在2020年第一季度面臨的供給端的短缺,截至3月31日,出口導向的製造業職位數下降比例為26%,消費服務業為30%。

而研究認為,相比之下,政府公共事業、消費服務業、以及國內導向製造業和商業服務業,其職位數在經歷3月下降後進入恢復階段,並預期在4月出現回升,只有出口導向製造業,其職位數會在4月繼續下降。

那麼疫情對中國企業參與全球化產業鏈產生多大的影響?

盧海表示,為探究該問題,團隊利用世界貿易組織(WTO)國家投入產出表(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 計算二級子行業總產出的出口佔比,總投入的進口占比,和產業增加值。

研究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行業招聘需求的恢復速度和行業的出口佔比顯著負相關。若行業總產出的出口佔比增加10%,那麼2020年該行業相對於2019年春節之後恢復速度要低16.6%。

同時,行業的招聘需求恢復速度在第一季度和該行業的進口占比顯著正相關。這一發現可能是由於第一季度疫情主要影響了國內的企業,特別是 第一季度1-2月,疫情還未在國外大範圍蔓延,因此進口需求佔比較高的行業暫時受到的影響較小。可以預期的是,2020年第二季度,由於國外企業受到疫情更多的影響,進口占比需求更高行業可能受到更大的影響。

可以說參與全球化產業鏈程度不同的公司受到疫情危機的影響不同,更多地參與全球化生產的行業,受疫情影響會更大。

盧海表示,新冠疫情對我國企業的生產的影響在供給端和需求端都有所體現。從供給端來看,在國內疫情爆發時期,依靠國內其他企業提供原材料的企業會面臨生產原材料的短缺。而更多依賴國外企業提供原材料的企業,由於疫情在早期尚未影響到國外的其他企業,此時暫且受到的影響較小。

從需求端來看,在國內疫情爆發時期,國內需求下降,同時由於企業無法按時交貨給客戶,企業在國外的客戶很有可能考慮將其供貨渠道轉移到其他國家,分散供應鏈過於集中的風險。同時,在疫情向其他國家擴散之後,即使企業已經復工,企業在海外的客戶需求也會進一步減小。

警惕全球產業鏈重組風險

大部分行業在第二季度逐漸恢復,但出口導向比重高的行業招聘需求會持續疲軟。盧海給出政策建議:警惕全球產業鏈重組風險,進一步開放市場,打破貿易壁壘。

盧海表示,如果在沒有政策干預的情況下,我們預期由於國外疫情的發展所導致的國外需求銳減會使得這類企業的招聘需求進一步惡化,導致職位數的損失比例不僅不能得到恢復,反而有可能擴大。因為疫情的發展和復工期限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同時也取決於我們對相應生產鏈的採取的支持措施。如果沒有政策干預和支持,悲觀地預測這一行業的勞動力需求將會下降 37%。

目前,中國政府已經開始採取措施緩解新冠疫情對企業的影響,並且推出了包括增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支持加工貿易、廣交會網上舉辦等穩外貿和穩外資的措施。

盧海表示,但是,由於國外疫情加重帶來的國外需求下降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現有的舉措下,出口導向的製造業在未來一季度的招聘需求依舊會下降,但是下降幅度會受到政府系列舉措的緩解。

同時,還需要警惕未來產業鏈重組的風險。新冠疫情帶來的產業鏈的衝擊有可能會促使國外企業在未來對其供應商進行調整,中國應該進一步開放市場,打破貿易壁壘,保持資本流動,避免產業鏈的轉移,防患於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