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都》一首献给草原妈妈的赞歌

《海林都》一首献给草原妈妈的赞歌

导演: 彭军

编剧: 胡绍祥

主演: 图门巴雅尔 / 高伊罕 / 张熙唯 / 关楚䆣 / 昂和尼玛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9-11-21

片长: 104分钟

《海林都》一首献给草原妈妈的赞歌

电影《海林都》以国家荣誉称号“人民楷模”获得者都贵玛为原型,讲述了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在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怀下,在乌兰夫同志亲自组织安排下,“3000江南孤儿进草原”的故事。

《海林都》一首献给草原妈妈的赞歌

故事起始于1950年代末期,南方遭遇大饥荒,上海等地保育院奶粉短缺,难以为继。周恩来总理请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调运一批奶粉救急,乌兰夫提议将孩子们接到内蒙古,由草原母亲们抚养。于是,三千孤儿乘坐火车,被送到了两千公里外的内蒙古大草原。其中两个孤儿—童娅和南方,成为这条叙事线的主角,乌兰夫为他们取名“萨仁”(蒙古语月亮之意)和“巴根”(蒙古语柱子之意)。

《海林都》一首献给草原妈妈的赞歌

这对南方孤儿在北方草原成长的曲折历程,以及他们对草原额吉(蒙古语母亲之意)从陌生到熟悉再到生死相依的情节递进,构成了本片最核心的情感发力点。所有情节都向一个主题汇聚,这就是爱。电影的名字《海林都》作为蒙古语音译,意思正是“爱之歌”。电影用诗一般的叙事手法,用歌一样的优美旋律,用温暖感人的画面,用深沉厚重的音乐再加上乌兰牧骑的传奇色彩让这种人间大爱再次动人演绎。

《海林都》一首献给草原妈妈的赞歌

马头琴历史悠久,蒙古民族形成之时就已经在草原上流传。千百年来,马头琴一直被视为游牧生活的象征之一,它独特的音色被认为准确传达出了蒙古人的生活和情感:辽阔的草原、奔腾的马蹄、呼啸的狂风、悲伤的心情、欢乐的牧歌……

《海林都》一首献给草原妈妈的赞歌


大气磅礴,变幻多样的音乐,让观众仿佛置身辽阔草原,犹如身处一场音乐盛典……在草原这个巨大舞台上,借助音乐,这种爱的传达厚重、深沉、悠扬,富有诗意。而且这种传达是相互的,彼此交融的,人对动物的爱,动物对人的爱,获得了同样丰满的戏份:当阿柔娜和萨仁在沙尘暴中迷失方向跌落马背时,那匹马转身离开,而后引领浩荡马群赶来,在阿柔娜和萨仁身边围成一个圆圈,为她们挡住了漫天的风沙。

《海林都》一首献给草原妈妈的赞歌

《海林都》让观众充分感受到万物皆有灵性的神奇草原,影片于11月21日在全国院线上映,让我们到影院领略草原之美,感受草原妈妈的伟大付出吧~

点击下方小程序,马上购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