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納米技術或可滅活新冠病毒 且不破壞人體其他功能

港媒稱,納米技術——在原子、分子和超分子級別操控物質——能在抗擊新冠肺炎時助一臂之力嗎?英國科學新聞網站發表的一份報告稱,托馬斯·韋伯斯特認為納米技術能做到這一點。原因很簡單,新冠病毒結構的大小與納米粒子相似。

據香港亞洲時報網站4月17日報道,自2019年底疫情暴發以來,研究人員爭相展開研究,以期加深對新冠病毒的瞭解。新冠病毒是冠狀病毒家族中的一種,這類病毒因形似王冠而得名。

上述報告說,韋伯斯特是專門研發納米級藥物和技術以治療疾病的化學工程師,也是向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提供想法和技術以抗擊疫情的眾多科學家之一。

韋伯斯特提出,跟新冠病毒類似大小的粒子可以附著在病毒上,結合紅外線治療共同破壞病毒結構。

報告說,這種結構變化將使病毒無法在人體內存活和繁殖。

身為美國東北大學化學工程教授的韋伯斯特說:“你必須在這種大小的層面上思考。如果你想發現病毒,如果你想滅活病毒,就要在納米級範圍內。”

報告說,憑藉納米醫學發現病毒並消除其感染性,是韋伯斯特和其他研究人員所謂“治療診斷技術”的核心,這種技術的重點是將治療與診斷相結合。

利用這種方法,韋伯斯特的實驗室專門研究用納米粒子對抗導致流感和肺結核的微生物。

他說:“不是用一種方法檢測是否感染病毒,再用另一種方法治療。而是用同一種粒子、同一種方法,既用於檢測,也用於治療。”

初步研究表明,新冠病毒附著於檯面、扶手和其他堅硬表面後,能存活數天。

報告說,在病原體進入人體前,尚附著在不同物體和表面時,納米粒子就能使它們失去致病性。韋伯斯特的實驗室已開發出可以噴灑在物體上、形成納米粒子並攻擊病毒的材料。

他說:“即使病毒存留在表面上、在某人的檯面上、在iPhone上,也沒有任何意義。因為這不是具有活性的病毒。”

報道稱,這種技術經過微調,還能針對各種病毒、細菌和其他病原體。與其他大分子結構的新藥不同,納米粒子如此之小,以至於能在人體內穿行而不破壞其他功能,比如免疫系統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