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著就是一個心態,心態對了,人就不那麼累了。

人活著就是一個心態,心態對了,人就不那麼累了。

01

聽說過一個關於曾國藩的故事。

有人問曾國藩:“您每天公務繁忙,但是依然做出一番大學問,是怎麼做到的?”

曾國藩回答:

當讀書,則讀書,心無著於見客也;當見客,則見客,心無著於讀書也。

一有著,則私也。靈明無著,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

物來順應,未來不迎。意思就是事情沒發生之前不患得患失,若事情來了,就坦然面對。

曾有個讀者給楊絳先生寫信,為自己無心上進而感到困惑。楊絳先生在回信裡說道: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是啊,大多數人就是這樣的狀態:思想很豐滿,行動很骨感。準備了一堆計劃,卻總是流於空想,找各種理由自我搪塞。

待到時間飛逝,回過神來一看,原來沒有一樣能完成。

總以為,遇事多想想,是成熟穩重的體現。殊不知,想得太多,到頭來只會拖垮你的人生。

有時候,你過得不好,就是因為想得太多。

人活著就是一個心態,心態對了,人就不那麼累了。

02

杞人憂天的典故,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從前有個杞國人,成天擔憂著天會崩塌,地會裂開,每天寢食難安。

後來有人告訴他:

“天只是由無處不在的氣組成,哪需要擔心它會崩塌呢?”

杞人聽了以後,心裡似乎沒那麼憂心。

可沒過多久,他卻又擔心會不會因為日月星辰太重,天支撐不了,它們因此而墜落。

那人只好又解釋:“日月星辰也不過是氣體中發亮的部分,就算墜落,於人們也絲毫無損啊。”

可解釋了後,杞人反倒又憂心起大地會否塌陷。

那個人只好又說:“每一寸土地都嚴嚴實實的,人們整天在大地行走踩踏,又有什麼可能會塌陷呢?”

聽了這番話後,杞人這才安心下來。

生活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想來確實如此。很多煩惱,都是自找的。

很多時候,哪怕只是一件很普通的小事,只要想太多,簡單的事情也瞬間變得複雜。

別人一句話和表情,往往會過度解讀,最後造成誤會。就像這句古詩詞說的那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想太多的人,就是折磨自己。生活中很多難過的時刻,大概都是因為想得太多,思慮太多,於是心事也多了。

可是這樣,又怎能看清生活的本來面目,過好自己的生活呢?

人活著就是一個心態,心態對了,人就不那麼累了。

03

有人問農夫:“種了麥子了嗎?”農夫:“沒,我擔心天不下雨。”

那人又問:“那你種棉花沒?”農夫:“沒,我擔心蟲子吃了棉花。”

那人再問:“那你種了什麼?”農夫:“什麼也沒種,我要確保安全。”

人這一生,苦樂參半,肯定會有不盡如人意的時候,沒有誰會是一帆風順的,保持一個好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一地雞毛,將來才會過得更舒心灑脫,日子才會越過越好。

作家白落梅曾說:人生一局棋,關於輸贏,我們總是無能為力。迷惘之時,多半在局內,當你了悟的時候,人已在局外。

若用平和的心態,看凡間一切,簡單明瞭。若用複雜的心態,看萬丈紅塵,則為世相所迷。

曾經看到過一條新聞,一位車主加班到深夜,開車回家時沒注意,一不小心開到了路溝裡,還好人沒事。車主打電話給拖車公司,可惜時間太晚白天才能過來,車主索性回家睡覺去。

第二天一早,車主竟一臉開心地和自己掉進溝裡的小車合影,留下紀念。

望著鏡頭中那張笑得如此燦爛的臉,試問面對生活中的意外,有幾人能這麼樂觀?

像這樣豁達樂觀的人,總能笑對人生中的苦難。面對同一件事,有人從中看到了希望,有人看到了萬丈深淵,關鍵還在於心態。

一輩子那麼長,不要因為一時的煩惱,而耽誤了後半生的幸福。

人活著就是一個心態,心態對了,人就不那麼累了。

04

有個外國作家曾說過:

那些經常困於不安和焦慮的人,對未來往往有“想太多”的毛病。

生活中,總有那麼些人,遇事總會花許多時間在各種思慮糾結上。

他們總是想等到萬事俱備時,才開始去做。

可生活裡,本就少有盡善盡美的時候。

若你想等到一個完美的開始,結果很可能就是永遠也開始不了。

生命本不方長,時間有限,機會也有限。機會到了,你不抓住,機會稍縱即逝。

有個衣衫襤褸的人天天跑去乞求上帝,讓自己中彩票。

上帝卻跟他說:我也想讓你中大獎啊,但問題是你先得買一張彩票啊!

是的,想學習到什麼技能,至少得先學習。光說不練過嘴癮,永遠沒可能得到你想要的東西。

電影《中國合夥人》有句臺詞說:

“年輕的時候,不該什麼都不想,也不能想太多,想得太多會毀了你。”

與其一直在糾結著要不要做、如何開始做,還不如先邁出第一步。與其心有千千結,還不如做了再說。

放下無謂的思慮,請記住:

人生沒有那麼多的如果,只有努力過後,才會知道結果。無論最後成與不成,好歹不負時光。

人活著就是一個心態,心態對了,人就不那麼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