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回婆家過年,是每年都糾結的難題嗎?

要不要回婆家過年,是每年都糾結的難題嗎?

啥是佩奇

近日來,《啥是佩奇》的視頻在整個網絡鋪天蓋地,隨意點開手機,哪哪都是這腦回路清奇的視頻與各樣有關的報道、評論。

是啊,快過年了,廣大的留守老人們又要開始忙碌了,在外打拼的兒子媳婦要帶孫兒回家了,女兒女婿要回來探親了。老人們孤寂的心,無不期盼著、期盼著,也總在心裡琢磨著怎麼讓兒孫們吃好玩好。

對於兒子們而言,回老家,就是回自己家嘛,回自個兒老媽媽身邊,一點心理障礙都沒有。對於媳婦們,好吧,我得承認,我和我身邊90%的女性朋友們都對那個老公的出生地沒有多大的感覺。坦率地說,夫家的老家在村子裡,而我是一直在城市裡頭生活的,對鄉村生活是一百個不習慣。尤其是有了娃以後,老家的各種不便利,想起來心裡都發怵。每次回老家過年都恨不得把自己的小家整個打包帶上。而且我也覺得就那麼幾天,老人家們單是整理床鋪和日後的洗曬都是很大的工程。兩相麻煩的感覺。(呃,先別噴,接著往下看。)

要不要回婆家過年,是每年都糾結的難題嗎?

而孩子是不一樣。不同的生活環境,不同的玩樂對象,一群邁著粗短腿閒逛的母雞,一頭甩尾巴的牛,甚至蒼蠅,都是新鮮稀奇的,腳下踩著各種不明物體依然跑得飛快,甩出兩條泥管褲腿。而老人們,只是慈祥地笑著,哪怕熊孩兒們把他們整理整齊的柴堆抽散推倒,把農活工具各種拆裝搞殘,把雞鴨鵝追得滿天飛跑,他們都是開心的,嘴裡嚷嚷著:跑慢點,跑慢點,別摔著咯。“

我儘量地收斂脾氣,忍受著各種不適應、不方便,不去想幹淨衛生的事,實在受不了了,就在夜裡去著老公一頓壓低嗓音的控訴。尤其是平日在我們自己的小家庭裡,長期堅持培養老公形成的一些習慣,一回到老家他就原形畢露。還有,還有。。。。。。

但是,我知道,我的不適應不習慣,是老公的習以為常。平常已經沒有在老人家身邊,做兒子的心裡已經很愧疚,過年了,就想著多陪陪父母,再多陪陪。一年到頭的,老人家孤獨地生活,不能享兒孫承歡膝下之悅,過年了該熱鬧團圓的喜慶日子,我還怎能因一己之私而讓老人家繼續孤單著?不過就這麼短短的幾天時間,我有什麼理由去苛求?

要不要回婆家過年,是每年都糾結的難題嗎?

要不要回婆家過年,是每年都糾結的難題嗎?

頭一兩年裡,藉口孩子幼小,藉口環境不熟悉不懂操作。嗯,我是可以廢掉一盒火柴也打不著灶爐的主,所以我基本是衣來張手、飯來張口。漸漸的,我對老公原生家庭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也實在不忍心看著年邁的老人家佝僂著身子張羅一大家子人的吃食,慢慢地乾點收拾佈置的活,嘗試著用我的方式去為大家做點什麼。原來,融入就是最大的收穫!無形的隔閡在減少,因為我的承擔讓大家都更輕鬆更自在,因為我的拾掇讓家裡更整潔美觀,因為我的改變讓老公笑容更燦爛,因為我的融入讓孩子更活躍。

過年了,老人家們,老家,不用知道啥是佩奇,我們回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