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爆发前的中德合作

前段时间关于新电影《八佰》的话题突然大热,网络上的争议不断,那是一段关于“八百壮士守四行”的悲壮历史,四行仓库的故事总不免涉及到国军524团一营和副团长谢晋元,提到524团又自然联系到作为“样板师”的步兵88师,提到88师总又躲不开“飞将军”孙元良......孙元良,成都华阳人,黄埔一期.......算了还是言归正传吧。


抗战爆发前的中德合作

军迷们cos的国军第88师

近些年来以当时属于中央军的36、87、88等师为“德械师”的讨论在此起彼伏,无论是历史爱好者还是军事发烧友似乎谈到所谓“德械师”都兴致勃勃,对于“德械师”在抗战初期的表现纷纷表达肯定同时又对其昙花一现表示深深的遗憾,“德械师”的热度不亚于“远征军”、“驻印军”等等。

那么“德械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我们是不是对其存在什么误解,国民政府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做出了哪些整军的反应?

本文将以有限的认识给大家大致介绍抗战前国民政府抱佛脚式突击整军的一些故事,同时希望纠正一些朋友对于相关历史事件的误解。

被内战耽搁的整军计划

果党嚷嚷着整军也不是一天两天,1933年,距离日本占领东三省已经过去了两个年头,日本侵略者此时已经开始渗透长城沿线和东南沿海,外来的威胁已经愈发严峻,意在统一编制、充实装备的整建陆军会议在该年度召开,但这一不切实际的“计划”因持续的内战而化作空头支票,在日本侵略者已经把罪恶的双手已经伸向华北的时候,以蒋介石为首的反动派依然在向江西苏区发动规模越来越大的进攻,并且时刻不忘削弱地方军阀的势力。

因此,所谓的整军计划失败几乎是必然。苦果已然在一天天成长中。

临时抱佛脚

1936年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大队长被迫宣布合作抗日,开弓没有回头箭,抗日不是喊喊口号,真刀真枪地跟综合国力强得多的日本正面对抗,当时的中国要做些什么准备,整军首当其冲!

当时的中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几乎没有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军事工业,中央政府和各地军阀掌握的少量军事工业远不能满足基本的国防需要。外援,只有外援才能解决眼下之忧。

果党把目光再次投降了近代中国的“老朋友”——德国。

在“合步楼”贸易公司的牵引下,战前的中国展开了一场“临时抱佛脚”式的整军行动。这一计划包含国防采购渠道、编制调整、装备充实、训练加强等各方面。

在德国军事顾问的建议下,此次整军计划的最终目标是整编60个“国防师”,并不只是着眼于眼下紧迫的备战形势,目标堪称“远大”,同时也凸显其不切实际、眼高手低,后文有介绍。

这60个“国防师”包扩第一期30个“调整师”和第二期30个“整理师”,其中30个“调整师”中的20个要求1936年底以前完成,1937年再完成剩下十个师的调整,更为完整充实的“整理师”则在完成“调整师”计划的基础上展开。

所谓“调整师”说白了其实就是在现有主力步兵师基础上,完成人员和装备的满编满训,充实人员和武器装备,先设立“教导总队”作为“调整师”的人员装备编制范本,兼为各师轮训培养骨干,为即将到来的全面抗战整训出一批尚能一战的部队。

抗战爆发前的中德合作

淞沪会战中的国军,捷克式轻机枪确实是个好东西!


而所谓“整理师”则是参考德军现役步兵师的人员装备配置,对比当时国力是很不切实际的一种远期规划,此处不赘述。

国民政府军事部门着重进行了“调整师”的建设,“调整”分为编制和装备两部分。

编制方面

首先设立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作为样板,为“调整师”培训军官和军士。

作为作战骨干的“调整师”在编制架构上与当时普通的步兵师并于二样,区别一是在于极大充实了步兵团以下的基层人员和装备,增加轻重机枪和迫击炮的配置比例,举例来说,“调整师”的步兵连做到了每个班一挺轻机枪,每个营编满六挺重机枪和迫击炮排,实际上国军在抗战中唯一能跟日军比较的硬件也就只有营以下分队级火力配置,还要刨除兵员素养和指挥素质;区别之二在于“调整师”编制要求每个师辖一个山/野炮营,步兵团要辖一个步兵炮连,但实际上能做到这个配置的少之又少。


抗战爆发前的中德合作

头戴M35钢盔,手持比利时FN M30的国军机枪手,注意旁边步兵手持的是国产汉阳

说白了“调整师”并不是有划时代意义的整军计划,只是在德国顾问和少部分德国装备的支持下,对现有部队的一种充实,以备战时急需。即便是这一相对容易的目标也没有能够完全实现,调整这一小部分部队已经很是吃力,在仅仅完成20个师基本调整的情况下,全面抗战就爆发了。

这就是眼下很有话题市场的“德械师”。

那么熟悉抗战历史的朋友要说了,说到现在并没有半个字提到“德械师”啊?“调整师”跟“德械师”有什么关系?

我们就先来看看这20个师都是哪些部队。军委会划定的20个“调整师”包括:

第一期:中央军校教导总队、2、11、14、25、36、57、67、87师以及第2师补充旅(为避免淞沪敏感态势而编制的独立旅,辖三个团,暂挂靠第2师);

第二期:3、4、6、9、10、27、80、83、88、89师。

历史爱好者和军迷们常提到的36、87、88这三个所谓“德械师”就在以上20个“调整师”内,与其他“调整师”并没有什么区别,同样没有配齐“调整师”编制表要求的山炮(缺编一部分)和步兵炮、战防炮、师属高炮等等。

那他们装备了不少德械啊,怎么不能称为“德械师”?实际进口的德国装备(并不只有德国装备)并不是以步兵师需要的轻武器为主,我们从当时进口德械的情况来分析!

稀土换军备

在“合步楼”作为纽带的牵引下,中德在1936年初签订了以货易货的贸易合同,具体就是以中国南方山区的稀有金属资源换取德国方面的贷款,中方再以贷款购买德国及其他欧洲国家的武器装备。

大家比较熟知的军火主要是数十门大口径火炮(德制sFH18式150毫米榴弹炮、LeFH18式105毫米榴弹炮)、数百门高射炮(37毫米与20毫米若干)、数百门战防炮(37毫米若干)、数十辆坦克(德制6.5吨I号坦克)、甚至包括数十门二战明星——88高炮,几乎没有枪械等轻武器,有当然也有,但很少,并不是当时首缺的装备。


抗战爆发前的中德合作

大名鼎鼎的德制sFH18 150毫米榴弹炮,果党特制版为身管加长版的L32型


抗战爆发前的中德合作

同期进口的德制105毫米LeFH18榴弹炮,数量也只有两位数


抗战爆发前的中德合作

20毫米苏罗通机关炮

战前进口的的大宗武器装备都不是下放到步兵师一级,以德制150、105榴弹炮为例,因其数量稀少,射程威力都相对较突出,是装备在军委会直属各炮兵团的,以畜力为主的步兵师连山野炮营该有的区区12门山野炮都装备不起,更何谈需要牵引车牵引的重型火炮,以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和基建条件,畜力才是主要的运输力量,即便是日本陆军也只是处在总体“骡马化”的低水平上,与西方国家相去甚远,少部分坦克汽车也只是锦上添花而已,由此可见中国更弱得多!


抗战爆发前的中德合作

步兵师属的瑞典博福斯75毫米山炮,性能超过日本同期装备,但并不一定有日械装备实用

那轻武器有德械吗?很少,“调整师”的轻武器以国械为主,步枪主要是“中正”步枪(德国标准毛瑟步枪的许可生产型),轻机枪主要是进口的捷克产ZB26轻机枪及国内各兵工厂的仿制型和比利时FN M30轻机枪(美国M1918bar的比利时改型),重机枪则是自给率比较高的“二四”式水冷重机枪(德国MG08马克沁的仿制型),堪称完全意义德械的其实也就是MP18之类的冲锋枪。


抗战爆发前的中德合作

使用捷克产或仿制型ZB26的国军机枪组

可以这么说,整个八年抗战和备战阶段,中国没有大规模从德国进口过轻武器,出于国际形势的影响(日本),德国也不会扩大对华军备和技术输出,否则战前中国也不会满世界找军火供应商,德国也不会只卖那点军火!

当时的国内军工相比西方列强自然是小巫见大巫,但对于战前低强度消耗下的部分军备需求,依然有一定的供应能力,尤其是这20个“调整师”的轻武器需求,自然是倾其所有优先去满足,而抗战爆发师,全国军队拥有185个步兵师的编制......

所以,私以为所谓“德械师”其实就是“调整师”,而且是连调整计划都没有完成的,最合适的称谓为“德训师”,这20个“调整师”构成了抗战初期两年左右国军的绝对主力,那么是什么让很多人形成了“德械师”的错觉呢?

1.“调整师”官兵头戴德制M35钢盔、身穿皮制子弹袋弹匣包、腰挎德式水壶等一些带有德军风格的装备,形象上跟德军普通士兵有一定相似的地方,尤其是那经典的M35钢盔,他们甚至被用到了解放战争末期;


抗战爆发前的中德合作

这一身装具确实有点像德军,尤其是钢盔和子弹包


抗战爆发前的中德合作

是不是戴个M35钢盔就是德军?


抗战爆发前的中德合作

玻利维亚国防军?


抗战爆发前的中德合作

“重返公安总部?”


2.“调整师”官兵使用的武器中有一些德国或者其他和德国通用武器口径国家的武器及其仿制品,比如“中正式”步枪、MP18冲锋枪、“二四”式水冷重机枪、捷克ZB26轻机枪、苏罗通20mm机关炮、PAK37反坦克炮、博福斯M1930式75mm山炮等等;


抗战爆发前的中德合作

身背中正式步枪的国军步兵,中正式步枪是德国标准毛瑟步枪的许可生产型


抗战爆发前的中德合作

德制PAK37反坦克炮


3.“调整师”中,36、87、88等师在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中表现相对突出,给人以“精锐”的印象,实际上,这只不过是20个“调整师”中的一部分;


抗战爆发前的中德合作

机枪射手与ZB26

4.一些军史作家的误导,私以为这些军史作家的初衷不是为了吹嘘抬高所谓“德械师”,而是对他们在抗战初期的表现作了肯定,但这一点很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放大,甚至混淆视听!

那么,果党在抗战前一年多的突击整军该如何评价呢?

可以说是存在军购对象,整军时机,外购武器选择,数量,装备使用方式等全方位的问题!

1.军购对象的选择

首先要认清一个事实,买不丢人,在当时,军购是器械方面最实际的途径,即便是1950年开始的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也是在60个师的苏联装备支撑下才能跟“联合国军”拼了两年多消耗!那么再来看看十几年前果党的军购操作。

1936年初中德签订军购合同,年底“德意日轴心”体系就已经形成,在国际局势和实际利益的双重影响下,德国注定只能扣扣搜搜卖规模有限的一点装备,远不足以支撑全面抗战,导致果党没头苍蝇一样在欧洲各国这里买一点,那边淘一点,也不免被当冤大头宰一刀!

当时也只有美英和苏联能够短期内给果党提供规模庞大的军备,但是问题在于,美英对日本采取绥靖政策,美国人更是在日本身上大发战争财,那么苏联呢?

由于果党对大革命的破坏,对苏共和中共的排挤,果党与苏联的十年关系可以说是若即若离的“冷战”状态,而苏联拥有庞大的军工产业,应付区区远东战场的军备供应实在不是什么大问题,实际上1938~1941年苏联就是果党最大的外来军备支撑,输入武器远高于抗战前的德国,且比德国武器更适合中国战场使用。


抗战爆发前的中德合作

1941年美国记者拍摄的头戴英制托尼钢盔的“苏械”分队


抗战爆发前的中德合作

苏制M1910马克沁重机枪


抗战爆发前的中德合作

国军的苏制T-26坦克


是果党自己封杀了最好的外购途径!

2.军购时机

中德签订军购合同仅仅一年半时间,卢沟桥事件就爆发了,可以说,果党的整军计划仅仅是草草开场,以半吊子的“调整师”作为主力投入广大战场,无异于杯水车薪,事实证明,1938十月武汉会战结束后就可以宣告“调整师”计划的结束,主力已经消耗殆尽。

果党错过了最好的备战时机,1931年日军侵占东北开始,就应当实际准备起整军,而不是喊喊口号,更甚者忙于内战!

早几年开始整军计划,军购途径也不至于后来如此狭窄!

3.外购武器的选择

即便是临时抱佛脚没得选择的情况下,果党外购军备的过程中还是体现了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贪大求全的特点,完全不掂量掂量自己的轻重!

以急缺的山野炮为例,这次集中军购山炮主要是德制博福斯75山炮(博福斯虽是瑞典企业,但在克虏伯旗下)最大射程虽超过了九公里,但全炮重达0.78吨,欧洲人一般采用牵引车牵引,对欧洲普遍工业化国家的基础设施来说不是问题,但当时中国的基础设施尤其是道桥条件,只能采用畜力牵引,这对于中国南方马种又是一个考验,同时期的日制41式山炮,射程虽只有六公里,但是全重只有0.5吨,两匹挽马就可以胜任,拆解了六匹驮马就可以驮载,而博福斯山炮则需要八匹驮马,为多数军迷所不齿的一战41式山炮,却是抗战时中国军队羡慕不已的装备,这才是典型的因地制宜的装备!


抗战爆发前的中德合作

博福斯75毫米山炮


抗战爆发前的中德合作

德制le.IG18式75毫米步兵炮,教导总队装备过一部分


抗战爆发前的中德合作

国军的日制41式75毫米山炮


4.数量

如第1、2点所述,果党亲自把外购途径作的如此狭小,导致不但时间紧,选择面小,更关键的是数量更少,钱是一方面,主要还是数量少的可怜,即便是不实用的欧洲山野炮,连每个“调整师”炮兵营12门山炮都配不齐,普遍都缺编一个连,原计划购入的另一款德制le.IG18式75毫米步兵炮也几乎没有装备,高炮更是杯水车薪,如此“调整师”在装备方面提升了档次吗?

5.装备使用方式

接第4点,由于急缺重点装备(如山野炮)等购入数量较少,合理的方式应该是像德十五榴和十榴那样集中使用,加强预备炮兵,而不是撒芝麻一样分散到各师去,贪大求全,眼高手低的思想作祟,导致西瓜芝麻都得不到,实际上正是因为大口径榴弹炮的集中编制和使用,在淞沪等战场给了日军有效杀伤,仅仅两位数的这些炮到抗战末期还在发挥作用!

事实证明当时中国军队的步兵师只能作为相对低等级的战术级消耗品来使用(如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重点装备集中回收,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一点点个人想法

洋洋洒洒几千字,不是为了抨击什么,而是想要告诉大家,在那个全面落后的年代,所谓“调整师”的贡献有目共睹,但并不值得炫耀和吹嘘,所谓“德械师”的说法无异于往自己脸上贴金。


抗战爆发前的中德合作

看看“德械三杰”之一的宋希濂36师抗战八年的惨状,活脱脱把一个师打成了一个团


区区20个“调整师”对抗战全局并不能起多大作用,抗战爆发时算上各地杂牌军,国军有185个步兵师,整体上装备杂乱,德制装备完全没起到决定性作用,一些果粉们整天吹嘘这些所谓“德械师”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他们无视当时中国的实际国情,更对后方“壮丁式征兵”、“牲口式养兵”、“炮灰式用兵”等选择性忽视!有些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以区区调整师为谈资,以为挂上德械师的名号就高大上了。一方面给强调日军多强,一方面又不愿承认国军叫花子般的状态!


抗战爆发前的中德合作

士兵营养状态堪忧,这样的兵怎么打仗


抗日战争是近代积贫积弱背景下的一次极大的消耗,我们没有理由去炫耀当中的这些并不算成功的操作。

谨记历史,以史为鉴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