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困在厕所的教师”这个问题,你有何见解?

俺会爬树


大家好,我是语文老师严涛,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要了解什么叫“困在厕所的教师”?

不是说老师在厕所里出不来,它是指老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一种尴尬现象。

讲的是一位学生请假上厕所,结果在厕所里滑倒受伤,花了大量的医疗费,家长很生气,于是将上课教师告到教育局,理由是:上课期间,不能让学生去上厕所,而应该让学生专注于上课学习。结果老师赔偿了医疗费。

有一天,这位学生又请假上厕所,该教师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决定不允许该生上厕所,结果导致该生憋不住,尿在裤子里,受到同学们的嘲笑,家长以“教师没有人性化管理”为由告到教育局,结果该教师受到扣半年奖金的处罚。

又有一天,该生又请假上厕所,这个教师吃一堑长一智,他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决定陪着该生上厕所,结果教室里乱成一片,打的打,闹的闹,导致很多学生受伤,遭到很多家长的举报,结果该教师又受到扣半年奖金的处罚。

又有一天,那位学生又请假上厕所,这个教师束手无策,只好带着全班学生一起上厕所,一共了花了半节课,导致教学秩序混乱,又遭到家长举报,这一次被教育局降级处分。

如果真有其事,不得不说,那位学生是这位教师的克星,教师上辈子欠了他很多债,这辈子是专门来还债的!

其实,这只是一种教育现象,是题者借故事说理,并非一个系统化事件,有可能发生在某一事件上。它反映的问题是教师在当下教育环境中的尴尬处境:一、家长对教师无底线的责难;二、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局)没有相应的制度评判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对家长的举报,一律视为老师的错,管理手段单一、粗暴;三、家长的责难、教育主管部门的简单粗暴,滋长了学生的有恃无恐;四、严重束缚了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导致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束手束脚,无法施展身手。

那么如何解决“困在厕所的教师”呢?

第一,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旗帜,应当被全社会重新扛起

中国是一个尊师重教历史优久的国家,从春秋战国的孔子开始,教师一直受人尊重,在“家神”的对联上可体现,中间一列赫然写着“天地国亲师位”,“教师”排在“天、地、国、父母亲”之后,可以夸不夸张地说,教师是所有职业中最崇高的,这种尊师重教的美德影响中国几千年,培育了许多优秀的中华儿女,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强大国家。

由此可见,一个强大的国家,离不开一个强大的教育,一个强大的教育,离不开全社会“扛起尊师重教的旗帜”。

第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出台相应的管理措施,不能见风就是雨,守住教育底线,让教师有尊严地教育教学

“困在厕所里的教师”不得不说,这是侧面反映教育主管部门无能的例子,只要接到家长举报,方法和手段只有一招,就是对教师进行处罚。

这不仅不利于教育教学,也不利于国家发展,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正确的做法是调查事件、核实相关情况、出台相应的管理措施、依法依规、做出合情合理的判定,不能一味偏袒家长。


语文老师严涛


说实话:中国的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国力增强了,但是教育的困惑越来越多了。

“困在厕所里的教师”现象无处不在!凡是老师在教育教学当中出现了问题,网民评论几乎一边倒,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处理老师。至于教育部还给老师们的惩戒权也不被老师们认为是尚方宝剑!不出问题万岁!大有老师这么想:“惩戒权啊惩戒权,有你没你都很难。有你不用是失职,无你教育软绵绵。”。那么,是不是老师们都应该对学生们的违纪唯唯诺诺,不敢说不呢?我认为:大可不必!事实证明,敢于管理的老师在学生们、家长们的面前还是最令他们喜欢的老师。我多次批评的几个经常违纪的学生,上大学后的第一个寒假是冒着大雪先来看我,然后回家的。我还真没有碰到让我“困在厕所内”的学生。只要将心比心,苦口婆心定能“捕获”他们的真心,就不会成为“困在厕所里的老师”。当然,这需要老师的循循善诱,先做表率。不让学生做什么,老师先做到不做什么,“己已不欲,勿施与人”,所有学生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纪律对事不对人,让他们心服口服,他们找不到也不会有怨言。

总之,只有用心,方可成功,方能不被“困在厕所里”。


羲皇故都的园丁


看到这个题目,就想起了我们学校的一件事,有位老师因学生没完成家庭作业,被老师罚站在门外,第二天当这位老师上课时,被学生家长拳打脚踢狠揍一顿,好笑的是校长做工作后平息了冲突,责令老师向家长认错,自已有错在先,请家长原谅。这就是现在老师的现实,息事宁人,致使有些蛮横的家长无理取闹,领导者只要不扩大事态,安稳当他的校长罢了。而且现在我最反感的一句话就是:老师同学生的纠纷总是老师的错。致使老师不敢去严格要求学生。生怕惹是生非,最后的结果就是老师教一天算一天,只要没大事发生就行,至于教学质量当然就是次要的了。现在的媒体炒作历害,总是把最崇高的两种职业医师和教师排在最劣等的前十位之前。此次疫情医生的名声应有好转,教师不知何时有望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