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困在廁所的教師”這個問題,你有何見解?

俺會爬樹


大家好,我是語文老師嚴濤,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要了解什麼叫“困在廁所的教師”?

不是說老師在廁所裡出不來,它是指老師在教育教學中的一種尷尬現象。

講的是一位學生請假上廁所,結果在廁所裡滑倒受傷,花了大量的醫療費,家長很生氣,於是將上課教師告到教育局,理由是:上課期間,不能讓學生去上廁所,而應該讓學生專注於上課學習。結果老師賠償了醫療費。

有一天,這位學生又請假上廁所,該教師吸取了上次的教訓,決定不允許該生上廁所,結果導致該生憋不住,尿在褲子裡,受到同學們的嘲笑,家長以“教師沒有人性化管理”為由告到教育局,結果該教師受到扣半年獎金的處罰。

又有一天,該生又請假上廁所,這個教師吃一塹長一智,他吸取了前兩次的教訓,決定陪著該生上廁所,結果教室裡亂成一片,打的打,鬧的鬧,導致很多學生受傷,遭到很多家長的舉報,結果該教師又受到扣半年獎金的處罰。

又有一天,那位學生又請假上廁所,這個教師束手無策,只好帶著全班學生一起上廁所,一共了花了半節課,導致教學秩序混亂,又遭到家長舉報,這一次被教育局降級處分。

如果真有其事,不得不說,那位學生是這位教師的剋星,教師上輩子欠了他很多債,這輩子是專門來還債的!

其實,這只是一種教育現象,是題者藉故事說理,並非一個系統化事件,有可能發生在某一事件上。它反映的問題是教師在當下教育環境中的尷尬處境:一、家長對教師無底線的責難;二、教育主管部門(教育局)沒有相應的制度評判教師教育教學行為,對家長的舉報,一律視為老師的錯,管理手段單一、粗暴;三、家長的責難、教育主管部門的簡單粗暴,滋長了學生的有恃無恐;四、嚴重束縛了教師教育教學行為,導致教師教育教學工作中束手束腳,無法施展身手。

那麼如何解決“困在廁所的教師”呢?

第一,尊師重教的傳統美德旗幟,應當被全社會重新扛起

中國是一個尊師重教歷史優久的國家,從春秋戰國的孔子開始,教師一直受人尊重,在“家神”的對聯上可體現,中間一列赫然寫著“天地國親師位”,“教師”排在“天、地、國、父母親”之後,可以誇不誇張地說,教師是所有職業中最崇高的,這種尊師重教的美德影響中國幾千年,培育了許多優秀的中華兒女,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的一個強大國家。

由此可見,一個強大的國家,離不開一個強大的教育,一個強大的教育,離不開全社會“扛起尊師重教的旗幟”。

第二、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出臺相應的管理措施,不能見風就是雨,守住教育底線,讓教師有尊嚴地教育教學

“困在廁所裡的教師”不得不說,這是側面反映教育主管部門無能的例子,只要接到家長舉報,方法和手段只有一招,就是對教師進行處罰。

這不僅不利於教育教學,也不利於國家發展,不符合教育教學規律,正確的做法是調查事件、核實相關情況、出臺相應的管理措施、依法依規、做出合情合理的判定,不能一味偏袒家長。


語文老師嚴濤


說實話:中國的經濟發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國力增強了,但是教育的困惑越來越多了。

“困在廁所裡的教師”現象無處不在!凡是老師在教育教學當中出現了問題,網民評論幾乎一邊倒,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立即採取果斷措施,處理老師。至於教育部還給老師們的懲戒權也不被老師們認為是尚方寶劍!不出問題萬歲!大有老師這麼想:“懲戒權啊懲戒權,有你沒你都很難。有你不用是失職,無你教育軟綿綿。”。那麼,是不是老師們都應該對學生們的違紀唯唯諾諾,不敢說不呢?我認為:大可不必!事實證明,敢於管理的老師在學生們、家長們的面前還是最令他們喜歡的老師。我多次批評的幾個經常違紀的學生,上大學後的第一個寒假是冒著大雪先來看我,然後回家的。我還真沒有碰到讓我“困在廁所內”的學生。只要將心比心,苦口婆心定能“捕獲”他們的真心,就不會成為“困在廁所裡的老師”。當然,這需要老師的循循善誘,先做表率。不讓學生做什麼,老師先做到不做什麼,“己已不欲,勿施與人”,所有學生紀律面前,人人平等,紀律對事不對人,讓他們心服口服,他們找不到也不會有怨言。

總之,只有用心,方可成功,方能不被“困在廁所裡”。


羲皇故都的園丁


看到這個題目,就想起了我們學校的一件事,有位老師因學生沒完成家庭作業,被老師罰站在門外,第二天當這位老師上課時,被學生家長拳打腳踢狠揍一頓,好笑的是校長做工作後平息了衝突,責令老師向家長認錯,自已有錯在先,請家長原諒。這就是現在老師的現實,息事寧人,致使有些蠻橫的家長無理取鬧,領導者只要不擴大事態,安穩當他的校長罷了。而且現在我最反感的一句話就是:老師同學生的糾紛總是老師的錯。致使老師不敢去嚴格要求學生。生怕惹是生非,最後的結果就是老師教一天算一天,只要沒大事發生就行,至於教學質量當然就是次要的了。現在的媒體炒作歷害,總是把最崇高的兩種職業醫師和教師排在最劣等的前十位之前。此次疫情醫生的名聲應有好轉,教師不知何時有望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