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人不忘前車之鑑,但會忘前前車之鑑

眾觀中國的歷史總是朝代更替,後面的朝代會總結前面朝代的亡國教訓,以此為鑑,進行修改,但是對於更早朝代的教訓卻往往會忽略,從而導致錯誤不是連續出現而是隔代出現。

後人不忘前車之鑑,但會忘前前車之鑑

七國之亂

劉邦在打敗了項羽統一天下後,總結了秦朝滅亡的原因,他認為秦朝之所以會在這麼短時間滅亡主要是因為沒有宗室族人的幫助,秦朝加強中央集權,採取郡縣制,導致了地方一旦叛亂,只能依靠中央行事,在外沒有其他幫手幫忙,一旦中央戰敗,那一切就完了。劉邦打敗項羽就是通過與別人合作成功的,劉邦自己抗住項羽,然後韓信,英布和彭越攻擊項羽其他領地,讓項羽首尾不能相顧,最終被十面埋伏而自殺。所以劉邦就大肆分封劉姓親族,希望一旦朝廷有難,其他劉氏王侯就能鼎力相助,如此,漢朝才能長久。劉邦記住了秦朝的教訓,卻忘記了周朝的教訓,周朝就是分封諸侯,時間一長,諸侯實力坐大,強於朝廷,非但不幫朝廷,反而還侵略朝廷。果不其然,在漢景帝時,劉姓宗室諸侯王起兵反叛,史稱七國之亂,雖然最後被名將周亞夫平息,但此事對朝廷震動極大,使得漢朝加強削藩,消滅諸侯國。

後人不忘前車之鑑,但會忘前前車之鑑

八王之亂

晉武帝司馬炎統一天下後,總結了曹魏滅亡的原因,他認為曹魏政權不長久就是因為缺乏宗室藩屏的保障,當自己手下的世家大族要奪權的時候,沒有宗室勢力相抗衡,自己恐怕也會像曹魏一樣被迫“禪讓”,司馬炎記住了曹魏的教訓,卻忘記了漢朝的教訓,所以司馬炎也和劉邦一樣大封同宗子弟為王,最後引發了八王之亂,使得晉朝元氣大傷,難以抵擋異族的入侵,導致西晉的滅亡。

後人不忘前車之鑑,但會忘前前車之鑑

靖難之役

朱元璋在統一天下後,也總結了宋朝滅亡的原因,他認為宋朝之所以滅亡,就是因為宋朝不信任武將,沒有給予武將足夠的權力,導致邊塞的防守薄弱,才使得金軍可以長驅直入,直抵開封,又由於宋朝皇室都在首都開封,結果被金軍一鍋端。所以朱元璋就把自己的兒子分封在各邊塞地區,讓朱氏宗室來保護朝廷,武將不可信任,但自己的宗族可以信任,而且朱氏宗室分散於全國各地,不可能被一起消滅,朱元璋記住了宋朝的教訓,卻忘記了漢朝和晉朝的教訓,最後導致靖難之役,自己的兒子推翻了自己的孫子。各朝代在總結前一朝代的滅亡時都總結的很好,也做了很好的政策來修改,但卻總會忽略更早以前的朝代的失敗教訓,從而使同樣的錯誤不會連續出現,但會隔一兩個朝代再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