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搞题海 你的良心不会痛吗?VS孩子考不好 你的内心不会碎吗?

“减负就像鬼,听说的人多,见过的人少”

——题记

期末搞题海 你的良心不会痛吗?VS孩子考不好 你的内心不会碎吗?

期末搞题海 你的良心不会痛吗?VS孩子考不好 你的内心不会碎吗?



1、缘起

昨天有热心观众又来问小编:你怎么看?

期末搞题海 你的良心不会痛吗?VS孩子考不好 你的内心不会碎吗?

其实每年到这个时候媒体都会聚焦期末如山的作业,然而年年都提,年年都是愈演愈烈...

比如去年临近期末也有一篇校长怒怼教师布置作业刷题刷的太狠的:

期末搞题海 你的良心不会痛吗?VS孩子考不好 你的内心不会碎吗?

主要内容大抵是讲一线教师期末大搞刷题战术,没有良心。名校长水平的确很高,提出了高屋建瓴的“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方法”,自然博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然后“没良心的一线教师”自然成了被抨击的对象:

期末搞题海 你的良心不会痛吗?VS孩子考不好 你的内心不会碎吗?

期末搞题海 你的良心不会痛吗?VS孩子考不好 你的内心不会碎吗?

然而也不是人人都叫好的,慢慢的就有人醒悟过来:

期末搞题海 你的良心不会痛吗?VS孩子考不好 你的内心不会碎吗?

2、有人说:

期末题海的源头正是基层主管部门和校长的“唯分数论”


正如大家都说“爱情就像鬼,听说的人多,见过的人少”那样,”轻负高质”在教育中也是像鬼一样的存在,“天天听说就是没怎么见过”,杭州的小学哪一所是轻负担高质量的?哪一所升学率高的中学不需要大规模刷题?

所以不少观众开始对这位校长提出的“为何有这么多无良的老师总是在期末搞题海”一说进行了回应:

我们期末这么辛苦的刷题讲题还不是为了你们名校长的脸面?

教育主管部门要拿这些刷题刷出来的分数考核你们校长呀,

然后你们就拿这些刷题刷出来的分数考核你们学校的教师呀,

现在一个始作俑者化身为旁观者在旁边指手画脚,

群众表示不能忍:

期末搞题海 你的良心不会痛吗?VS孩子考不好 你的内心不会碎吗?

期末搞题海 你的良心不会痛吗?VS孩子考不好 你的内心不会碎吗?

期末搞题海 你的良心不会痛吗?VS孩子考不好 你的内心不会碎吗?

期末搞题海 你的良心不会痛吗?VS孩子考不好 你的内心不会碎吗?

期末搞题海 你的良心不会痛吗?VS孩子考不好 你的内心不会碎吗?



3、有人质疑:

校长是否真懂一线教学和考试套路?



有人说:希望发飙的名校长能够带一门考试学科让大家学习一下。针对现在小学名校长好多不上课,或者教课也避开考试学科,有群众建议名校长可以带一个班主课期末复习不刷题,实践一下看看期末考成绩:

期末搞题海 你的良心不会痛吗?VS孩子考不好 你的内心不会碎吗?

期末搞题海 你的良心不会痛吗?VS孩子考不好 你的内心不会碎吗?


有人说多年来绝大部分班级的实践证明刷题对于提高期末平均分是切实有效的:


期末搞题海 你的良心不会痛吗?VS孩子考不好 你的内心不会碎吗?

期末搞题海 你的良心不会痛吗?VS孩子考不好 你的内心不会碎吗?

有老师说:具体到很多学科内容,反复听写抄写是事实证明对于提高平均分相当有效的:

期末搞题海 你的良心不会痛吗?VS孩子考不好 你的内心不会碎吗?


4、也有人说:这事儿怪不了校长


期末搞题海 你的良心不会痛吗?VS孩子考不好 你的内心不会碎吗?

下面一线被访老师说的这些事儿相必名校长应该也心知肚明:

现在教育虚伪的很,表面上讲素质,实质上讲应试。

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干得扎扎实实。

有些学校里的公开课,也成为素质教育公开的样板课。因为老师们普遍明白,用素质教育的方法,只能是使自己学生的应试班均分降低,所以只能是在上级检查或做公开课时做做样子,或骗骗外行,平时则很少采用。

而且这几年由于部分群众对于教育的焦虑传递到上层,造成了上层对于教育改变阶层通道的焦虑,所以各地教育全方位都在往复古的路上走,基本上“减负“早已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之势,再也没有人提,上面说的减轻学生负担等等到了下面全都是加班加点加负担,放学时间越来越晚,唯分数论才是自上而下万众一心的政治正确。

县里区里要统测(或美其名曰“质量调研”“抽测”),只要统测,就会排名(不管是暗的明的最终都会成为明的)!

中办、国办、教育部、省厅不知发了几百个减负文件。几乎每一道减负令都有“不得以任何理由给学生和教师排名

”。然而,又有几个教育局、学校会去在执行国家教育政策与文件?!当然,貌似上面也知道下面不会执行,所以只管发文件,其他都随他去...


各地各种考后总结会都有隆重的质量分析和表彰大会:某校分数(升学率)名列前茅上台领奖...只是不知道这个是“教学质量奖”还是“生源质量奖”


学生的来源如何,学习的起点如何,一概不在这样的排名分析之中……


于是,期末统考之外的学科,统统提前半个月到一个月停课(课表形同虚设,已经被各地基层主管部门默认或者说默许了),开始了疯狂的复习冲刺。 于是乎,听写默写背诵刷题模考五三孟建平做得昏天黑地头昏眼花……


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期末“全城一致题海战、万众一心抓分数“也就不奇怪了...每年到这个时候文中所说的每天作业到10点11点就完全可以理解了...而这两年这一切的大趋势还在继续向重压的方向走,的确也不是一两个校长局长所能轻易置喙和改变的。

5、不搞题海不行吗?

有人这样说:

期末搞题海 你的良心不会痛吗?VS孩子考不好 你的内心不会碎吗?

期末搞题海 你的良心不会痛吗?VS孩子考不好 你的内心不会碎吗?

其实,期末刷题之所以一直给人很有效的感觉,和各种抽测卷的出题套路被一线教师摸熟大有关系。

中考高考题目原创的还是不少,不过对于教师来说那很遥远。

一线教师最关注的还是期中期末区统考之类,而这类考试由于组织的过于频繁,不可能保证原创试题的数量,所以陈题旧题改个名词改个数据就会被拿来用在统考卷中,考前刷到过这道题的班级和没刷过的一下子就能拉开好几分的差距。

教师在多年这种刷到过和刷漏了的悲喜剧中已经觉悟了:在期末复习中把历年各地的期末卷各种题型都刷一遍是最保险的,就算不能多刷出几分,但是也一定要避免因为没刷到某几道题却在区统测中出现就比别的班级别的学校少考几分。这就是为何五三孟建平曲一线在期末大行其道的原因...

报道中专家的几句话听起来的确很有道理理论上也的确是正确的,也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规律,比如“不用做整张卷子,选几道做做就够了“,说得的确很好也很得民心,但是接受采访的几位一线教师却一语道破了天机:在一张卷子上选1/3的题目做其实也就是几分钟的事儿,教师的讲评负担也会轻松不少,但是为何教师通常还是选择了整张都做?

不是不愿选也不是不能选,而是不敢随便..

不敢选的逻辑是这样的:

对于大部分一线教师而言,并不追求自己班级的分数明显比别人高,其实只是希望不要明显比别人低而已

如果因为自己对题目挑选过认为卷子上那2/3不用做就没让班级学生做,结果其他班级是整张都做的,万一期末卷出题人选了那2/3其中的题目呢?你一个班级的分数就不好看了吧。所以只要是学校印出来的卷子肯定都是全部发下去全部做完的。

班级和班级之间是这种剧场效应,学校和学校之间也是这样...

在大家都是这种怕题目刷少了吃亏的心理之下,学生一到期末就是铺天盖地的各种卷子就不足为奇了...


结语

其实人只有两类

一类是“真糊涂”

一类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局长校长教师家长会不清楚“期末作业这么多“的根源吗?

大概率不会不明白吧

然而有人能改变吗?

估计是无解的死循环

结果就是每年这个时候媒体就可以吐槽一下作业太多...

洗洗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