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遠程辦公時代興起 疫情將這樣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

西班牙《世界報》網站4月19日發表文章《新冠肺炎將如何改變世界?我們的日常生活將會變成這樣》,文章內容編譯如下:

新冠病毒“海嘯”消退之後,我們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當然,經濟失衡將會更加明顯。各國中央銀行的流動性注入將為新的投機泡沫埋下伏筆,而公共債務將進一步增加,尤其是意大利和西班牙這樣的國家。

新冠疫情之後的勞動力市場將不得不面對遠程辦公的突發革命。航空、電影、餐飲等行業將會發生什麼變化?一切都會恢復原狀嗎?以下是關於今後我們日常生活如何變化的若干設想。

1.公共債務增加

政府的決策將導致公共債務增加。如果經濟能夠從當前的緊急情況中恢復過來,歐洲中央銀行的購債行動將會減少。這可能將是一場災難,我們可能會因此回到2011年的狀況,投資者將被迫以高利率為債務再融資。政府勢必會採取措施緩解這種狀況,而這將加劇社會緊張局勢。正如我們在歷史上多次看到的那樣,世界可能會通過轉向民族主義和採用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來作出回應。

2.央行注入流動性

與2008年金融危機一樣,各國中央銀行將向金融系統注入流動性。其目的是避免全球經濟放緩。

面對央行維持經濟穩定的行動,即將到來的經濟危機將導致市場效率下降。降低利率不會自動使旅遊業復甦或餐館重新營業。與新冠肺炎大流行之前相比,產業鏈的運作水平要低得多。注入流動性的主要風險在於,這種做法可能引發影響信心的猜疑。另外,面對經濟受到的衝擊,必須採取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政策,而這麼做的成本不可能為零。

3.醫學研究投入增加

對醫學研究的投入會出現新的增長勢頭。工作場所、餐館、電影院、機場、火車站的安全檢測措施也可能會加強。

4.遠程辦公時代到來

此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迫使許多人在家工作。因此,勞動力市場將會發生變化。技術手段讓包括公務員在內的辦公室工作可以在家中進行。為此,必須遵守一些規則:首先,網絡基礎設施必須得到優化,即保證通過光纖的快速網絡連接;員工必須接受基本的數字培訓;工作組織和決策結構必須萬無一失。如果員工和老闆之間缺乏信任,或者沒有能力實現工作目標,那麼整個系統就會崩潰。

西媒:遠程辦公時代興起 疫情將這樣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

資料圖片: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遠程醫學中心利用“互聯網+醫療健康”平臺,對湖北省襄陽市職業技術學院附屬醫院新冠肺炎病例進行遠程會診。(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5.電子商務創造新工作機會

如果在疫情之後,人們的購物習慣改變了,那麼信用卡的使用將得到廣泛普及,現金的流通量將進一步減少。

但這可能會導致一些員工被解僱,因為通過電子商務購買商品,就不再需要店員。另一方面,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將創造新的工作機會,這主要體現在網頁創建和網上安全支付手段等方面。

6.電動汽車受衝擊

新冠疫情讓汽車行業遭遇風暴。歐洲的新車上牌數量下降了80%。疫情的經濟影響遍及整個國際汽車產業鏈,從原材料供應到最終的產品銷售。與此同時,原油價格正在觸底,而電動汽車的投資項目出現減速。

7.國際會展業遭遇末日

在今年2月之前,國際會展一直被認為是藝術品、汽車和高技術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疫情完全破壞了這一系統。

8.遠程教學更容易

學校的關閉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局面,導致成千上萬的教師不得不創造新的教學方法。疫情引發的封鎖使教育體系陷入困境。我們知道技術可以改善傳統的教學形式,但也存在使教學質量變差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