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清学大师中的“一代礼宗”,倡导“以礼代理”

他是清学大师中的“一代礼宗”,倡导“以礼代理”

从清初开始,中国学术思想逐渐由推崇程朱理学转变为推崇汉代经学,进而推崇上古礼学。与之相应的是清廷四库馆和三礼馆的开设。凌廷堪的礼学思想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凌氏试图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文明,提出'舍礼无学'、'舍礼无教'的思想观点。他对礼学的相关论述,在当时及后世都影响巨大,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凌氏的生平和学术贡献。

凌廷堪 字仲子,又字次仲,安徽歙县人。时人记载他“生有异禀,观书十行俱下。”幼年时家里很穷,母亲教他读书。长大一点后,工诗及骈散文,兼为长短句。客居扬州时,被学界目为奇人,有人劝他去京师拜访名流,他就去当时的大学士翁方刚家里做幕宾。

凌廷堪究心经史,继承其乡先辈江藩、戴震的学术。后来,几次科举不利,就发奋苦读,终于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知县。但凌廷堪不愿做行政官员,自请改教职,任宁国府学教授。他安贫乐道,勤于著述。母亲去世后,他主讲敬亭、紫阳书院。阮元曾请他到自己家里做塾师,教自己的孩子读书。

凌廷堪学术研究的领域很广,“于学无所不窥,凡六书九数,以迄古今疆域之沿革,职官之异同,史传之参错,外属之源流,靡不井然条贯。”但主攻之处在礼学。宋代以降,理学大行于世,渐将儒家教化哲学纳入“性理为一”的本体化框架内,而致时人于修身实事处,则逐失入门之径,进而使得圣贤道德学问愈发远离真章,流向虚渺。此时,凌廷堪为矫“宋学”之弊,提出“以礼代理”之创见,即学人通过识礼明礼,便可在日用礼行的过程中复性尽道,与圣贤同。此一思想在本体论层面上消解了人性与外物的隔阂。从而给儒家的修养提供了一个方便法门。

他是清学大师中的“一代礼宗”,倡导“以礼代理”


凌廷堪认为在儒家各类经典里,礼学部分最为重要也最难。不懂礼学则后人对先人的一些社会生活以及行为就无法理解,所以很有研究的必要。他在《复礼》中阐述了礼学的重要性:“古圣使人复性者,学也,所学即礼也。孔子言‘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又曰:‘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孟子曰:‘上无礼,下无学。’故知所学者即礼也。颜渊问仁,孔子告之者惟礼焉尔。颜予叹‘道之高坚前后迨博文约礼,然后如有所立’,即立于礼之立也。于思言‘天命之为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所教者因人所当行而品节之,即礼也。尽乎礼,斯可以复性。故所谓格物者,物即理也;所谓慎独者,亦即礼也。礼有节文、度数,非空言理者可托也。”

自古礼乐并称,所以凌廷堪又潜心于古代音乐的研究。谓今世俗乐与古雅乐中隔唐人燕乐一关。遂著《燕乐考原》六卷。学者江籓叹以为“思通鬼神”。

他是清学大师中的“一代礼宗”,倡导“以礼代理”


另外,凌廷堪在戏曲理论和戏曲乐律学研究方面也成就卓著,这方面也深受其礼学和乐学思想的影响。其成就集中体现在《论曲绝句三十二首》和词集《梅边吹笛谱》中。他的戏曲观与他的学术观、文学观有着同构性,均表现出来崇古、崇雅的特点。 他的《论曲绝句三十二首》以诗的形式,逐一对戏曲史上自关汉卿到洪升的三十余位名家作了点评,表达了自己的戏曲主张。

凌氏有诗集十四卷存世。其中有首《点绛唇·春眺》写的非常清新自然,“青粉墙西,紫骢嘶过垂杨道。画楼春早,一树桃花笑。前梦迷离,人远波声小。年时到,越溪云杳,风雨连天草。”

凌廷堪生平所结交皆一时名士,朋友中与江藩交往最密,江藩在《汉学师承记》中为其撰写的传记也最详审。凌廷堪五十三岁就去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