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育和德育相结合的可行性

摘要:儿童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教会绘画动作技术活动,更重视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儿童舒展自已内在的想象和情感,通过绘画把自已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表达出来。从而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和修养,尤其是培养良好的品德教育,为增强素质教育提供更多的途径。

关键词:儿童美术教育 品德教育

一、儿童美育和德育的现状

儿童美术教育,传统上,侧重于培养绘画的技能技巧,过于强调美术学科理论的智力提前开发潜能,大部分教师重视绘画是否符合应试教育的考试评价体系,而忽略了儿童的身心发展的实际需求和人格塑造的思想品德教育等素质教育的完善。儿童美术教育学科设置处于“临时”位置,重视成人说教和模糊性概念分析导向,高期望值、高发展值、高过渡值等高度集中于培训机构的固化模式,按照专业西方透视学来辨别客观世界的单一结构,使得儿童美术倾向于框框架架的主观意识形态潮流中,扼杀了儿童美术教育的创造力的功能,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倾向。

儿童品德教育,传统上,附属于思想教育的国家政治意识形态,过于强调主观理性判断客观世界,不符合儿童的认识结构,使得品德教育程序化、规矩化,容易犯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错误倾向。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教材内的知识灌输,而忽略了特色地区的多元时代特征,间接地拼凑现实生活中地案例分析,没有深入了解地区差异的风俗人情,使得资源优势无法发挥教育效果。

美育和德育还只保留在协商地余地,没有落实到实际操作中去。在实施过程中就图片展示化、录像片面化、论坛形式化等简单地媒介制作,忽略活动中去摸索和发现新的延伸领域,妨碍了儿童的创新能力的塑造,对于新课改的发展与改革都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儿童美育和德育的联系

儿童美术教育中诗教和乐教,对于提高德育具有补充说理的教育效果,不仅仅是理论概念上知道善良的本质内涵,而且发挥情感因子延伸德育,自愿地去完善人格魅力,使得美育的情感陶冶和德育的行为塑造相结合,相促进,使得道德人格升华。

儿童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同德育具有行为习惯的相似性,直觉第一印象感受生动有趣的抽象形象,运用丰富多彩的作品使儿童具有良好的道德水平。运用儿童美术教育的具体教育过程使得德育产生综合性。在本质内涵上,美育和德育从属于素质教育的体制内,使得儿童身心理发展具有内驱力和精神价值。

三、儿童美育和德育的区别

儿童美育的教学实践活动是一种提高审美倾向认识,修养身心态度的情感教育,使得儿童身心能够健康的成长。强调儿童心理的个性差异性,注重儿童的主体能动性,感受直觉第一印象带来得色彩冲击效果,抽象地大面积色块,运动地自然灵性。当代儿童美育主要的任务是认识周围世界的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森林,发现身边之美,从生活中发现美,使得美感的直接体验倾向于多元化。

儿童德育的教学实践活动是一种塑造道德行为习惯,约束日常生活的规范教育,使得儿童意识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强调儿童智力的社会群体性,注重儿童的理性分析能力,感受行为转化带来得文明程度。当代儿童德育主要的任务是认识自我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发现当今的诸多问题,使得品德的间接经验更加升华。

四、儿童美育和德育的契合

儿童美育的欣赏活动,使得儿童内心深处升华道德暗示,感化道德行为习惯的作用。儿童美育的思想活动,使得德育的认识、态度、行为等方面更加丰富多彩。美育和德育的双重情感教育使得素质教育能够综合性运转,美育中的美感教育和德育中的和谐教育符合当今社会的评价体系,使得儿童能够乐观积极地面对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

儿童美育的趣味活动,使得儿童智力认识途径多样选择,深化道德认识理论的作用。儿童美育的实验活动,使得德育的交流、调节、约束等方面更加层次分明。美育和德育的双重组织教育使得素质教育能够适应性运转,美育中的言行教育和德育中的规矩教育符合当今整体的应变体系,使得儿童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发现主观意识的变化的复杂性。

儿童美育的主题活动,使得儿童想象力发挥最大可能性,影响道德交际操作的作用。儿童美育的娱乐活动,使得德育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更加稳定。美育和德育的双重心理教育使得素质教育够阶段性运转,美育中的社会教育和德育中的个性教育符合当今学校的管理体系,使得儿童能够调节情感波动,促进健康自我肯定的积极因素。

儿童美育的理想活动,使得儿童注意力便于集中思考,影响道德组织架构的作用。儿童美育的启蒙活动,使得德育的逻辑、方法、原则等方面更加感性透明。美育和德育的双重理解教育使得素质教育能够时代性运转,美育中的心灵教育和德育中的感恩教育符合当今国家的意识流体系,使得儿童能够继承传统美德,促进自我环境价值的延伸意义。

儿童美育的开放活动,使得儿童创造力便于延伸扩展,主导道德模仿存在的作用。儿童美育的构思活动,使得德育的研究、模式、教学等方面更加发展同步。美育和德育的双重经营教育使得素质教育能够应用性运转,美育中的感应教育和德育中的暗示教育符合当今学校的潜意识体系,使得儿童能够开发潜能的智商,促进自我教育得体的模范视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