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长行》:一本有温度有深度的行医笔记

《医路长行》:一本有温度有深度的行医笔记

2020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笼罩华夏大地,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我也带领团队四处奔走,略尽绵薄。也是在这时,我与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结缘,并结识《医路长行》一书的作者——吴锋耀院长。

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作为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是一家拥有60年历史的传染病专科医院,经受住了SARS、H1N1流感、H7N9流感、登革热等多次突发传染病疫情考验,医护团队有很好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面对疫情,他们积极向上、勇于担当、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

吴院长本人是一个思维敏捷、善于博采众长的人,在他的带领下四医院也成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医院。以往传染病多主张西医治疗,但四医院却力推发展传染病中医,开设独立的中医科、中医门诊、中医住院病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中医馆,建设仲景中医药文化园等。在既往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治以及日常的结核病、艾滋病、传染性肝炎等三大传染病救治中,也都坚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四医院邀请我进行中西医联合会诊,并聘任我为医院中医药医疗救治专家组首席专家。在会诊中,我们并不需要磨合期而直接进入治疗阶段,这得益于中医在四医院有根植的土壤,他们把中医药继承、发展、利用得很好。我很赞同吴院长所说的,中西医协作能够取长补短,真正体现出一种人道主义精神。而这种大局观和合作理念,都散落在他所著的每一篇散文和随笔中。

《医路长行》也是一本能够催人奋进的成长励志书。吴院长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乡镇卫生院担任住院医生,22岁成为乡卫生院的院长;在县卫生防疫站工作过,做过内科医生,后来成为专业的麻醉科医生,在麻醉科医生的岗位上成长为医院管理人才;在10年间,带领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屡次迎接疫情挑战,加强医学人文建设和防控科普,引导大众正确理性看待传染病,成功将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从三级乙等传染病医院建设为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他敢做善成的人生经历是值得一读的经验之书,展示了个人志向和社会价值怎样融合实现。

《医路长行》更是医学职业教育的生动演示。吴院长从乡镇卫生院一路走来,他的行医历程表达着对医学精神的理解和医学理想的坚守;他与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同仁常年与各类传染病抗争的故事,也让我感受到了富有人文关怀的医院风貌。每次疫情来临,他们都肩负重任冲锋在前,不惧不馁、有情有义、患难与共,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着何为医者情怀。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提倡医学人文教育,要求我们的医学生不但要学习临床知识和业务技能,更要拿出相当的时间来学习社会、人文相关知识,体会医学的善、医学的美,认知医学的神圣和仁爱、医学的平等与和谐。《医路长行》中对于医患关系的理解,具体事例中对于医患关系的处理,恰如其分展现了这些美好的人文品质,是人文精神的具体化。我们可能很难在理论上劝导学生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但可以通过榜样的力量告诉他们可以成为具有怎样品质的人。吴院长和四医院的医护人员无疑就是学生们可以很好学习的榜样。

可以说,吴院长用朴实细腻的文字记录下从医30多年的经历,有情深意切的医患温暖日常,有基层医生成长的行医笔记,也有医院管理建设的探索追求,是一本凝结经验与思考,综合理论与实践,有温度、有深度的人文医学读本,值得医学同仁们阅读,也适于有志干事创业的年轻朋友们品读。

(作者系广西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