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踐真的“臥薪嚐膽”了嗎?

越王勾踐真的“臥薪嚐膽”了嗎?

關於許多人耳熟能詳的著名成語“臥薪嚐膽”這個典故的來歷,後人是這樣記載的: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聽說允常逝世,便派兵攻打越國,但被越王勾踐派遣的敢死隊擊敗,闔閭身負重傷。吳王闔閭死後,由老臣伍子胥舉薦,夫差成為吳國新的領導人。
越王勾踐真的“臥薪嚐膽”了嗎? 公元前493年,吳國組建了一支水軍,日

夜操練,準備報復越國的一箭之仇。勾踐探得此情報後,不顧范蠡等人的反對,欲先發制人,遂出兵攻打吳國,結果被夫差派出的奇兵包圍。越軍大敗,大將軍也戰死沙場。夫差下令乘勝追擊,捉拿勾踐。關鍵時刻范蠡出一計策,讓勾踐假裝投降,留著青山,蓄機待發。
越王勾踐真的“臥薪嚐膽”了嗎?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勾踐依計行事,假意投吳。老臣伍子胥建議殺了他,以絕後患,但夫差不聽勸告,留下了勾踐。勾踐在吳國忍辱負重三年後,終於獲赦。回到越國後,勾踐暗中招兵買馬,決心報仇雪恥。為了自勵,他每日晚上睡覺不用褥子,只鋪些柴草,並在屋裡掛了一隻苦膽,出來進去不時地去嚐嚐那苦澀難嚥的味道,以不忘國破家亡的痛楚,激勵自己的鬥志。其實,這個典故的來歷有點牽強。翻讀史書,我們只能找到越王勾踐“嘗膽”的痕跡,卻怎麼也找不到其“臥薪”的影子。

越王勾踐真的“臥薪嚐膽”了嗎?

大家知道,成書時代較早且史實也較可信的關於記載春秋史事的書籍,當首推《左傳》和《國語》。其中,《左傳》中的“定公”和“哀公”,《國語》中的“吳語”和“越語”,都詳細且大量地記述了越王勾踐的事蹟,但從中怎麼也找不到有關臥薪嚐膽的片言隻語。一直翻到西漢司馬遷撰寫的《史記》時,才在《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中發現這樣的記載:“越王勾踐返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此處雖然記了勾踐“嘗膽”之事,但並沒有提到“臥薪”一事.

越王勾踐真的“臥薪嚐膽”了嗎?

東漢時,有兩部記述吳越兩國史事的專著,一部是袁康、吳平所著《越絕書》,另一部是趙曄所著《吳越春秋》。按理說,這兩部專著中應該有“臥薪嚐膽”一事的詳細記載。但是,前書中既沒有說到“嘗膽”,更沒有提到“臥薪”;只有後書中的《勾踐歸國列傳》,簡單地寫道:越王勾踐“懸膽於戶,出入嘗之”,也沒有提到臥薪之事。

越王勾踐真的“臥薪嚐膽”了嗎?

如果說真有勾踐“臥薪”一事,最早的記載出現在《吳起春秋·勾踐歸國列傳》中,勾踐“苦身勞心,夜以接日,目臥則攻之以蓼......”,一些學者認為這就是“臥薪”之意。但對於此說法,有學者並不買帳,清人馬瑞辰認為,所謂的“蓼,辛苦之菜也。”這種“蓼”菜積聚得多了,就成為“蓼薪”。當時的越王勾踐,為了復仇,日夜操勞,當眼睛疲倦的想睡覺時,就用這種苦菜塗擦眼睛,達到刺激神經、清腦醒目、打消睡意的效果。那些把“攻之以蓼”理解為“臥薪”的解釋,顯然是一種誤解。

越王勾踐真的“臥薪嚐膽”了嗎?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學者把“臥薪嚐膽”之事歸在了吳王夫差的名下。南宋學者呂祖謙在《左氏傳說》中說:吳王夫差曾“坐薪嘗膽”;明代張溥的《春秋列國論》又說:“夫差即位,臥薪嚐膽”;馬驌編著的《左傳事緯》和《繹史》,仍把臥薪嚐膽之事繫於吳王夫差名下。

越王勾踐真的“臥薪嚐膽”了嗎?

由此可見,許多歷史事件,總是這樣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搞的後人雲裡霧裡,不知所云。就上述資料來看,勾踐“嘗膽”的事實似乎是曾經發生過,而“臥薪”一事則純屬子虛烏有。就現實意義來講,是誰在“臥薪”,是誰在“嘗膽”,或有沒有“臥薪嚐膽”這事,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要傳承這種奮發圖強的精神。

越王勾踐真的“臥薪嚐膽”了嗎?

既然說到了“臥薪嚐膽”這一成語,我們還是有必要知道它究竟是怎麼流傳開來的。據一些學者考證,臥薪與嘗膽連在一起,作為一個成語來使用,最早見於北宋大文豪蘇軾所著的《擬孫權答曹操書》,這是一篇遊戲性質的書信體文章,蘇軾為三國時的孫權起草了一封答曹操的書信,信中蘇軾設想孫權在三國鼎立之時曾“臥薪嚐膽”。蘇軾這樣寫,不知是真有所據,還是信手拈來,亦或隨意編造?這些問題還有待於進一步探討。

越王勾踐真的“臥薪嚐膽”了嗎?

直至明末,梁辰魚所著《浣沙記》劇本,將勾踐“臥薪嚐膽”作為傳奇故事加以渲染。馮夢龍也在其《東周列國志》中多次講到勾踐“臥薪嚐膽”之事。由於這兩部著作影響深遠,使得這個弄假成真的、關於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廣為流傳,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成語典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