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薪嚐膽"——戰國時期越王勾踐通過忍辱負重,最終大敗吳王夫差

"忍辱負重"的越王勾踐

"臥薪嚐膽"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過,是戰國時期越王勾踐忍辱負重最終大敗吳王夫差復國的故事。蒲松齡在科考落第時曾撰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其中下聯就以勾踐忍辱負重但終成功之事自勉。

在《左傳》中就可見勾踐的記載"定公十四年"(前496年),所記為吳王闔閭攻打越國一事。茲引之如下:


吳伐越。越子勾踐御之,陳於檇李。勾踐患吳之整也,使死士再禽焉,不動。使罪人三行,屬劍於頸,而辭曰:"二君有治,臣奸旗鼓,不敏於君之行前,不敢逃刑,敢歸死。"遂自剄也。師屬之目,越子因而伐之,大敗之。


此段戰爭場面的記述比較簡單:面對強敵,在不利的情況下,勾踐比較鎮定,使用計謀,最終使得闔閭敗退,因傷喪命,從中則可以看出勾踐性格中"有勇有謀"的一面。在魯哀公元年(前494年),又見關於勾踐的記載。當時吳國大臣伍員評價勾踐時所說:"勾踐能親而務施,施不失人,親不棄勞。"伍員認為勾踐能親近臣下,樂善好施,頗能團結人。以敵人之口來寫勾踐,所述應該能符合實情,這裡的勾踐是一個能團結臣下的君主形象。

相比而言,《國語》中的相關記載則詳細得多。《國語》中的"吳語"部分最先有見勾踐的記述。其中記載,魯哀公元年(前494年),吳王夫差出兵越國,越國大臣文種向勾踐獻謀:

"夫吳之與越,唯天所授,王其無庸戰。……王不如設戎,約辭行成,以喜其民,以廣侈吳王之心,吾以卜之於天,天若棄吳,必許吾成而不吾足也,將必寬然有伯諸侯之心焉,既罷弊其民,而天奪之食,安受其燼,乃無有命矣。"

面對佔據優勢的吳國,文種勸勾踐以謙卑的姿態暫時向吳王夫差求和,等待時機成熟再和吳國決戰。勾踐採取了文種的建議,但最終還是打了敗仗。戰敗後,勾踐退守會稽山,"乃號令三軍",提出"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希望能得到國人的幫助以報戰敗之仇。


在向吳國求和並得到允諾後,勾踐圖謀東山再起。他做的第一件事是自我檢討,重新取信於民。勾踐向國人坦陳,此次戰敗是他的責任,是他認識不足才導致國人遭災,因此懇請國人給他改正的機會。除了檢討之外,勾踐還用行動來證明:"於是葬死者,問傷者,養生者;吊有憂,賀有喜;送往者,迎來者;去民之所惡,補民之不足。"[7]另外,他採用各種行之有效的舉措來重新獲得國人的信任。如實行"十年不收於國,民居有三年之食"來與民生息;又如實行鼓勵生育政策,凡是"生丈夫,二壺酒,一犬;生女子,二壺酒,一豚。生三人,公與之母;生二人,公與之餼(指贈送食物)",等等。勾踐本人則"卑事夫差""親身為夫差前馬",即卑躬屈膝服侍吳王夫差,還做了夫差的馬伕。

《吳越春秋》所記越王勾踐之事大抵不離前述幾種著作的範疇,但對勾踐的"忍辱負重"的形象又有所補充。據該書記載,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後,決定向夫差乞和。同時,勾踐和大臣范蠡等到吳國為夫差役使,不但駕車養馬,還住在環境惡劣的石洞裡。這和《左傳》提到勾踐"卑事夫差""親身為夫差前馬"有相似之處,但《史記》只說勾踐派范蠡等到吳國為臣,並未點明勾踐事吳。

勾踐到吳國為臣,除了卑躬屈膝證明自己並無異志外,還向吳王夫差表起了忠心。有一次夫差生病,勾踐聽從了謀臣范蠡的建議,自告奮勇,取夫差"便與惡而嘗之",還斷定夫差的病不久即可痊癒,以此獲得夫差的信任。《吳越春秋》中所載勾踐嘗夫差糞便一事為上述其他書所無,"嘗糞"之事更表現出勾踐的"忍辱負重"。

由上述文獻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出,越王勾踐的成功絕非偶然,他的性格,他的堅毅促就了他成功的必然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