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名不见经传的中医书籍?

蓝天云川


本人邱文冬是职业股民,目前专注于做A股,欢迎爱学习的股友,交流学习!

首先,「内经」、「伤寒」、「金匮」、「难经」、「神农本草经」是必看的,而且意义重大,若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记得越多功力越猛,谁背谁知道。

但有个顺序。个人经验。 先看「伤寒」、「金匮」,「神农本草经」夹杂其中,因为它非常有趣,几乎可以当睡前读物,读起来不怎么费劲。如果你有很多不能理解,那可以找一些注家的书来看;但对于细节的理解,不必太放在心上,大可大段背诵,之后在生活中去观察,观察身边的人和病,会有非常美好的体验。 这三本读完,可以开始看「内经」,「难经」作为参考,两本一同看。对于「内经」,有很多人只看中「素问」,却不怎么看「灵枢」,个人体会,「灵枢」中的很多章节可以帮助理解「素问」中的内容,且「灵枢」中对于针灸的论述是非常重要的。 之所以先读「伤寒」后读「内经」,是因为「伤寒」类似手册,非常直接地指导实践,容易保持读者的兴趣;再者,读书贵在有疑,「内经」论述的理论庞大繁杂,很多人读了之后觉得全是问题,无处下手解决,于是放弃,而「伤寒」更具体直接,有了问题,可以在「内经」中寻找答案,乐趣颇多。

以上的书籍,学习中医的诸位,大概都明白其重要性,也并非在下所要推荐,但由于非常重要,也是基础,所以还是提一下。中医书籍汗牛充栋,有很多经典都是围绕以上几本展开的,所以我认为,应当从这几本读起,而且要反复读。

还有一点,在下以为非常重要。时代原因,吾辈易受某些风气影响,持「批判的眼光」读书,对于经典更是如此。无论您学习哪家哪派,请先尽可能去做到“全面了解”,切忌一本书都没有读完,就开始批判,什么糟粕,什么不科学。治学,一要谦虚,二要求实。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继承都谈不上,如何发展。切记,否则必自误。

对于中医书,在下并不喜欢“不求甚解”式的读法,毕竟很多功力的体现,就在于细节;且中医经典大多历史久远,传承之中难免遗误,所以应当读一些小学方面的书籍,校勘诸家的书应当读,但医学毕竟不是语言学,又不可钻牛角尖,陷于考证训诂,心中要有数。以「内经」为例,校勘过的有林亿、俞樾、胡澍、顾观光、于鬯、冯承熙、张文虎等人,这之中除了林亿、顾观光、冯承熙等知医外,其他虽然校勘精彩,但都不是医生,对于经文的某些细节的理解,可能会有些偏差,所以读以上诸位的书时,心中应有如此概念。 现在有很多“白话解”的书籍,作者本身水平有限,所选底本中的某些错误根本识别不出,偏要勉强去解,奇奇怪怪;有些作者又只懂语文,不懂中医,解释就很难反应原文的本义。 对于无心看诸家校勘的有缘人,我推荐郭霭春老先生的「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先生早年求学于朴学大师章式之、史学大师卢慎之,后随名医赵镕轩研习医书,称得上“医”、“文”两通。先生的校释,引用明确细致,亦可作为了解校勘诸家的捷径。

说了校勘诸家,不得不提注释诸家。长话短说,「素问」推荐王冰的,这个也是流行最广的,他对治则问题,有深刻的分析,且补入了运气学说的“七篇大论”。「灵枢」推荐马莳的,他是一个针灸医生,也是第一个注释「灵枢」的人。「素问」+「灵枢」,推荐张志聪的,应该讲是张志聪等的,因为他们是集体创作的“集注”。 再推荐一本,若是觉得「内经」读起来压力太大(毕竟十四万字),可以先读李中梓的「内经知要」,他将「内经」的内容进行了分类精选,可以当作读「内经」前的热身和预习。

如果你想学习更多的金融知识(股市、楼市、债市、汇市),可以关注老邱老师的公众号 :解套风向标 ,查看更多的原创文章和原创问答。


邱文冬


名不见经传的中医书籍太多了,估计没谁能见在头条里回答你这个问题。

如果真心想了解这一问题,推荐一套书给你。

《中国医籍通考》

严世芸主编,1990—1994年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出版。本书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一部中医古代文献目录,采用辑录体形式。本书收辑上溯出土文物,下迄清末,旁及日本,朝鲜的中医古代文献,凡见诸于文献者,皆竭力搜罗,共收书9000余种。全书分4卷,按类及成书时间编排。并附索引一册。

很厚的书,我估计除了专业人员没什么人会读这套书,我最多也只是拿来当辞典查。

这种书印数少,很难买到了。可以上图书馆看看,或去旧书网上搜搜。



越一医世


胡希恕经方用药心得十讲,用于伤寒初学者,本书继承了胡希恕老师对经方六经辩证理论体系和对经方方证的研究成果,第一讲论述经方的用药特点,第二讲到第九讲,论述经方常用药味,第十讲概述六经用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