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朱祁镇当了两次皇帝?

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明朝第六位(1435—1449年)和第八任(1457—1464年)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母为孝恭章皇后孙氏。宣德十年,正式即位,年号正统。上任初期,励精图治,国富民强。后听信宦官王振,朝堂内外,混乱不堪,无人敢进谏。朱祁镇的一生,可以归纳为1.0和2.0两个时期。也就是决定朱祁镇命运的两大事件:“土木堡之战”“夺门之变”。


为什么朱祁镇当了两次皇帝?

一、土木堡之战


为什么朱祁镇当了两次皇帝?


正统十四年,瓦剌首领也先借宦官王振削减赏赐为由,来骚扰明朝的边境。此时的宦官王振为实现个人英雄主义,蛊惑朱祁镇御驾亲征。结果在土木堡被瓦剌击败,带出去的几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而作为皇帝的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刺当俘虏降服。也先以朱祁镇为俘虏,向明朝索要金银财宝,初期也先也尝到了甜头。但后来朱祁镇之弟郕王朱祁钰被众臣推举为皇帝,是为明代宗,明朝不再回复也先的勒索。后来,兵部侍郎于谦成功抗敌,并与瓦剌议和,瓦剌首领也先眼见朱祁镇已经无用,于是同意让朱祁镇回燕京。朱祁钰表示不愿意退位,曾对大臣说:“我并不是贪恋帝位,而是当初把我推上宝座的,是你们啊。”

朱祁钰贪恋帝位与否这并无关是非,不过他废除了明朱祁镇之子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经大臣陈述其利弊後,朱祁钰把朱祁镇迎接回京师,囚於南宫,尊为太上皇。并以锦衣卫对朱祁镇加以软禁,严密控事件管,宫门不但上锁,并且灌铅,食物仅能由小洞递入。

二、夺门之变

为什么朱祁镇当了两次皇帝?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朱祁钰病重,将石亨召到病榻前,亲自殷殷嘱咐。石亨一切都答应下来,但他亲眼看见朱祁钰的病态,内心已经打起了主意。他退出后,立即派人找到了前府右都督张鞁和宦官曹吉祥,告诉二人朱祁钰已经不行了,商议要为自己谋后路。此时,京师正有一种流言,说大学士王文正力劝朱祁钰立襄王朱瞻墡的长子为皇储,如果是这样,王文将是定鼎之臣,立有首功。即便是重新立沂王朱见深为太子,谋议是文臣之事,功劳也轮不到石亨、张鞁等武将身上。石亨说:“朱祁钰病已沉重,如有不测,又无太子,不若乘势请太上皇复位,倒是不世之功。 ”于是,这三个野心勃勃的投机分子,决定将赌注压在太上皇朱祁镇身上,拥立朱祁镇复位。

朱祁镇复位后,改年号为天顺。当天,朱祁镇传旨逮捕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文。天顺元年(1457年)一月二十二日以谋逆罪杀于谦、王文,弃市,籍其家。并迫害于谦所荐之文武官员。论复辟功,对石亨、张軏、徐有贞等人分别晋官加爵。

朱祁镇一生干了三件好事:

一、为胡善祥上谥

胡善祥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原配,可是朱瞻基不喜欢她,喜欢朱祁镇的生母孙贵妃。于是朱瞻基让胡善祥主动逊位,最后以皇后“无子多疾”为由,将其废掉。胡善祥无过被废,让天下人都为之感到同情,直到去世,也没能得到一个名分。众人碍于孙太后之面,都不敢替胡善祥说话。孙太后去世后,朱祁镇的原配钱皇后才向他提出,应该恢复胡善祥位号。

为什么朱祁镇当了两次皇帝?


大学士李贤也认为,应该恢复胡善祥位号,并且应该为其修陵墓,这样才显得英宗明孝。于是,朱祁镇为胡善祥上谥曰“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并为其修陵墓。

二、释放建庶人

当年建文帝朱允炆失踪,皇后马氏与长子朱文奎皆丧生火海,次子朱文圭仅有两岁,便落到朱棣手里。朱棣下令,将其幽禁于广安宫,朱文圭便因此被称为“建庶人”。

朱文圭一直被幽禁到明英宗时期,朱祁镇认为他极其可怜,加上他自身没什么错,便决定下旨释放他。此时的朱文圭已经年过半百,由于两岁就被幽禁,几十年不曾和外界接触,导致他被放出来的时候,连牛和马都分不清。

尽管如此,朱祁镇还是给他建了府邸,还赐了婢妾十余人,奴仆二十人。不过朱文圭放出来后没多久就去世了。

三、废除殉葬制度

为什么朱祁镇当了两次皇帝?


说起殉葬,真是无人不觉得其残忍。明朝自朱元璋起,就开始实行殉葬制度,朱元璋死后,就有38个妃子为其殉葬。就连仁善的朱高炽,死后也有5个妃子为其殉葬。直到朱祁镇临终前,他才交代太子朱见深,要废除殉葬制度。有人说朱祁镇这是在保护心爱的钱皇后,但如果真是这样,他完全可以只赦免钱皇后殉葬就行了。由此可见,朱祁镇是发自内心要废除这一残忍制度,这也是他做过最正确的决定。

朱祁镇的一生并不算光彩,他宠信过奸邪小人,打过败仗,当过俘虏,做过囚犯,杀过忠臣,要说他是好皇帝,真是连鬼都不信。但他是一个好人。他几乎相信了在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从王振到徐有贞、再到石亨、李贤,无论这些人是忠是奸,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他都能够和善待人,镇定自若,抢劫的蒙古兵、看守、伯颜帖木尔、阮浪,最后都成为了他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