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入嶺南,流韻越千年

一朝入嶺南,流韻越千年


眾所周知,蘇軾是百年一遇的天才,一生3次被貶,第二次是被貶廣東惠州。惠州地處嶺南,氣候溫暖,一年到頭甜瓜香果不斷,其中以出產荔枝、龍眼、柑橘、楊梅等超甜果類出名,在蘇軾眼中這裡是洞天福地,他到此如游魚得水,大飽口福的同時,心滿意足地賦詩一首:“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通過這首詩不僅能能看出蘇軾對荔枝的喜愛,更能感受到他沉浸嶺南文化的悠然。


南嶺之南,謂之嶺南。南嶺又稱五嶺,位於長江和珠江流域,以自西向東的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為分割線,是湖南南部、兩廣、江西南部與中原的劃分。這也是一條重要的人文地理分割線。五嶺以北,是荊楚文化區;以南,屬於嶺南文化。

一朝入嶺南,流韻越千年

圖片來源:攝圖網,VRF企業授權

在陸權時代,國家的發展重心在中原。嶺南地區地處東南沿海,遠離中央王朝,缺少有效開發,往往成為流放刑徒或貶謫的理想場所。但隨著人類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強,海上貿易的繁榮直接促進了海權時代的到來,而嶺南也因此迎來歷史發展機遇。


1757年,乾隆皇帝一道聖旨,下令除廣州一地外,停止廈門、寧波等港口的對外貿易,推行“一口通商”政策。閉關鎖國的政策直接將清朝的對外貿易鎖定在廣州十三行,也極大地刺激了嶺南地區的商貿發展。位於珠江邊上的中外交易場所洋船聚集,幾乎所有亞洲、歐洲、美洲的主要國家和地區都與十三行發生過直接的貿易關係。“窮修路,富修屋”,富起來的嶺南商賈們便在廣州城西“西關角”一帶興建極具嶺南特色的廣州傳統民間住宅形式,被稱為“西關大屋”。


西關大屋是嶺南建築的代表,也繼承了我國傳統建築的優良風格,一般採用中軸線左右對稱的佈局。主要廳堂依中軸線而建,每廳為一進,庭院一般建有二三進。進與進之間是小天井,天井建有上蓋,靠天窗採光通風。進的兩側為偏廳、偏房,較大庭院偏房的兩側還建有巷,一般稱為“火巷”、“水巷”、“青雲巷”、“冷巷”等,用作交通、通風、採光等。鼎盛時期的西關大屋多達800多間,由於歷史變遷,現只剩下幾十間,主要集中在文昌北路耀華大街西關大屋街區、恩寧路多寶坊泰華樓、龍津路逢源大街小畫舫齋、荔灣區泮溪酒家南側的龍津西西關大屋保護區、海珠區南華西街大屋群和龍導新街的大屋群。


正如“西關大屋”的由來一樣,嶺南建築的風格深受氣候、地質、區位等自然條件影響,同時還與歷史傳統、人文底蘊和社會生活息息相關。不僅體現在建築技術、結構構造、建築材料等建築特徵上,還變現在外貌風格、細部特點、裝飾特色等藝術特徵上。

一朝入嶺南,流韻越千年

嶺南地區氣候炎熱、潮溼多雨,居民普遍喜歡輕穎、活潑的生活方式,推崇在戶外進行社交或家庭聚會。為了避免厚重實體建築使環境繁重壓鬱,嶺南建築普遍採用開敞通透的平面與空間佈局,敞廊、敞窗、敞門作為室內外空間的過渡和結合,採用敞廳、敞梯、支柱層等室內建築結構,使得建築整體呈現出輕巧、活潑、自由的風格。


此外,嶺南建築還具有設計複雜、精細的特點,通過樣式複雜之物展現自身對高難技巧的掌握以及長時間跨度的工藝積累,既彰顯了個人家庭的財富與地位,也體現了國家的富強與偉大。


時至今日,隨著廣州城市改革發展的飛速前進,昔日熱鬧的十三行、精緻的西關大屋已淹沒在高樓林立的繁華都市中。如今,再說起閒適自在的嶺南之境,人們還是會想到咫尺山林,風雨潤澤,鳥語花香,綠韻紅妝……若能將一切可以被想象到的古韻雅緻、恣意清逸都裝進現代人的日子裡,那必是一番無限美好的人生境界。

一朝入嶺南,流韻越千年

如今廣州繁華景象 圖片來源:攝圖網,VRF企業授權

幸運的是,中國鐵建地產從未放棄對嶺南建築文化的探尋,“花語嶺南”便是將嶺南園林之境融入高端中式美居,讓嶺南建築之美重新走進南粵人民的居家生活,共尋城市繁華下的一方歸真淨土。

一朝入嶺南,流韻越千年

窗前修竹靄如雲,巧語春禽只聽聞。

睡起蒲團趺坐穩,惟將茗椀對爐薰。

——《春日嶺南》 ·宋


廣州番禺作為嶺南文化勝地,素有“文化藝術之鄉”之稱,這裡蘊藏著2200多年的歷史沉澱,包容著現代文明與中華古韻的碰撞,又獨享著無可替代、可圈可點的嶺南色彩。採中原之精髓,納四海之新風,為重新定義嶺南院落奢居而生的中國鐵建·花語嶺南項目便坐落在這裡。

一朝入嶺南,流韻越千年

中國鐵建·花語嶺南展示中心

01 / Landscape

巧築傳統中式結構 · 添奢

嶺南文化異彩紛呈,豐富的民間藝術源遠流芳,每一門獨特技藝的傳承與鑽研,都只因嶺南人世代追求著心之所向的美。

走入售樓部接待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席流暢的硃砂紅,主幅背景畫所應用的正是號稱全國“四大名繡”之一的廣繡工藝,金絲線在紅綢緞上穿梭交織,梳密有致地繪製出嶺南城池風貌,大氣凜然、金碧輝煌,自在怡然的嶺南院落生活,不覺讓人翹首以盼。

一朝入嶺南,流韻越千年

02 / Landscape

提煉餘蔭窗花風物 · 弄韻

人說廣州番禺有一寶,名曰餘蔭山房,又稱餘蔭園,與順德清暉園、佛山樑園、東莞可園合稱嶺南四大名園。餘蔭山房建成於清同治六年,以小巧玲瓏、佈局精細的藝術特色著稱,充分表現了古代嶺南園林建築的獨特風格和高超的造園藝術。園地雖不足2000平方米,但亭橋樓榭,曲徑回欄,荷池石山,名花異卉等,一應俱全。其間深柳堂的檀香木雕屏上更刻有晚清三大才子梁山舟、張船山、翁方綱等人的詩句和乾隆大學士劉墉的書法手跡,古韻流長,深得眾多文人墨客青睞。

花語嶺南的設計靈感來源於餘蔭山房,將建築元素融入現代景觀的造園手法,以處理各種細節:景牆上的紋飾、地面上的裝飾花紋都來自餘蔭山房漏窗的雕花。和煦日光透過精緻窗格投射而入,輕撫牆壁,倒影模仿著窗花的精美成為又一層裝飾品。

一朝入嶺南,流韻越千年

03 / Landscape

描繪雲山珠水疊影 · 造境

從秦朝始建至今,廣州這座依山傍水的古城,從小漁村建設成大都會,譜寫了滄桑歲月,記載了春去秋來。

積澱千年,極具廣州本土特色的嶺南景緻泛動著神秘的色彩。雲山珠水被稱為廣州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觀,雲山疊翠、珠水夜韻,亦是羊城八景之中常常被津津樂道的提名。

一朝入嶺南,流韻越千年

花語嶺南在細節打磨上又汲取了當代羊城的細膩和柔美,採集了白雲山和珠江水的抽象線型,通過特殊工藝在室內屏風上呈現出全新的視覺效果。山巒聳峙、波光粼粼、長空碧水、地大物博,巨大的屏風將這份蔚為壯觀的嶺南景色。

一朝入嶺南,流韻越千年

歷史人文之績,沿襲傳統中式的古韻格調,這是一份情懷,也是一種追溯歷史、致敬歷史的態度。所謂傳統中式風格,實則一種以宮廷建築為代表的中國古典建築中的室內裝飾設計藝術風格,氣勢恢弘、壯麗華貴、雕樑畫柱造型講究對稱,色彩講究對比,裝飾材料以木材為主,精雕細琢、瑰麗奇巧。

一朝入嶺南,流韻越千年

為了在宮廷的奢華堂皇與嶺南風情的多元務實中尋找平衡點,在設計構思上選擇了從木結構體系入手,提煉中式建築結構中斗拱和月梁的典型元素,重塑出一個兼具雍容與時尚,精巧與大氣的中式銷售體驗中心。

四根立柱,上加橫樑、豎枋縱橫構成“間”,物造奢工,古韻流傳,承托起“花語嶺南”的序章,邁步而進,等待一段讚頌嶺南光景的故事娓娓道來。

一朝入嶺南,流韻越千年

花語嶺南是對中國古典文化的致敬,是對嶺南古韻的繼承和發揚,身處其中,彷彿褪盡喧鬧與浮華,如徜徉於歷史長河之中。觀一方景,感一處情,由景生境,以境動情


一朝入嶺南,流韻越千年

首層平面圖

一朝入嶺南,流韻越千年

二層平面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