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囧妈》:面对那个孤身诱熊的母亲,我们为什么感动不起来

《囧妈》,是徐峥首次对家庭亲子关系的探讨。很遗憾,豆瓣网友给出了5.9的评分。这实在算不上高。原因可以列举为千千万,其中一点不容置疑——对于母亲,对于母爱的歌颂,我们越来越难被感动。

再谈《囧妈》:面对那个孤身诱熊的母亲,我们为什么感动不起来

刻意的煽情,弄“真”成“假”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从古至今,母爱已经被拔高到顶峰。如何让浸润着这样的文化成长的观众感动,徐峥团队确实煞费苦心。于是,徐伊万和母亲卢小花在冰天雪地的大森林里遇到了小熊和母熊。最最危险的时刻,母亲终于如观众所预料的那般,脱口而出:他死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吃我,别吃我儿子,别吃我儿子!

再谈《囧妈》:面对那个孤身诱熊的母亲,我们为什么感动不起来

当然,喜剧不会让人伤心。俄罗斯友人及时出手,在最后0.000001秒射杀大熊。不知道为什么,本该最让人泪奔的一幕上演时,总让人觉得这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熟悉的剧情”,我们就是感动不起来!

为什么!编剧们会固执地认为,母爱一定要上升到生死之选才动人!那些一辈子没有为儿挡枪遮弹的普通母亲,那些朴素、温馨、平凡的母爱,就不能以情动人吗?难道,中国的儿女们,对于母亲的日常付出,就一直是这么安之若素、心如止水吗?

不少网友还质疑,这剧情也太玄幻了吧,熊冬天不是要冬眠吗?母熊会让小熊单独出行吗?生活中的感动,流露于细节;虚构的剧情,经不起推敲。生活中多少真实的故事,淡淡散发着母爱的芬芳。每一个平凡家庭,都有动人的母爱。

再谈《囧妈》:面对那个孤身诱熊的母亲,我们为什么感动不起来

比如,前不久,一位林医生描述了他的所见所闻。寥寥数字,温情顿现。原来,一位老奶奶独自前来找林医生检查。她64岁的儿子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住进了重症监护室。为方便照顾儿子,不感染更多家人,她不许别人看护,自己吃住都在医院,累了就稍微咪一下,饿了就泡包方便面。“我已经90岁,无所畏惧”,短短一句话,闻者都觉人心暖暖。

热评区,句句动人。“凌晨2点,独自带着儿子就医”“90岁的为母则刚”……很多人热切地表达了对老奶奶的祝福,更多人表达了对病人及医护人员的感激。这个时代,从来没有缺少过感动。

再谈《囧妈》:面对那个孤身诱熊的母亲,我们为什么感动不起来

那些源于我们内心深处的悸动,一直都在。只是,我们已经不愿意再被刻意制造的巧合感动。

蜻蜓点水的和解,笑掩矛盾

徐伊万和张璐会复合吗?看的时候,人人自问。

卢小花和徐伊万会和解吗?看都不用看,一定会。

最终,母子俩如同那扇门上落伍的老锁与密码锁一般,选择了和平共处。

然而,母子以后都能长久地和和气气吗?不!

为了彻底激化母子之间的矛盾,编剧让徐伊万撕心裂肺地对着母亲怒吼:我爸不是喝酒喝死的,都是你害死的!什么你都要管,喝酒、调工作……因为儿子这一次过瘾地吐槽,卢小花彻底怒了。她像一头愤怒的母狮一般,从列车上冲了下去,徐伊万紧随其后,剧情便发展到了雪域森林。这一刻,剧情的发展可谓是紧锣密鼓。毕竟前面太多的枝枝蔓蔓,看得人心头抑郁。

再谈《囧妈》:面对那个孤身诱熊的母亲,我们为什么感动不起来

徐伊万为什么致歉?他错了,还是母亲生气了。

然而,就在观众们被带着节奏,渴求真相之时,徐伊万却“怂”了。虽然,这确实是中式儿子,但观众却懵圈了。到底怎么死的,为什么提到这个问题才暴怒,难道徐父徐母一直假恩爱?搜一搜热点,大家都在质疑:卢小花的秘密,徐伊万知道了吗?

他悲切地道歉了,抱着他的母亲。很多人都知道这种感觉,就是小时候看到母亲怒了,我们便赶紧小心翼翼,赶紧道歉,尽管压根不知道自己如何错了。我们都活得“很有经验”:道歉了,母亲就开心了,一家人的气氛就正常了。甚至,很多家庭都是畸形的,逢年过节花点心思送点礼物“贿赂”一下母亲,她便欣喜若狂,孩子接着生龙活虎,父亲接着对家务不管不顾。

我知道,这样是错的,错得离谱。我想从这个中产阶级之家寻求答案。让我失望的是,我找不到。剧情看到后半部分,我一直一直在想,徐伊万道歉的点到底是什么呢?他是真心觉得自己话说重了,还是卢小花生气了。

最后的最后,徐伊万邀请母亲到自家的一楼居住。其实,为了逃避母亲的“管控”,他明明与母亲分居已久。母亲的60秒语音方阵他没有听,陪她去俄罗斯的梦想他没有答应,连用智能手机的问题他都没有空解答。这么一个不合格的儿子,他的致歉显得蜻蜓点水。电影本身,却在强调,他的原生家庭赋予他“掌控”张璐喜好的习惯,让张璐忍无可忍。这么一个不合格的儿子,他的致歉显得蜻蜓点水。电影本身,却在强调,他的原生家庭赋予他“掌控”张璐喜好的习惯,让张璐忍无可忍。

再谈《囧妈》:面对那个孤身诱熊的母亲,我们为什么感动不起来

卢小花为什么致歉?过犹不及,不是托词。

每个妈妈都习惯反思,如同习惯管控一般。卢小花不知道自己管得太宽了吗?她知道,然而她只是习惯了。管吃管喝管睡管交友管生娃……事实上,这并不是多么过分的事情。父母有权利与我们探讨,何况她一直那么小心翼翼地问,看得人心疼无比。即便不是母亲,就是我们的普通朋友,也可以问问我们的婚恋观、谈论一下眼下的状态啊!

在俄罗斯新娘的舅舅家,她看不得儿子落泪,更听不得儿子讲出离婚的事实。是徐伊万啊,他一直隐瞒,他一直嫌弃,他不知感恩,他不愿意陪伴!当妈的,只因他一句道歉,便让往事随流水了。而徐伊万呢?你能在万千网友的监督下,多陪母亲唠唠嗑吗?


再谈《囧妈》:面对那个孤身诱熊的母亲,我们为什么感动不起来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徐伊万是,那卢小花自己呢?她为儿掩盖被家暴事实,苦守这个家庭。她花费20000元去红星大剧院演出,不就是为了三个字——“被看见”吗?然而,她正是千千万万个中国母亲的形象集合。妈妈们啊,求你们爱自己更多一点,好过每天忙忙碌碌被忽视。

被“下蛊”的原生家庭,不背锅!

那个从未出过镜的徐父,无疑是个不称职的丈夫、父亲。“小孩子是看不到那么多的,你只知道他是你的父亲,却不知道他是我的丈夫。“卢小花对于他,有爱,有维护,如果不是这场意外,她会有始有终。然而,徐伊万没有继承。他质疑母亲对父亲管控太多,致使他太过郁闷而酗酒。

徐父去世以后,卢小花独自把徐伊万养大。她是如何地坚韧,如何地省吃俭用,电影没有丝毫提及。当然,徐伊万也没有继承。为营造喜剧效果,电影特意表明,坐一趟绿皮火车的价格比坐飞机还要高。卢小花却计算的是每个小时划到多少钱。

张璐与徐伊万之间,为什么出现了婚姻之间的裂痕呢?电影一开篇就说,那个长得特别作的台灯,从一进门张璐就特别讨厌,然而徐伊万一直以为张璐是喜欢的,还特意为她修好了。徐伊万的心里,住着一个假的妻子,她的性格爱好已由徐伊万的喜好设定好。为印证这个事实,电影还特意通过片段化描写认定,卢小花的心里也住着一个假儿子,他的吃喝拉撒由母亲设定。然而,卢小花的问题是源于情至深、爱之切。徐伊万的问题是愿意是情不够真,意不够切。

再谈《囧妈》:面对那个孤身诱熊的母亲,我们为什么感动不起来


如果说,张璐分析问题是一针见血,那徐伊万分析问题就是强盗逻辑。他把张璐分析的夫妻矛盾直接转嫁到母子关系上去,事实上,他就是一个懒之又懒的大坏人。对于这两个女人,如果不是这一趟奇幻之旅,他从来没有认真了解过。因为,这一切,都是他的个人原因。想甩锅给原生家庭,观众不服!

为了拖住张璐,他不惜”遥控“好哥们免费给张璐的签约方提供技术。为了挽回张璐,他用”你就是太讲理论“这样的歪理强行解说,为睿智的网友们强灌鸡汤。最终,他们回不去了,网友皆大欢喜。

再谈《囧妈》:面对那个孤身诱熊的母亲,我们为什么感动不起来


写在最后:徐峥导演,我们已经长大了!

请别再让我们为笑而笑,我们笑不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