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一期《演員請就位》中,陳凱歌和郭敬明兩位導演互拍作品,最終,郭敬明導演的《妖貓傳》劇作總票數為182 ,以23票之差贏了陳凱歌導演的《悲傷逆流成河》。場下演員們直言“和我們想象中的結果有點差距”。
在這裡,我們不談論電影拍攝的好壞,也不討論劇本的問題,我們就為場下演員在結果出來時的反應進行一番探討。
投票結果出來後,有一句話引起了我的注意。
“相對來說,可能是凱哥導演組的勝算高一點。”
“和我們想象中的結果有點差距。”
這讓我聯想到《學會提問》中提到的“暈輪效應。”
1.
書中是這麼解釋這個名詞的。
所謂“暈輪效應”,是指我們通常會先認識到一個人身上所具有的積極或消極方面的特徵,然後就把這些特徵和這個人的其他一切都聯繫起來。
作者也生活化的解釋這個意思。
比如一個人人有副好嗓子,並且樂善好施,然後我們在聽到她染上毒癮而要到戒毒所接受治療時,就會感到特別震驚。我們過高的估計一個人的善良品行。因為“暈輪效應”的存在,我們想象這個名人在生活的每個方面都很高尚。
可是如果有人做了讓我們覺得討厭的事情,我們就會覺得他方方面面討厭。這個人要說的話,我們連一個字都還沒聽到,對他是好是壞就已經做出判斷。
大多數人會對郭敬明組贏了陳凱歌組感到驚訝,我想大多也是因為這個“暈輪效應”。
如果節目組不要把誰拍哪個片段標出來,起碼在投票上就能規避掉我們喜歡或者討厭某個導演的主觀偏見。
2.
人在小時候受到的冤枉或者委屈總能記得特別清楚。
小時候,在學校圖書館遇到這麼一個事情。
借書刷卡的時候,排在我前面是一位在全校師生裡都認為品學兼優的女孩子。因為借書刷卡的人比較多,為了加快速度,老師會讓我們把書翻開到借書條的那一頁,一個排一個的把書放在桌上排隊。
到了那位品學兼優的女孩子的時候,她把某本稍微薄一點的書夾進另外一本書裡,以為能矇混帶出去。誰知老師一翻,發現了不對勁,她倒也反應很快,直接撥到我的書堆裡,然後特別驚訝地說:“誒?怎麼回事?”然後就望向我。
我雲裡霧裡的,誰知一轉眼,老師也在疑惑地看著我。我後來才意識過來,原來那老師把懷疑目標轉到了我身上。
因為那位女孩子是公認的品學兼優的三號學生,所以一切的“壞事”都不可能是她做的。圖書館老師就是用這個一種“信念”評價我與她的行為。
我當時深刻地體會到,所謂“品學兼優”有時候不過是一個濾鏡下的標籤。
3.
"人"常常被有意無意忽略,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這些思維,就埋在無意識之下。無意識是如此之深,以至於常常看不見他人,對自己也熟視無睹。
標籤化何嘗不是一種偏見?品學兼優的學生就一定不犯法?經常曠課的學生學習能力就一定差嗎?
人一旦對某一項事物建立某種信念,就很難打破這種看法。這種情況被稱為“信念固著”。
動畫電影《哪吒》裡,申公豹說:“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山,任你怎樣都移不動。”
我在寫作班認識的一個同儕,他說不管是上班還是出差的時候,包裡總會帶一本書,有空的時候就翻一翻。同事看到了卻嗤笑他裝認真、沒想到他還會看書。
他經常也在一些平臺上發表自己的文章,可是同事看到後卻都覺得不是他寫的。也有人覺得他是抄襲了誰的。
他都覺得自己給人的印象怎麼會是這麼“不學無術”的樣子。
有人說:“每個人的靈魂都有向陽或向陰的兩面,向陽的一面無論多惡劣,那是他們接受且願意旁人看到的自己;而向陰的一面,常年藏在不見光的角落裡,哪怕充滿溫情,他們也羞於見人。”
這些有著強烈“信念固著”的人,你經常會覺得解釋無用。因為他們沒辦法用一個開放的心態聽取你的觀點或者意見。
但是他們卻非要告訴你他們才是對的。哪怕沒有任何理由。
有人說:“頭腦總是創造出誤解,因為頭腦已經擁有它自己的偏見。”
偏見是真實人性的常態。但是如果真的想要與人建立一個良好的關係,想要好好溝通,是不是應該先消除自己的頭腦裡臆想出來的偏見?
4.
很多事情又不是突然發生的。只是突然被你看到了而已。
你是人,他也是人,只是被當成了“神”,又或者被當成“丑角”。
說得庸俗點,都是要拉是放屁,便秘一樣憋氣擺醜臉。
別人的好,別人的壞。別人的美,別人的醜。也不過都是你腦子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