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10年,跳槽6次,为何他跳槽如此频繁?背后的原因很扎心

身处职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职场上过得顺风顺水,职位步步高升,同时每年还能赚得盆满钵满。但是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大多数人在职场上并不能过得很如意,他们在职场上总会磕磕绊绊,一路上也会遇到很多问题。

在遇到问题时,一些韧性比较强、运气比较好的人,他们就能顺利的解决问题,闯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最终在职场上收获应有的成绩;但有的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虽然他们已经经历了很多的磨练,但他们最终依然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和自己的职场定位,最终他们在职场上也是过得一塌糊涂。

工作10年,跳槽6次,为何他跳槽如此频繁?背后的原因很扎心

01

过的不如意的职场人到底经历了什么?

张扬在职场上已经工作了近10年的时间。在这10年的时间里,他跳槽6次,去过很多家公司,也认识了很多人。按理来说,张扬并不是一个很差劲的人,他在上学那会儿就是一个好学生,他几乎每年都拿奖学金。除了在大学拿奖学金,在学习之余,他也会参加很多的社会实践活动。所以,不错的学习成绩外加丰富的兼职实习经历,这让他在大学毕业的最后一学期就很顺利的获得了一份在大企业的工作机会。

第一份工作就在很多人羡慕的大企业工作,这在当时极大的满足了张扬的虚荣心。初入职场,张扬本来打算在这家大企业好好工作几年,用成绩证明自己。可是最终张扬在那家单位还没干够一年,就匆匆的辞职了。这一离职,让很多人都感到匪夷所思,而在张扬看来,他却认为自己终于可以如释重负了。

后来大家在问起他辞职原因的时候,他说,由于他在那家单位干的事情很危险,单位的工作环境也不好,所以他感觉长期工作下去对自己身体不好。同时,他所做的工作还需要长期倒班,再加上他还要和大型的机械、电器打交道,这让他感到很不适应当时的工作。长期倒班让他感觉生物钟紊乱,有时他还会莫名其妙的发脾气。由于经常和机械与电器打交道,所以他总在担心自己会不会被烫伤,会不会被电器电到。虽然他有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但是每当干起活来,他的手心就会直冒虚汗。

裸辞以后,他一时间不知道该干什么了。最后在迫不得已之下,他就找了一家职业咨询机构去帮他规划以后的发展道路,但是那家职业咨询机构确实表现的很不专业,虽然他们给了张扬一些建议,但是张扬觉得那些建议的可执行度并不高。最后在一番痛苦的挣扎之后,张扬还是放弃了那家职业规划机构给他的建议,他开始自己探索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

工作10年,跳槽6次,为何他跳槽如此频繁?背后的原因很扎心

接下来,他就开始在网上搜索各种资料,然后通过借鉴别人的一些工作经验和别人分享的东西来一步一步的摸索适合自己的道路。在经过一番折腾以后,他似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但是这条路却需要他重新开始学习。

一说起学习,他就犯难了。虽然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差,可是这学习还要脱产几个月,这几个月还没有收入,学出来到底能不能就业,这些都不好说。

那时,他又开始纠结了。

学,或许还有一条路,未来还有一线生机。如果直接放弃,或许他就只能继续迷茫下去,直到未来出现转机。但是这个转机啥时候出现,谁能说得清楚?

思来想去,最终他还是决定先报一个培训班去学习一下,毕竟他真的不想再做之前的工作了,而想去他感兴趣的行业工作,培训班是他那时唯一可以借助的外部力量,也是他跨入新行业的纽带。

最后张扬花了几万块钱报了一个培训班,在里面脱产学了近半年的时间。虽然培训班的老师讲的一般,甚至有时候老师还会注水,但是上了那条贼船,他已经没有了退路。他只能安心学习,争取通过近半年的学习来获得一块跨入新行业的敲门砖。

几个月以后,他的梦想终于实现了。那家培训机构给他介绍了一份工作让他过去面试,而他也面试成功了!看到面试公司的回执信,他激动的半天说不出话来。

进入新的行业,新的公司发展以后,他感觉自己的视野明显开阔了很多。新行业的发展机会要比之前的行业多得多,从此以后,他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担惊受怕”的工作了。现在,他终于可以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吹着空调,瞧着二郎腿工作了。

但是即便是这样的工作,他干了两年多的时间以后,又匆匆的辞职了,而这次又是裸辞!在别人看来,他们都很不理解,为什么张扬每次都能够遇到这么不错的工作机会,但他每次工作不久就要辞职?按道理来说,张扬的自身条件并不差,他的学习能力也不差,他工作的单位也很有发展前景,那为什么他每次在一家公司里面都待不久呢?

工作10年,跳槽6次,为何他跳槽如此频繁?背后的原因很扎心

02

工作一段时间就跳槽,张扬也很无奈,于是他开始自我反思

关于跳槽这个事情,张扬自己也考虑过很长时间。他想过是不是自己的抗压能力不强,是不是自己无法适应人多的环境,又或者是不是自己的学历不高,所以才导致他经常无缘无故的裸辞。

后来,虽然张扬自己罗列出了一些原因,但他依然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他本来想好好的复盘一下自己的“鲁莽行为”,但想了一个月还是没有想清楚,最后他又匆匆忙忙的找了一份工作,然后又开启了新的职场旅程。

让我们不敢想象的事,他在进入新公司才工作了一年多,又辞职了,而这一次,任然是裸辞。

其实关于张扬辞职的事情,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疑问点。张扬自身的条件其实并不差,如果他懂得坚持,并选择一家单位好好干下去,其实他完全可以在一个领域里面做得很好。

工作10年,跳槽6次,为何他跳槽如此频繁?背后的原因很扎心

那他为什么每次在一家单位工作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匆匆的辞职呢?

通过一番询问以后,我慢慢的发现了其中的答案。

原来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张扬的学历并不高,但是他靠着大学时出色的表现,很顺利的进入到了一家不错的公司。第一份工作虽然很不错,但是他只是大公司里面最底层的人员,他干的也是最苦最累的活。他每天都需要加班、熬夜,这使得他的身体严重的脱虚。再加上他所工作的环境是在一个车间里,车间里面有大量的粉尘,而且他每天还要和机械、电器打交道,这让他对自己的工作环境十分厌恶。

有一次,他看到他的师傅在处理一个电器故障的时候被电了一下,当时他近距离的看到了他师傅脸上展现出的痛苦表情。自此以后,他就对电器和机械产生了一种恐惧感,每次在和机械或电器打交道的时候,他都在担心自己会不会被电倒,自己会不会被烫到。

后来,他通过转行进入到了新的行业以后,虽然工作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他一直无法克服一件事情:和别人愉快的打交道,和别人一起合作做事情。

张扬从小就比较内向,为人比较腼腆,他每次和一些陌生人说话就会感到脸红,同时当别人说他工作做的不好的时候,他也会感到非常的自责。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每次做事他都要追求十全十美,但在每次做错事的时候,他都会深深的自责,追求完美的性格让他每次在工作没做好的时候就会感到压力很大。后来当他在工作上出现了一些小的差错,同事和领导同时指责他的时候,他终于扛不住了,于是在一番挣扎后他又想到了放弃。

其实,张扬一直很纠结。

他生性好强,但又容不下别人说自己。因为他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应很苛刻了,别人一提他,他就会下意识的认为别人是在针对他。但其实,别人并没有那样去想,一切都只是他的敏感在作怪。

当然还有另外一方面的原因是,张扬从小就生活在一种父母经常吵架的环境当中,他所接受到的反馈都是一些负向的反馈。他的父母从来没有承认过他在某方面做得很好,他的父母也从来没有鼓励过他。不论他做的好还是差,他的父母总是在打击他。父母的这种打击就让他慢慢的形成了一种自卑的心态,所以他每次在做事的时候,总是极度的不自信,而一旦不自信,他就很容易自我怀疑。

张扬小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他奶奶在带他,所以在他的潜意识当中,就会表现成一种非常缺爱的状态。而在工作中,他很难真正的信任别人,也很难真正的融入到别人的圈子里去。他在平时很少交朋友,但是他的唯一的两个好友都是他的挚友,他们可以无话不说,彼此非常信任。但是在职场上,工作的特殊性质就要求他必须融入到集体的圈子里去,他必须要很好的和别人合作,但他却似乎很难融进去。所以他经常被同事孤立,公司的很多消息他也经常是最后一个知道的,同事开展活动也不会叫他。

久而久之,他就被同事给孤立了。

工作10年,跳槽6次,为何他跳槽如此频繁?背后的原因很扎心

工作追求完美、接受不了别人的批评、生性敏感、无法融入集体、在职场上没有朋友,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必然会导致他的每一份工作都做不长久。

03

当出现这种情况后,他做了什么?效果怎么样?

其实,当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的时候,他也想过去改变自己,他想逼着自己走出去和别人打交道,去好好去迎合别人,但是在尝试了一段时间以后,他还是放弃了。

因为通过尝试后他发现: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以后,就很难真正的被改变。而当一个人为了迎合别人而去改变自己的时候,他就会感到非常的难受和痛苦。当然他也想过,既然自己不擅长和别人打交道,那他干脆就去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知识,然后在专业上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接下来,他也报了很多培训班,开始大量的学习,大量的总结自己和提升自己。这一点虽然在他以后的工作中帮了他一点忙,但是实践后的结果告诉他:如果他想要更好的在职场上发展,光是做好自己手头的事情还远远不够,他必须要借助集体和外部的力量来实现自己升职和加薪的愿望。

毕竟职场是一个由人组成的地方,有人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

大家在一家单位工作,人与人之间就少不了一起合作做事情,一起打交道。如果你一个人经常独来独往,经常不和别人交流,别人在做事情的时候就会慢慢的孤立你,而当一个人慢慢的被一个集体孤立以后,那他距离被这个集体淘汰出局也就不远了。

在最痛苦的时候,张扬甚至想到了去看心理医生。因为张扬觉得,他现在的状况已经不是出现了一般的问题了,他觉得他的心理上已经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但是他又想,如果他去看了心理医生后发现自己没有问题,那这个钱不就白花了吗?同时,当别的同事知道他去看心理医生后,那这不正就坐实了自己在心理上有病的怀疑了吗?

最后考虑了一段时间,张扬还是没有去看心理医生,他决定通过看书、听音乐、旅行的方式来慢慢的调解压力,慢慢的改善自己。

张扬通过这种方式尝试了一段时间,虽然有点效果,但是效果不明显。后来,随着年纪的增大,他越发觉得,自己并不想在很多人面前做作,他更喜欢一个人独处,他知道只有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才是他真正感到幸福和快乐的时候。每当出去参加活动、和很多人吃饭、唱歌,他就会感到很累,很不自由。而每当他一个人坐下来静静的看看书、听听音乐、画画的时候,那种感觉才会真正的让他感到舒服。

其实在职场上,像张扬这种情况的人,已经不是个例。

很多人其实本来也很优秀,他们在各方面的能力也很强,但是他们就是不善于和别人沟通和交流,他们更不喜欢在人堆里展示自己。有些人虽然已经在职场上工作了一段时间,但是他们一直得不到职位的晋升和发展,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难以和别人合作、难以真正的融入到集体中、难以在职场上得到别人的认可。他们在职场上总是独来独往,他们很容易被其他人孤立。

工作10年,跳槽6次,为何他跳槽如此频繁?背后的原因很扎心

04

那面对这种情况,他该如何从根本上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其实不光是张扬,我们每个人在进入职场工作之前,都要先搞清楚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工作?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阐述,其实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都需要满足以下几种需求。只有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一个人才会真正的感到快乐和幸福感。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低到高依次要满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分析张扬的情况,我们就会发现,张扬虽然已经满足了基本的生理层面的需求,但是在安全需求和社会需求这一块,张扬并没有真正的获得满足。

张扬第一份工作的工作环境并不是他喜欢的,工作环境中充满粉尘,同时在和电器和机械打交道的时候,他每天都在担心自己会不会被电到,会不会被烫到。所以在他的第一份工作中,他的安全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

后来,在换了一个环境以后,虽然外部的环境好一些了,张扬终于可以坐在空调房里在电脑上工作了,但是他的社会需求依然没有得到满足。所谓的社会需求就是一些关于亲情、友情、爱情方面的需求。张扬在单位里面工作时,他总是独来独往,他在单位里面也没有其他的朋友,吃饭散步都是他一个人。所以久而久之,他就慢慢的被别人隔离了。

而张扬之所以无法很好的融入到团队中去,这其实跟他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他从小就生活在一种父母经常吵闹的环境当中,父母之间没有爱,父母对他也只有打击,没有赞扬。所以这就造成了他在性格当中一直充满敏感,他也不愿意轻易的相信别人。虽然他的性格很要强,但是如果他一直不相信别人,一直不愿意和别人打交道,一直无法融入到一个集体当中去,那他就很难在职场中取得别人的信任,他也很难真正的适应职场的环境。

张扬表面上展现出来的情况或许还只是冰山一角,其实在冰山下面,还隐藏着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比如对张扬来说,他的成长环境已经对他的个人认知、情感、意志力和情绪上的一些特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一旦在早期形成了,就很难在后期被改变。这也是为什么张扬虽然已经意识了自己的问题,但他却很难真正改变的原因。

工作10年,跳槽6次,为何他跳槽如此频繁?背后的原因很扎心

05

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张扬认清自己,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呢?

其实,不论你是外向型的性格还是内向型的性格,不论你是善于和别人打交道,还是习惯一个人独处,性格并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要把一个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其实每个人的价值都可以被最大化的发挥出来。

而对于张扬来说,虽然他不善于和别人打交道,他在职场当中也喜欢独来独往,但是他的身上其实也有很多优点。

通过深入的和张扬沟通和交流以后,他才告诉我一直深藏在他内心中的一些秘密。

张扬说他从小就喜欢写东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写作文以来,他最喜欢上的课就是语文课、英语课还有音乐课。特别是每次写作文的时候,别人想了半天才写出一段话,而他只要拿起笔没过一会儿,他就可以写出一篇文章。所以每当听到语文老师拿着他的文章在同学面前朗读的时候,他总会很享受那短暂的时光。

从小老师就告诉他,其实他在写作方面确实很有天赋。对于写作而言,敏感、对外物好奇、爱思考,这些东西恰恰成了他写作的优势。他每次看到外部的一些变化或者是感受到了一些环境的刺激后,他提笔总能写出很多优美的句子。而他的这种能力,其实早就得到了学校的认可。上初中时,他参加过几次作文大赛,而每次大赛他都拿了奖状。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坚持写作。每次当他一个人静静的去写东西的时候,他才会感到时间是属于自己的。工作之余,他还喜欢出去摄影,他喜欢用镜头把最美的瞬间记录下来,等到有空的时候再慢慢的去回味,再去体会其中的意境。

但是当问及他现在的工作的时候,他总是表现出一脸愁容,好像他当前所做的工作并不能给他带去满足感,他也不愿再去职场中体验那种痛苦。

作为一个明眼人来说,通过看到张扬的这一番表现以后,相信每个人的心中已经知道张扬喜欢什么。

其实一直以来,张扬都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他的天赋和特长在哪里,他就是一直没有迈出第一步,没有去做相关的尝试。

后来在沟通结束的时候,我告诉张扬,其实他完全可以先走出第一步。他既然那么爱写作,在写作领域也有那么多年的积累,那他完全可以静下心来,利用平时工作之外的时间重新开始写作,然后试着投投稿。同时,他那么喜欢摄影,那么喜欢捕捉美好的瞬间,他也可以把自己的摄影作品发给一些需要作品的平台上,先试试水,先看一下别人认不认可他的作品。如果他的能力能够快速得到市场的反馈和认可,那他接下来完全可以走写作和摄影方面的道路。因为只有这种道路才能真正的激发他的天赋和创造力,而他只有做了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情后,或许他才不会活的那么痛苦。

工作10年,跳槽6次,为何他跳槽如此频繁?背后的原因很扎心

综上所述,造成张扬频繁跳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通过上面的案例和分析,我们自然会明白,张扬连续跳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了。张扬自身条件不错,学习能力也很强,但是走出校门正式参加工作以后,他的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并不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他从小就一直生活在那种缺乏爱的环境当中,他深层次的爱的需求一直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他长大以后也就很难真正的去信任别人,去融入到集体当中去。

在职场上经常被孤立、性格敏感、安全需求和社会需求一直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他才会通过跳槽改变环境的方式去寻找这种满足感。但是不想和别人打交道、无法融入集体并不意味着他无法干好工作。其实工作的种类有很多,他也有很多工作可以选择。工作也不一定非要在一个集体中安放自己,其实现在已经有很多的工作形式了。只要发挥天赋和专长并能合法的挣到钱,通过远程工作或在大平台上找准适合自己的位置去工作,他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

工作10年,跳槽6次,为何他跳槽如此频繁?背后的原因很扎心

06

为了改变现状,接下来他需要怎么去做?可行的方案有哪些?

为了改变当前的现状,接下来其实他可以做出以下的尝试。

(1)继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去尝试写作和摄影,然后把自己创作的作品放到网络上或投稿给一些大媒体,用这种方法来检验自己在写作和摄影方面的能力到底有多少。如果通过这种检验发现,自己投出的作品能够得到一些大平台的认可,那自己完全可以利用业余之外的时间多去投稿,多去搞搞摄影,等到自己的业余收入能够和自己的工作收入持平甚至超过自己本职工作的收入之后,他就完全可以离开自己的本职工作,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2)多去结交一些写作和摄影方面的人,多去了解一下这个圈子里面的人每天都在做什么。他们都是一些什么性格的人,他们做的怎么样,收入怎么样。通过和这些人多次交流和沟通以后,他就会慢慢的认识到自己能不能全职做这个,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和积累能不能变现。

(3)可以尝试在同一个领域里面做适合自己性格的工作。比如他之前做的工作需要经常和人打交道,他需要融入到一个团体当中去,但由于他的性格缺陷,由于他不善与人打交道,所以他在做工作时才会感到精力憔悴。

但是他已经在这个领域里面做了这么长的时间,在工作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积累,接下来他完全可以先不换行业,在同一个行业当中去找那些不需要经常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去尝试。这样,他之前的工作积累也可以直接迁移过来,同时他也可以很快的切入到这份工作当中去,在这份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

然后在工作之余,他也可以看一下其他的他认为自己可以干的事情,比如写作和摄影。这样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兴趣爱好都可以同步发展。等到写作和摄影都发展起来后,他的收入来源也可以从刚开始的只有工资收入而变成工资收入加其他收入的方式。等他赚的钱多了以后,他又可以拿出一部分钱来做一些理财或提升自己的事情,这样他以后的发展就会在一个良性循环中越做越好。

工作10年,跳槽6次,为何他跳槽如此频繁?背后的原因很扎心

通过张扬的案例,这对职场人来说有哪些启发呢?

其实很多人在初入职场或在职场上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他们总会感到迷茫和焦虑。造成这种迷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众多的原因中,有些原因是显性的,有些原因是隐性的,隐形的东西就需要我们经过大量的分析研究,才能慢慢的找到一些根本原因。

比如像张扬这个情况,如果我们认为张扬经常跳槽的原因或许是由于他对这份工作不感兴趣,他不喜欢和别人打交道,那就错了,其实这只是表面的原因。深层次的原因是张扬的成长环境对他的性格塑造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他儿时的一些经历已经深深的影响到了他,从而才导致他在做出一些选择或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总是无法融入到集体中,总是不信任别人。

但是一些影响一旦形成以后就很难彻底的改变,张扬试过去改变自己,但失败了。最终他需要做的只是正视自己的一切,立足现实,结合自己的天赋和特长一点一点的重塑自己。

如果职场中的你也有和张扬类似的情况,那你也可以结合张扬的案例,然后带着问题和疑惑回到小时候去寻找一下答案,或许你也会有所发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