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不讓脫貧村民因“疫”返貧

濮陽縣白堽鄉東柳村是黃河灘區的一個小村莊。初春時節,映入眼簾的是無邊的麥田、堤壩旁吐露新芽的垂柳和悠閒吃草的羊群。然而,誰能想到,該村1034人,曾有貧困人口474人。

2018年5月,中原油田委派文留採油廠黨委成立東柳村精準扶貧駐村工作隊入村開展工作。通過駐村第一書記胡銘俊及隊友高輝、孫澤勝不遺餘力地開展工作,2019年年底,該村成功脫貧摘帽。

今年春節前後,疫情突發,給新脫貧群眾帶來返貧風險。年近半百的胡銘俊,一直放心不下。

胡銘俊主動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跟該村村委會溝通了解村裡的疫情防控情況。在上級通知駐村幹部可以入村返崗後,他“逆行”而上。

到達村裡後,胡銘俊迅速投身於疫情防控工作。無論白天黑夜,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手持喇叭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及時開展網格化管理,深夜打著探照燈巡邏值守,組織工作隊捐款1400元,協調口罩、消毒液、噴霧器、護目鏡、方便麵等防疫物資千餘件……

防疫前期,村裡有4戶被隔離人員,每次都是胡銘俊與工作人員一對一地監管,幫助隔離人員採購物品。

中小學開通在線課程後,村裡有3名貧困學子沒有學習設備。工作隊按照上級政策為他們申請了3部智能手機,並免除了疫情期間他們的通信套餐費、網課流量費。

人勤春來早,春耕備播忙。

轉眼到了2月下旬,既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又是中原地區春耕備耕的關鍵時節。農時不等人,剛摘掉貧困帽子的東柳村此時面臨的任務很艱鉅:抗疫情、保春耕!

受疫情交通管制影響,農田所需化肥的採購成了難題。胡銘俊跑遍周邊大大小小十幾家農資超市,終於與其中一家達成了協議,定期將化肥送到村裡。

前2年,為實現扶貧工作由“輸血”向“造血”轉變,作為駐村第一書記,胡銘俊多次與該村在外經商能人溝通,帶領青年考察項目、實地調研、可行論證,促成致富帶頭人劉培珍回村創業,建起了生態養殖園,包括佔地40畝的水產養殖場、10餘畝的鵝場。

防疫期間,生態養殖園飼料斷供,肉、蛋等產品滯銷,村裡50餘戶入股村民收入受到影響。

“俺們心裡急得很吶,不停地找胡書記,這往後鵝廠該咋運行呀?”養鵝戶劉培力提到當時的境況,情緒顯得很激動,“還是胡書記有辦法,他後來換了思路,幫著在附近村收飼料,還聯繫到孵化廠老闆,不到半個月就幫大家孵化了8000來個種蛋,這些鵝苗放出來後,俺心上的石頭終於落地了。”

隨著疫情逐步平穩,扶貧工作隊又開始操心村民外出務工事宜。

“春節後,省裡陸續提供了近10萬個用工崗位,我們已經發布在村民群裡,涉及工種很多,包括電焊工、木工、水電安裝工……企業也不少,比亞迪、吉利汽車等大型企業都有崗位……”這些天,工作隊隊員高輝每天都拿著大喇叭積極動員賦閒村民結合自身實際報名。

除了線上線下“吆喝”,工作隊還採集全村勞動力外出務工意願、就業服務和產業發展需求信息。截至4月9日,已經為全村422人辦理了外出務工相關手續。

此外,對因身體原因無法外出務工的村民,工作隊為其爭取就近就業機會。同時,引導有能力的貧困群眾創業致富,為疫情結束後貧困戶就業及東柳村的產業發展做好充分準備。

防疫戰中不掉隊,扶貧路上不缺位。起早貪黑的日子,讓胡銘俊的腰肌勞損更加嚴重。現在的他,走起路來有些跛腳,但精神上卻絲毫沒有懈怠,“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在嚴控疫情前提下,絕不能讓一戶村民因‘疫’返貧!”

目前,在駐村工作隊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東柳村常駐1026人無一感染病例,全村春耕、澆灌順利結束,外出務工人員已全部有序返崗。(記者 賀德敬 通訊員 馮豔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