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走後門參軍惹不滿,全村無一人送行,村民:他不該寫那封信

推薦語:我們都知道,莫言作為中國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一代文學巨匠,註定他這一生都不會平凡,可莫言年輕時候的故事卻鮮為人知,在莫言二十一歲的時候,收到了參軍入伍的一封信,參軍入伍對當時的村民來說可是一件無上榮耀的事,可前來送信的民兵隊長卻只是冷冷將信往他的方向一扔就走了,

村民們瞭解事情的緣由後對他也是一陣責備,這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莫言走後門參軍惹不滿,全村無一人送行,村民:他不該寫那封信

一.對外界充滿嚮往,一封書信改變人生

莫言從小就喜歡閱讀,成日泡在書堆裡,在莫言小時候,他常常跑到別人家裡打工,就因為這件事,有些壞心眼兒的村民就會藉機為難他,讓他幹許多苦力,才能換取閱讀一頁書的機會,通過替人勞務的方式,莫言就閱讀完了周圍村莊裡所有的書籍。

莫言走後門參軍惹不滿,全村無一人送行,村民:他不該寫那封信

即使沉浸在書籍中,卻不影響莫言對外界的無限遐想。在莫言21歲的時候,村裡傳來了徵兵的消息,莫言聽聞火急火燎地趕去遞交申請,可由於當時參軍入伍的條件嚴苛,自己多次申請也沒有結果,武裝部長的兒子是莫言的好朋友嗎,有一次,他主動找到莫言說:你寫封信,我轉交給我爸。莫言照做了,於是沒過多久,莫言就收到了參軍入伍的通知書。

二.依靠"走後門"參軍入伍,遭來旁人嫉妒的目光

跟莫言同村的鄉親們心裡大都不太平衡的,因為當時參軍入伍的條件十分嚴格,許多孩子想進去都沒有機會,怎麼就讓莫言走了後門輕輕鬆鬆就進去了?當時的參軍入伍資格十分有限,農村孩子本就佔不到優勢,但按照慣例,都是由較為貧窮的孩子優先選擇的。

莫言走後門參軍惹不滿,全村無一人送行,村民:他不該寫那封信

莫言的這件事,惹來了許多人嫉妒的眼光,即使參軍入伍是個極其光榮的事情,但經過這一出,定會招來許多不滿,若是往常村裡有人參軍入伍,村裡人定會大張旗鼓歡送,而莫言此行,並沒有任何人為他送行

三.文學天賦爆發,"走後門"的中農小子一躍成為世界級文學作家

此次參軍入伍無疑是莫言人生階段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入伍後,他憑藉吃苦耐勞的精神嚴格要求訓練自己,沒過多久,就被提拔為一名幹部,在那個時候,當兵能走到這一步人生已然圓滿了。可莫言參軍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當官兒或是成為將軍,他真正的夢想是要成為一名作家。

莫言走後門參軍惹不滿,全村無一人送行,村民:他不該寫那封信

從小喜愛讀書的莫言在經過幾年的刻苦訓練,他的天賦也逐漸得到了發揮,1985年,莫言發表了他人生中第一篇中篇小說——《透明的紅蘿蔔》,從此,莫言的名聲開始在文學界傳播,緊接著,1986年。他的一篇《紅高粱》震驚了中國文學論壇,一舉成名。

莫言走後門參軍惹不滿,全村無一人送行,村民:他不該寫那封信

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不,莫言的文學生涯這才剛剛開始。

隨著莫言的文學天賦盡顯,他體內潛藏的能量似乎一瞬間爆發出來,莫言開始以三年為一個週期出版一部小說,其中最為著名的小說——《蛙》。又經過7年時間,莫言憑藉自己的實力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成為一名真正的世界級文學作家,中國的驕傲。

總結:其實,莫言也從未想過自己會有這麼一天,他平時低調慣了,不太適應被那麼多雙眼睛關注,在聚光燈下,似乎少了那個自己想要的自由和空間。但作為一名作家,他的作品才是真正被關注的焦點。

莫言走後門參軍惹不滿,全村無一人送行,村民:他不該寫那封信

我向大家推薦一本《蛙》,這本書講述了中國將近60年的發展歷程,這本書的節節故事在莫言筆下花了超過10年時間,又花了整整4年的構思。才完成這部經典佳作。獲得了文學界的認可,還有國內最高級的榮譽,也是直接推動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一部鉅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