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的前世今生(三)

永定河本名“浑河”、“无定河”,历史上,永定河水患频发,成为朝廷和当地百姓心头之患,特别是流经地固安、永清、霸州等地,更是水患连连,百姓深受其害。康熙三十七年,永定河筑堤至永清县,康熙帝赐名永定河,有永远安定之意。

永定河的前世今生(三)

由于永定河发源于黄土高原,上游支流众多,山坡植被差,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大, 导致中下游严重淤积,加之上游束行于两山峡谷,流速湍急,出山之后,奔流急泄,来势汹涌,自古以来经常泛滥成灾,给沿岸地区造成严重灾难。为了抵御永定河灾害,辽代即曾在永定河筑堤防洪。金以后,北京为历朝都城,永定河流经北京近郊,直接威胁着北京的安全,所以历代统治者都曾对永定河进行治理。金在1172年,分永定河水东入潞水,又发民夫堵显通寨决 口。在1189年至明昌三年,建“广利桥”(即卢沟桥)。元代,上至金口下至 武清,曾筑堤防三百四十八里,并屡治水患。明代堤防工程较元代规模更大,石景山石堤更加巩固,以下堤防自卢沟桥南出丰台,经今京郊房山、大兴、河北、涿州、固安、新城、雄县至霸州。

明前中期,永定河主河道从卢沟桥经大兴西部、固安西部、霸州西部,向南汇入新城、雄县一带的白洋淀,在霸州、文安和保定东部一带为患。到明代后期,永定河又回到固安、永清、安次等京南一带。明末清初,永定河的主流从东起武清县城(今天津市武清区城关镇),中经安次县、永清县,西至固安县西部,来回摆动。自1698年开始,清康熙帝加大了筑堤束水的力度,工匠们修筑并坚固了石景山至卢沟桥间永定河的东岸河堤,迫使永定河出山之后只能向东南流去。康熙帝还将“无定河”改名为“永定河”,希望河水永远安定。但治理后效果不理想,河水仍多次决溢。乾隆帝即位后也曾多次亲临或派遣官员考察永定河决溢原因,提出了“疏中泓,挑下口,以畅其势。建筑两岸堤防,以防其冲突。深浚减河,以分其盛势”的治理方针。但是永定河水并没有就此永定。筑堤束水虽然能遏止河道的频繁摆动,但河道更易于淤高决堤,尤其是安次、永清两县。

  每隔几年就发生一次的水患,每每造成田舍淹没,人畜伤亡,民无恒产。水灾过后,淀泊处处,草莽丛生。永定河造成水患有三个根本原因,一是许多年前,上游植物茂盛,河两岸有树木的保护,不会造成水土流失,后来由于大肆砍伐树木,用于造船,修筑房屋和北京城烧柴烧炭的需要,很多地方树木被砍伐光了,泥沙流入河中,久而久之,泥沙沉淀在河底,河床变得越来越高,河床比河两岸村庄的地面高出10多米,如果发生大河决口,后果不堪设想。

二是河水中携带大量的泥沙,泥沙没有流入大海,就沉积在河床上,尤其大部分泥沙都沉淀在中下游,于是泥沙沉积,严重的阻挡了河水流入大海的通道,所以当上游的水流入中下游时,前面被挡住了,造成水位不断地升高,使河堤的压力不断增加,随时都有决堤的可能。

三是上游一 路河水都是在山谷中流过,到达平原后,会造成一个很大的高度落差,于三家店出山后水势迅猛,排山倒海,对下游两岸的冲击力非常巨大,所以,洪水骤至,下无排泄之口,中无容纳之河,一路溃决,全河泛滥。

永定河的前世今生(三)

金代以后才开始明确出现有关永定河治理的主张,但其时的着眼点只放在利用河水通漕运上;元代开始重视永定河堤防的修建;明代则将治理永定河的指导思想转向防洪,以捍卫北京城;清代康、雍、乾三朝对永定河进行了大力整治,当时的治河主张主要有如下三种:

(1)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此说为康熙皇帝所坚持,并成为有清一代占主导地位的治河主张。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皇帝传令于成龙对永定河两岸堤防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获得了永定河40年无大灾的成效。

  (2)不治而治。此种意见主张在永定河下游两岸只设遥堤或干脆不设堤防,以便洪水在宽阔的地域内散漫落淤。此派的代表顾琮认为筑堤束水是与水争地的行为,贻患无穷,因而建议仿照黄河宽筑遥堤,使洪水在遥堤之间落淤;另一代表孙嘉淦则主张不设堤防,只须使水尽数南行,即可达到不治而治的效果。

(3)全面治理。此种主张的代表是乾隆初年的高斌等人。乾隆六年(1741年),高斌建议于永定河上游堆砌玲珑水坝以减轻下游水患。这是人们首次将治理的目光移向永定河的上游。乾隆三十七年,高晋坚持认为治理永定河必须将疏中洪、挑下口、筑堤防和浚减河系统地结合起来。


永定河的前世今生(三)

治理永定河洪水的经验来自于沿河而居的先民,反映了永定河流域的老百姓期盼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讴歌了他们艰辛创业的历程。它记述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治理永定河的发展史,永定河治理河水的经验是两岸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