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不合格,新版标准中,空气传播怎么办?

国家卫健委发布了《防控方案(第五版)》,其中在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中明确提出,

核酸检测结果阴性不能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需要排除可能产生假阴性的因素。

核酸检测不合格,新版标准中,空气传播怎么办?

1、基于目前对病毒的科学研究,将总体方案中的主要传播途径论述修改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其他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核酸检测不合格,新版标准中,空气传播怎么办?

2、在总体方案中增加“科学划分疫情风险等级,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的内容。

核酸检测不合格,新版标准中,空气传播怎么办?

3、在总体方案中,突出分类指导,细化重点场所、机构、人群防控措施,指导企业复工复产后,学校、托幼机构复课复园后,养老机构、残障人员福利机构等特殊机构落实防控措施。

核酸检测不合格,新版标准中,空气传播怎么办?

4、在总体方案中,明确了疑似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完善了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要求。

5、在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中,强化了对基层聚集性疫情调查的技术指导;简化了个案调查表内容和个案调查报告报送要求,减轻基层工作负担。

6、在密切接触者管理方案中,将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修订为“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未采取有效防护与其有近距离接触(1米内)的人员”。

7、在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中,强调了提高核酸检测阳性率的具体措施和要求,细化了标本采集和处理方法,增加了单靶标阳性病例的判定原则。其中明确提出“核酸检测结果阴性不能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需要排除可能产生假阴性的因素,包括:样本质量差,比如口咽等部位的呼吸道样本;样本收集的过早或过晚;没有正确的保存、运输和处理样本;技术本身存在的原因,如病毒变异、PCR抑制等。”

8、在特定场所消毒技术方案和特定人群个人防护指南中,细化了粪便、污水消毒处理方法和手消毒剂可选择的种类。

那么对于空气传播,是如何规定的呢?

核酸检测不合格,新版标准中,空气传播怎么办?

其中,明确规定了,空气可以采用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过氧化氢等消毒剂喷雾消毒。

核酸检测不合格,新版标准中,空气传播怎么办?

含氯消毒剂溶液挥发的气体主要为氯气,与黏膜中的水分发生反应,生成具有强酸性的盐酸和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作用在眼睛上则对角膜、结膜产生灼烧作用,引起流泪、灼痛等症状; 作用于呼吸道则产生支气管痉挛、平滑肌痉挛,出现流涕、咳嗽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

核酸检测不合格,新版标准中,空气传播怎么办?

过氧乙酸产品存在含量超出标准规定范围、稳定性不达标、腐蚀性过大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过氧乙酸产品 中含金属或有机物等杂质,导致稳定性下降; 产品中加入的稳定剂不够合理,起不到稳定过氧乙酸的作用。

核酸检测不合格,新版标准中,空气传播怎么办?

过氧化氢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友好型消毒剂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过氧化氢不会对环境造成 二次污染,故被称为最清洁的消毒剂。

我们在选择时合理的方式时,一定要考虑这些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