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利器,鋼鐵巨無霸海工-藍鯨號,背後建設者們的故事(一)

這是有著“海上巨無霸”之稱的海工“藍鯨號”。它是世界上最大、最重、最先進的半潛式鑽井平臺。可以抵達最嚴峻的深海。它的出現又一次刷新了我國裝備製造的新紀錄

大國利器,鋼鐵巨無霸海工-藍鯨號,背後建設者們的故事(一)


在能源開採向著深海進發的時代。 工程師們要突破諸多海洋工程極限。來製造所需要的深海能源開採設備

大國利器,鋼鐵巨無霸海工-藍鯨號,背後建設者們的故事(一)

在山東煙臺的船廠裡,“藍鯨號”這座秉承著特殊使命的海上巨無霸,它將駛向南海,尋找一種吸引著全世界目光的未來能源“可燃冰”。

“可燃冰”一種天然氣與水在高壓夏形成的深海沉積物。能量比相同體積的石油高出10倍。中國境內已探明的可燃冰儲量,足夠滿足一百年的能源使用需求。但,目前已知的可燃冰,大多埋藏在1000米以下的深海海底。

大國利器,鋼鐵巨無霸海工-藍鯨號,背後建設者們的故事(一)


2012年總工程於長江接受了挑戰,這將是他事業中最艱難的任務。根據設計藍圖,藍鯨號的最大鑽井深度超過15000米,相當於鑽桿可以抵達三十多座東方明珠塔深度的海底和岩層。

把藍圖變為現實的第一步是在電腦裡繪製出三維立體模型。如果把這座模型按實際比例放大100倍,將有一個足球場大小,近37層樓高。更大得挑戰還在於時間的緊迫。全世界對可燃冰的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

美國、日本的研究已經領先。要想迎頭趕上,藍鯨號必須儘快完工。高峰時,有1000多名工人上班。每天要吃掉500多公斤的米麵。第一班工人準時在早上7.30準時開工,分別前往散落在各處的工作崗位。即便上千名工人晝夜加班趕工。但採用船舶中慣用的腳手架施工,自下而上,一層層搭建,藍鯨號絕不可能按時交付。

大國利器,鋼鐵巨無霸海工-藍鯨號,背後建設者們的故事(一)


於長江必須突破傳統的造船規則,最重方案如同海工學上的立體拼圖。藍鯨號118米的身軀被一分為三。上、中、下三個部分在三個船廠同時建造開工,建造完畢後再拼裝組合。最終完成藍鯨號龐大骨架的大合攏。

這種上下船體拼接的方法,看似解決了問題。但也意味著工程師將面臨海工建造史上最重的一次起吊。不過眼下還有比大合攏更棘手的問題亟待解決。給平臺的關鍵部位尋找特種鋼板。

藍鯨號的設計壽命是25年,並且要能在全球95%的海域作業,還要能承受16海上風暴的侵襲。這要求藍鯨號的鋼板首先要夠厚夠強,能抵禦海水年復一年的腐蝕。同時還要有韌性抵擋狂風大浪的猛烈衝擊。過去這種特殊鋼材都要從國外進口,除了支付高昂的費用經歷漫長的等待,還要接受近乎苛刻的條款。

他們把目光聚集在了500公里外,遼寧鞍山特種鋼研究工程師嚴玲的身上。此時的嚴玲正在挑戰10釐米厚度的高強度鋼板。這個厚度是目前國內海洋工程的最高紀錄。

實驗已經進行了三個月,現在,鋼材表面的韌性已經達到要求。但無論嚴玲如何調整材料的配比,鋼板芯部的韌性和強度始終無法做到表裡如一。超厚鋼板就如同武士的盔甲,緊緊護衛著藍鯨號的船體,但失去了強度和韌性,鋼鐵巨人也就外強中乾。在大風大浪的猛烈衝擊下,鋼板就可能從芯部撕裂。以往的經驗告訴她,超厚的鋼板需要超高的溫度軋製。

大國利器,鋼鐵巨無霸海工-藍鯨號,背後建設者們的故事(一)


經過一番烈火猛攻後,鋼材成型出爐。但檢查結果顯示,這種方式煉出的鋼材,表面強度和韌性足夠,但鋼材中芯抗衝擊得能力依舊不夠。嚴玲開始懷疑這種傳統高溫壓軋方式。她試想著反其道而行,用長時間的低溫來慢慢軋製。大火猛攻改為小火慢軋,軋製的過程像是趕餃子皮,將預先煉製好的金屬塊在滾輪下通過一遍遍的軋壓,到達一定的厚度。嚴玲和她的團隊,在烈火灼人的軋鋼機前,一站就是三個月,然而她們的付出最終能否得到圓滿的結果,第一批樣板還要通過藍鯨號建造工程師們最嚴苛的技術測試。超厚鋼材被從中芯取樣,緊急送往實驗室。通過各項指標的檢驗,嚴玲他們研製的10釐米鋼板中芯的韌性和強度,完全達到使用要求。於長江知道,這些國產特種鋼材對中國海洋工程的分量。在外商鋼材廠門口用高價等待交貨的日子將成為歷史。

大國利器,鋼鐵巨無霸海工-藍鯨號,背後建設者們的故事(一)


解決了鋼材問題,藍鯨號的上下船體正在分別的建設。經過10個月的奮戰,下船體已經浮現。兩隻鋼鐵巨靴從50千米外的海陽基地,緩緩的拖入煙臺北島中集船廠。和下船體同步完工的上船體是一座有著20層樓高的超級夾板。它包含鑽塔,井架,發電機房、直升機平臺個員工宿舍等重要設施,總重量達到18750噸。相當於15000多輛小轎車的重量。接下來上船體將被整體抬高,與下船體實現精準對接一場驚心動魄的大合攏即將開始…………由此,拉開序幕!!

大國利器,鋼鐵巨無霸海工-藍鯨號,背後建設者們的故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