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老师会让学生一辈子感激?

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友善宽容、幽默温和、民主公平、通达开朗,能时刻感受到跳动的鲜活的生命,减少以下这些现象:

1、减少粗暴、强制、粗鲁、武断、岐视、忽视、敌意、卑俗。也许这些都比较可怕。

2、缺乏节制的唠叨、抱怨,主观化的臆断,飘忽不定的情绪,习惯性的消极评价,这些是不是也应该“减少”?

3、我们总是生活在自己的经验世界里,我们身上总是带着“旧痕迹”“旧思维”“旧的生活方式”,甚至“旧的看人的眼光”,所以我们要减少的也包括不自知的“文化自大”和以自我为中心的课堂行为模式。

4、要减少的还有所谓“好学生”“坏学生”的简单判断,说起来,很多时候我们真的并不知道到底“每个人究竟是怎么回事”,简单的判断是一种思维的惰性。

5、有时候要减少对所谓的“坏学生”的敌意、厌恶和漠视也是困难的,评价制度往往很容易就让我们对一些学生“另眼相待”。减少简单、急躁、意气用事,需要我们不断自我提醒。

6、教育当然应该尽力去减少学生的痛楚,使每个学生都有尊严,能够表现出自己的活力、爱好和优势,让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课堂有归属感和表现欲。

7、基础教育阶段是最不知“学生会成长成什么样子”的阶段,耐心、鼓励与期待想必就是教师职业的基本形态,我们只有在不断返回对这个职业认同的过程中,才能获得更多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才能够不断避免慌乱、失当和失败感。

8、好教师的第一步一定是耐心,是慢一点,是不妨“笨一点”,是“用心地取悦每一个学生”,是“多枝多叶的课堂生活”,这样的课堂一定少了刻意,少了勉强,少了急切,而多了快乐与幸福感。

9、在基础教育阶段,比“正确、深刻、独特、广博”更重要的是,生命的自然:率真,说自己的话、用自己的方式去面对与读解;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认同自己的存在、生活在善意与温情的世界上;自得:乐于表现自己,为自己感到自豪、享受自己参与和表现的快乐,努力把自己成全为一个有魅力的人——不仅要从知识形态关注一个学生,更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心地成就一个人。

肖川教授说:“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会有爱;有爱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会有快乐。”

让学生有爱有快乐有幸福,让学生在自由呼吸中成长学习,老师会让学生一辈子感激,会减少杀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