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不是瞎折騰②運動的目的

對於運動員來說,運動的過程叫“訓練”,目的是達成競賽目標。

對於普通人來說,運動的過程叫“鍛鍊”,目的是為了促進健康。

既然運動是為了促進健康,使身體達到良好的狀態,那我們就不能不瞭解健康運動對於身體的真實意義,以及健康運動的衡量標準。


運動不是瞎折騰②運動的目的

健康運動第一個目的是放鬆。

我們不推薦競技運動的首要原因,是因為競技運動時刻使人注意力集中,神經和肌肉緊張,身體處於高速的消耗狀態,無法放鬆。

放鬆是衡量健康運動的第一標準。

在全身心皆可放鬆的狀態下,主官感知是享受,生理過程是鍛鍊。“張弛有度”人主動鍛鍊身體,使神經傳遞的敏感性、肌肉收縮的能力得到加強;使人的情緒愉悅、身體滿充實感的舒服。並非要等到運動之後,才出現筋疲力盡的鬆垮。


運動不是瞎折騰②運動的目的

健康運動的第二個目的是促進血液循環。

因為人體血液循環的特性,對於現代人而言,要麼身體忙碌——忙著生意、忙著賺錢;要麼頭腦忙碌——忙著擔憂、忙著比較;真是一刻不得閒。身體要完成全方位的充足供血,比之“閒忙有節”的農業時代更加不易,因而,經常出現的問題就是微循環障礙。

微循環可不是微不足道的循環,相反,微循環是生命的基本特徵之一。微循環就是直接參與組織、細胞的物質、能量、信息傳遞的血液、淋巴液和組織液的流動。

通過微循環顯微鏡,我們可以直接觀測到細動脈、毛細血管、細靜脈內的血液流動。而在沒有特殊處理的情況下,基本無法看清淋巴液和組織液的流動。因此,我們通常認為微循環就是指毛細血管內的血液循環。


運動不是瞎折騰②運動的目的

微循環是所有血管分流到最後必需到達的目的地;是動脈與靜脈間組織細胞與血液進行物質交換的主要場所,是直接與全身細胞進行“工作對接’的基礎單位——機體的功能細胞沒有一個距離毛細血管超出20—30微米。

微循環的毛細血管是口徑最細、管壁最薄、分佈最廣的血管。據估算,人體內約有100億根毛細血管,表面積可達500—700平方米,連接起來有900萬公里長。因此,心臟的收縮能力是不可能將血液輸送到很遠的組織細胞中,而要依靠微血管自身的自律性活動才能完成。因為微血管的自律運動與心跳並不同步,它用自己的規律完成二次調節供血,於是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心臟”。


運動不是瞎折騰②運動的目的

微循環在組織細胞間連接成網。代謝旺盛的器官,如心、肝、肺、腎及腺體中的血管網絡稠密;而代謝水平低的組織和器官,如骨、韌帶和肌腱等,血管網絡則較為稀疏。

微循環血管的最細之處每次只能通過1—2個紅細胞,為方便血液與周圍組織細胞進行物質交換,其血液運行速度約為主動脈的1/100。如果,直接參與組織細胞新陳代謝和物質交換的微循環出現障礙,細胞的供血、供氧、供給能量等營養物質就會不足;同時,代謝產生的如肌酸、乳酸、二氧化碳等廢物就無法即時排出。此時,身體的血液循環就會經常出現“鞭長莫及”的現象。

因此,促進和提高微循環效率是衡量健康運動的第二標準。


運動不是瞎折騰②運動的目的

健康運動的第三個目的是增加釋能效率。

能量在體內轉換成熱量釋放,其效率的高低直接決定了生命質量的表達。很多人一肚子的脂肪,手腳依然冰涼怕冷,這是怎麼回事?前面我們已經明白了,脂肪是代表著人體擁有儲備的能量,但能量的釋放需要“酶”來完成一個“點火”的動作。如果體內因各種因素導致酶缺乏,那麼,就等於你有一堆很好的木材,卻沒有用於點火的火柴。

其實,不僅是“點火”的問題。能量轉換成熱量的過程中,在線粒體內釋放的能量依然存在限制。比如,細胞膜上的“受應點”(醫學稱之為通道)減少,能進入細胞內進行釋放的能源就有限;細胞內線粒體的數量減少,也會導致很多能源被浪費了。


運動不是瞎折騰②運動的目的

健康運動的第三個衡量標準,是增加釋放能量的效率,也就是能否有效增加細胞膜的“受應點”和細胞內線粒體的數量。


運動不是瞎折騰②運動的目的

健康運動的第四個目的是增強機體彈性和反應敏感性。健康運動的關鍵,不是千篇一律的“活動”,而是根據身體的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適當的鍛鍊——應該靈敏的部分進行靈敏性的鍛鍊,如雙手、雙腳、聽覺、視覺、觸覺等;該強壯的部分就進行強健性的鍛鍊,如頸肩、胸背、四肢的肌肉組織等;該具備靈活彈性的部分就進行靈活性的鍛鍊,如頸椎、腰椎和四肢關節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