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良淑德的“潘金莲”真应该认命吗?23岁的她追求真爱有错吗?

《水浒传》已经是家喻户晓的电视剧了,虽然不少人并不曾看完原著但至少通过电视剧也了解的七七八八了吧。我们无法体味作者施耐庵的心境,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故事里的一些场景猜测当下的一些事情。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潘金莲”这个角色的爱恨情仇吧,她只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牺牲品,而非世人仇视的淫妇荡女,却遭来古今人们的唾骂和嘲讽。

贤良淑德的“潘金莲”真应该认命吗?23岁的她追求真爱有错吗?

潘金莲与武大郎


难道追求真爱的她错了吗?美与丑的落差如此之大,难道就该甘愿认命吗?

丫鬟出身的她,精明强干却不失为持家的好媳妇儿。试问当今,还有多少这样的贤良的好老婆?


贤良淑德的“潘金莲”真应该认命吗?23岁的她追求真爱有错吗?

武松归家

话说剧中对她的描述主要来自于“武松打虎”这一节,武松打虎一战成名之后,回到了阳谷县任“武都头”。名声远扬的他第一次与嫂嫂见面是在阳谷县自家中,自看到武松第一眼起,这个身材魁梧,健硕有力的男人就深深吸引了她,心中的爱慕之意久久难以平静。在此后的日子里,她开始愤世俗的不公,世道的不平。自己喜欢的人不能在一起,却要和自己不喜欢的武大郎夜夜为伴,却也是心里有苦说不出。

贤良淑德的“潘金莲”真应该认命吗?23岁的她追求真爱有错吗?

潘金莲


且说说潘金莲如何的秀外慧中,勤劳朴实吧,烹饪、烙饼、刺绣、针织、缝纫也算得上是样样精通的。我们知道武大郎卖炊饼的,人称“三寸丁枯树皮”。不看也知道是个矮且丑的没有样儿的男人。在阳谷县卖炊饼期间,每日三更便起炊饼,五更要帮大郎准备好出门的行头。要知道“蒸馒头”这活儿却是个手艺活儿。就是当今的馒头店也是如此,辛苦不说,来不得半点马虎,弄不好卖不出去也就坏了名声。我们看到武松搬回家里住的时候,潘金莲日日为家置办好的酒菜款待武松,一般的女儿家想必是做不出来的,而且还得日日换着花样儿的置办,必定也是需要费一些心思才行的。还有,一次王干娘到大郎家里看金莲纳的鞋样儿,说的是:“这手艺,这能干恐怕十里八乡也找不出第二个了吧"。再者,金莲见到武松天寒依旧身着单衣,遂说到:”帮兄弟置办一身衣服吧,也休要让外人说了她这做嫂嫂的闲话“,说来也非常在理,既然都是自家兄弟,当然不能太亏待了让外人瞧不起。由此可见,金莲落了一手得好手艺,烧菜、烙饼、缝纫、刺绣样样精通,更重要的是懂得人世间的风情世故,也就是男人常说的“她是一个有女人味儿的女人”。像这样的风情女子,放在当代,难道她不该是一个千里挑一的好媳妇儿吗?

贤良淑德的“潘金莲”真应该认命吗?23岁的她追求真爱有错吗?

刺绣针织


贤良淑德的“潘金莲”真应该认命吗?23岁的她追求真爱有错吗?

知书达理


贤良淑德的“潘金莲”真应该认命吗?23岁的她追求真爱有错吗?

贤良淑德,举世无双


贤良淑德的“潘金莲”真应该认命吗?23岁的她追求真爱有错吗?

做衣服的贤惠


再瞧瞧她心里的委屈与不甘,难道她真应该了此一生,与枯树枝武大郎终老一生吗? 且不说那个年代的思想,单单放在当下来看,试问一个貌若天仙,精明强干的佳人怎么会认命一生这样渡过,难免颇有不甘吧。在武松住家的一段时间里,金莲多次寻找机会表达爱慕之意,可谓敢爱敢恨的真女子。面对这样的婚姻,每天面对这样的矮丑的武大郎,作为一个女人怎么能甘心认命,怎么能甘心余生如此不堪。金莲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面对自己喜欢的武松发起猛烈攻击,看得出来,其实武松应该也是喜欢她的,只不过武松堂堂男子汉岂能夺兄弟之妻,这也非大丈夫所为,即便心中万般无奈与不舍也绝不能做出如此令世人唾弃的事情来。因此,不久武松便作别了哥嫂,去了其他地方任职。

贤良淑德的“潘金莲”真应该认命吗?23岁的她追求真爱有错吗?

武大郎

贤良淑德的“潘金莲”真应该认命吗?23岁的她追求真爱有错吗?

示意武松


看得出来,武松的离去令嫂嫂非常的不开心,原本就算没有真爱,作为自己仰慕的男人每天自己能够看到也是好的,这下好了武松的离去让这个曾经对他魂牵梦绕的女人彻底的失望了,丧失了理智,也更加迫切的想寻求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爱情,也增添了对武松的仇恨。

于是她想要报复,甚至想要红杏出墙。当然,我觉得这样也在所难免,试问自己喜欢的男人追了那么久,期待了那么久却最终等来的是一句“嫂嫂,我走了”。作为一个貌美如花的美女,心里自然是想要迅速找到情感的寄托,找武大郎吗?不可能的,她与武大郎原本就没有真爱,只是因为当时的情况无奈才下嫁了大郎,再者,五大三粗的武大郎只懂得卖烧饼,哪懂得人世间的情情爱爱。这样的生活,与金莲想要的美梦还相差的太远了。于是,她开始寻求外界的情感寄托,也刚好有了之前的一次“窗杵砸头本无意,却是男女忆相思”啊,窈窕淑女,君子怎能不好?与西门庆的一次邂逅之后,就开始了金莲的红杏出墙之旅。


贤良淑德的“潘金莲”真应该认命吗?23岁的她追求真爱有错吗?

再次示意


贤良淑德的“潘金莲”真应该认命吗?23岁的她追求真爱有错吗?

巧遇西门庆


直到最后,她与西门的事情一发不可收拾,以至于到了要杀人灭口的地步,引发了武松“血溅鸳鸯楼”的终局之战。这一路走来,也需是造化弄人,也需是世道捉弄了他们,也需是新女性对世俗的反抗和不甘。当然了整件事情,王干娘有责任、翠莲、西门庆和众邻居都有责任,他们的责任都在于逃脱不了世俗的固化和羁绊,各个为了蝇头小利而麻木不仁。

贤良淑德的“潘金莲”真应该认命吗?23岁的她追求真爱有错吗?

王干娘与西门庆谋划


那武松,何尝有没有责任呢?倘若他没有离家而去,倘若他没有成为打虎英雄,倘若他不曾驻留在阳谷县,倘若他像往常一样,从没有打破过阳谷县这往日的宁静,那还会有后来的悲惨结局吗?也许,武大郎依旧在阳谷县的大街上早出晚归的卖烧饼;也许,潘金莲也依旧相夫教子的做着馒头,煨着一壶酒等待着大郎的归来,一切的日子都是那么平静,一切的时光都不会再有意外。

贤良淑德的“潘金莲”真应该认命吗?23岁的她追求真爱有错吗?

23岁的潘金莲


试问作者施耐庵先生,可能想到过:武松打虎之前,难道阳谷县就没有西门庆吗?武松会阳谷县之前,难道就没有王干娘吗?日子不照样一天天的过着吗?难道不是因为武松的到来,才刻意打破了哥嫂这一份昔日的平静吗?当然了,这可能只是作者的一笔玄机吧,我们也只能这样理解才能说得通了。对于潘金莲这样一个角色,我们不能一味的认为她只是一个淫女恶妇。在当时的世俗紧固的眼里,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她敢于对世俗的抗争,敢于对当下不满社会的反抗,敢于对自己遭受的不公向外界宣战。

她,只是做了所有人不敢做的事情。这就是潘金莲,一个时代里敢爱敢恨,不折不扣的奇女子!你们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