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內向有錯嗎?它才不是負面性格

前段時間,浙江一位“虎爸”將9歲兒子扔火車站練膽的做法引發熱議。


孩子內向有錯嗎?它才不是負面性格


虎爸嫌棄兒子內向,不愛說話,便將他扔在火車站練膽子,想讓他變得外向。


但兒子並沒有因此而變得外向,反而一個人在火車站哭泣,讓人心疼。


孩子還小,將他一個人扔在火車站不僅危險,還會加劇孩子不想與人交流的恐懼。


爸爸只知道讓孩子去練膽,卻沒想過接納孩子的內向。難道內向真的是一種缺陷,或是一種錯誤?


答案是否定的。人的性格多種多樣,孩子的內向也並不是一種缺陷,更不是一種需要扭轉的錯誤。


01.

內向只是氣質


張子楓曾在《嚮往的生活4》中被網友吐槽太內向,不適合來這個節目。


在第一期中,她因為周迅和張婧儀的到來表現得既激動又緊張,激動的是終於可以和心心念唸的女神再次見面;緊張是因為自己性格內向不敢上前多交流。


後來,彭彭給大家倒果汁,她在旁邊遞杯子,彭彭便讓她送過去給周迅,但她卻原地不動,不敢前去。


何炅看到後鼓勵她:“沒事妹妹,去,你把東西往手裡一塞,就跑。”


孩子內向有錯嗎?它才不是負面性格


最後,她終於在何炅和彭彭的鼓勵下,邁出了勇敢的一步。


張子楓雖然拘謹內斂,但對待事情她都盡力做好,從不給人添亂。每次看她安靜做事,都給人一種歲月靜好的感覺。這樣的安靜內斂,是氣質的一種表現。


心理學上將人的氣質分為:膽汁質、多血質、黏液質、抑鬱質。


膽汁質的人熱情、率真;多血質的人活潑好動、喜歡與人交往;黏液質的人安靜、沉默寡言;抑鬱質的人比較孤僻、行動遲緩、善於觀察細節。


膽汁質和多血質都具有外傾性,即外向;黏液質和抑鬱質具有內傾性,比較內向。


孩子內向有錯嗎?它才不是負面性格


很多人都是幾種氣質類型的綜合體,只不過其中一種佔據了核心位置,才會表現出明顯的傾向。


張子楓在節目中表現得時而活潑,時而安靜,其實就是多血質和黏液質兩種氣質類型作用的結果,只不過黏液質佔據了主要成分,才顯得內向。


有的人生來熱情率真,有的人卻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才能敞開心扉。但這都不該被定義為“缺陷”,因為它只是氣質類型的一種。


02.

父母讓孩子改變,反而害了他


知乎有一個話題是:“有多少內向孩子被父母逼著變得外向?”其中一位網友的回答,讓很多人心疼。


她從小在奶奶身邊長大,性格懦弱內向。後來到媽媽身邊生活,因為性格不討媽媽喜歡,就聽媽媽的話努力變得外向。


孩子內向有錯嗎?它才不是負面性格


她上課積極發言,和同學在一起玩時積極開玩笑,大大方方,一直都很好。但這樣的生活在她初二那年結束。


初二時,她因為媽媽工作原因轉學,來到一個新環境。


她原本以為可以和同學們愉快地相處,卻遭受了校園暴力,患上嚴重的抑鬱症。這樣地獄般的生活,直到她初中畢業才結束。


孩子內向有錯嗎?它才不是負面性格


從那時候開始,她又變回了那個孩童時期內向的小女孩,甚至比以前更加內向。


她曾說過這樣一句無力又絕望的話:“畢竟縮起身體,人們拿劍只能捅到我的後背。而張開身體,劍就會從四面八方湧過來。”


媽媽的逼迫,沒有讓她變得更好,反而讓她變成一個更加讓人心疼的外向孤獨患者。


心理學家李子勳說:當一個內向的人試圖變得外向時,他可能失去了內心的安寧,也失去了命運的眷顧。


所以,父母們請不要再逼孩子外向,因為父母的逼迫會無意識地加劇孩子的無助感和疲累感。這不僅不會讓孩子變得更好,還會導致孩子“收穫”更多不必要的傷害。


03.

內向的孩子,有“獨特”的成長軌跡


有些父母總是覺得善於交際、性格活潑、開朗大方才是一個孩子最好的模樣,殊不知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成長軌跡,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尊重和接納。


1. 尊重孩子,不強制改變


紀錄片《零零後》中的女孩一一,她總是習慣一個人吃飯、玩耍、睡覺。


孩子內向有錯嗎?它才不是負面性格


她也因此引起了老師的注意,老師跟她溝通,讓她多和小朋友們玩耍,但不滿3歲的她卻不以為然,覺得一個人挺好。


老師聽完覺得不可思議,隨即聯繫家長,但最後都無功而返。父母見女兒如此堅持,也就隨她。慶幸的是,她的父母沒有強迫她,而是遵循她獨特的成長方式。


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不要強迫孩子改變。畢竟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軌跡。


2. 學會接納,多與孩子溝通


《內向性格的競爭力》裡寫道:“父母和老師都應該意識到,(性格)內外向只是神經系統對外界刺激的感官差異,學會接納、溝通並幫助孩子成長,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


內向只不過是先天的一種氣質,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接納,而不是改變。


對於內向的孩子,父母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多跟孩子和溝通,瞭解孩子內心所想,不要讓孩子成為一個受了委屈只會往心裡咽的“受氣包”。內向不是他們的錯,他們只是與其他人有著不同的“氣場”而已。


3. 及時回應孩子,不要冷處理


內向的孩子不善於表達自己的需求,父母需要做的是,細心的體察孩子內心深處的渴望,及時給出回應,讓他感受到父母的在意,不要讓這種感情冷卻。


《隱秘的角落》的朱朝陽,性格內向而敏感,特別渴望父母的在意和關注。


孩子內向有錯嗎?它才不是負面性格


媽媽工作常常不在家,爸爸因為離異不願多花時間在他身上,但他們共同的焦點就是朱朝陽的成績。所以後來朱朝陽向媽媽保證:“我會成為你的驕傲的。”


媽媽並沒有很開心,反而覺得眼前的兒子很陌生。她一直用探究的眼神看兒子,渴望能以此來看透兒子內心的想法。


可兒子一直安靜疏離,內心彷彿鑄有一堵高牆,讓她始終都無法越過。


父母要懂得及時回應內向孩子的需求,因為他們只是內向,不是不需要愛和在意。


許多父母總是以自己固有的認知去看待內向的孩子,認為他們的人生會因此缺少很多可能和機會。


其實,內向的人未來一樣有精彩的人生,他們並不會因為內向而不適應這個世界。


內向只是孩子諸多性格的一種,並不是一種需要強制改變的“錯誤”。


希望每個父母都懂得尊重並呵護孩子的內向,讓他們順著自己獨特的軌跡,塑造自己期待的未來。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監製:鄧東

主編:吳思羽

責任編輯:袁亞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