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裡看不到的丑角——孫堅

唐代文人呂溫呂化光,曾經寫過一首詩《題陽人城》:忠驅義感即風雷,誰道南方乏武才?天下起兵誅董卓,長沙弟子最先來。

孫堅,在我們看到的大多數三國作品裡,都是以正面形象出現。不過也有一些古早的三國故事或是戲劇裡,卻將孫堅描繪為一個丑角。不知道古代的藝人為何要醜化他。

《三國演義》裡看不到的丑角——孫堅

比如說元代雜劇《三戰呂布》,孫堅的出場臺詞是:

我做將軍世稀有,無人與我為敵手。聽得臨陣肚裡疼,吃上幾盅熱燒酒。某,長沙太守孫堅是也,自幼讀了幾本《百家姓》,長而唸了幾句《千字文》。論力,某能騎疥狗,善拽軟弓,射又不遠,便賴頂風,對南牆箭箭不空。雖然我為大將,全無尺寸之功。

當然,燒酒《百家姓》《千字文》,在三國時根本就不存在。藝人竟借這些後世之物,不遺餘力醜化孫堅,不知為何。

《三國演義》裡,孫堅是不曾與呂布對戰的。不過雜劇裡倒安排孫堅與呂布對了一陣。這時孫堅的臺詞是:

湛湛青天不可欺,八個螃蟹往南飛。則有一個飛不動,看了原來是尖臍。某長沙太守孫堅是也。某十八般武藝,無有不拈,無有不會。上得馬去,本事不濟,聽聞廝殺,房中推睡。升起帳來,威勢全滅,不知天文,不曉地理,為頭說謊,調皮無賽。我那兒郎子弟,都是獵鷹鬥狗好手,人人奮勇,吃食拼命爭先,個個威風,奸詐狡猾無比。

怎麼樣?與我們在《三國演義》裡看到的孫堅大不同吧?

《三國演義》裡看不到的丑角——孫堅

如果放任這些雜劇胡說,孫堅的醜象恐怕也就定型了。幸好《三國演義》的出現,才恢復了孫堅比較正面的“江東猛虎”形象。而類似這樣,隨意無端醜化正面人物的事,在傳統曲藝裡是屢見不鮮的。

比如,很多人都聽過評書《薛家將》。《徵東》裡,傳統曲藝就花了大力氣來醜化張士貴。而在《舊唐書·卷八十七·列傳第三十三·張士貴傳》裡則記載:“張士貴者,虢州盧氏人也。本名忽峍,善騎射,膂力過人……太宗勞之曰:“聞公親當矢石,為士卒先,雖古名將,何以加也!朕嘗聞以身報國者,不顧性命,但聞其語,未聞其實,於公見之矣。”後累遷左領軍大將軍,改封虢國公。”

之後的《徵西》裡,又醜化了李道宗、蘇定方等。這些忠臣良將,到了說書人的嘴裡,就變成了大奸大惡。實際上,比如李道宗,不僅忠誠賢良,而且後來他篤信佛教,為人是很慈善的。歷史上唐僧玄奘西行歸來,真正去迎接玄奘的,就不是皇帝,而是李道宗。

再如《大明英烈》《燕王掃北》裡,又醜化了馬皇后,也就是歷史上那位馬大腳。歷史上的這位馬娘娘,恐怕是歷朝歷代最勤勞儉樸愛民如子的皇后娘娘,無出其右。她身為皇后,卻從不做奢靡的事情,還帶領後宮嬪妃刺繡紡織。她快要去世的時候,不肯吃藥,因為她知道吃藥也治不好自己,但治不好自己,朱元璋就會遷怒於醫生而殺了他們。為了不給朱元璋遷怒殺人的理由,她寧可病痛纏身也不肯服藥。這樣一個好人,說書唱戲的那些傢伙,怎麼就捨得去黑她?

《三國演義》裡看不到的丑角——孫堅

傳統曲藝中,有很多這樣的不可理解的做法,混淆是非、顛倒黑白。它不是選擇現有的反面角色加以刻畫,而是去坑那些正面角色。這一點,從我個人來講覺得非常討厭。真想揪過來那些戲子問問,人家跟你什麼仇什麼怨?你這麼做,良心不會痛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